第四百零三章种种分析

    我爷被宋孝衣骂得没了脾气,只能眼巴巴的看向了阿卿。

    阿卿笑道:“王夜现在的处境看似危险,实际上,却是一场转变他命运的契机。”

    “叶三奇不是说了吗?”

    “从王夜拿到那只密匣开始,他命运的齿轮就已经开始了转动。”

    “叶三奇这样的奇门宗师,要么不说话,要么就不会无的放矢。”

    阿卿的话,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

    术道上有种说法,擅用奇门遁甲的人,一旦说出某件事,那件事就一定会发生。区别就在于事情发展的程度。

    比如说:对方告诉雇主,你在某个时间段上会发生车祸。那么,他必然躲不过这场车祸,但是,撞得车毁人亡,叫做车祸;两车剐蹭,掉了一点车漆,也可以叫车祸。

    所以,奇门高手告诉你的事情,你一定要注意。

    叶三奇既然说出了,我必须顺着密匣的方向往下走。那么,我就逃不掉这场劫数。

    阿卿接着说道:“我说,王夜不会有危险,同样是基于他父亲王欢的经历。”

    “王欢能赢下一局,除了本身的实力和运气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探神手在投鼠忌器。”

    “以当年探神手的实力,想要绞杀王欢,甚至不用出动大队人员,只需要派出几个高手,就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将王欢、叶寻置于死地。”

    阿卿解释道:“当然,探神手忌惮的并不是魔门。”

    “王欢、叶寻纵横江湖的时候,正是探神手的鼎盛时期,麾下高手数不胜数。魔门和无鬼宗联手,也未必能达到探神手的八成实力。”

    “如果,不是当时探神手五脉不合,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剿灭魔门和无鬼宗。”

    “当时,探神手想要下死手的话,只需要派出一脉人马拖住魔门,王欢、叶寻就必死无疑。”

    阿卿声音一顿道:“我觉得,探神手真正忌惮的,还是王家背后的八大王族。”

    “八大王族?”我爷沉声道:“王夜上次回来的时候,提到了八大王族。”

    “我也找人查找过资料。”

    “最后,只得到了一个模糊答案。传说中上古时期有八个奉命镇守四方龙脉的古老家族的存在,这些人是奉了谁的命,又为什么要镇守龙脉,已经无人知晓了。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当时八大王族连朝廷都要让三分。”

    阿卿指尖轻轻划过桌角的木纹,目光飘向窗外沉沉的暮色,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凝重:“关于八大王族的资料实在太少了。”

    “唯一能确定的是,八大王族源自上古,各自盘踞一方,富可敌国,他们手中握着足以颠覆乾坤的力量。”

    “但是,八大王族又很少在江湖上露面,也没有人能确定八大王族还存在多少?”

    “当年探神手虽强,却不敢轻易绞杀王家。”

    “他们不敢赌,剿灭王家之后,会不会惹来八大王族同时出手报复。”

    我听到这里忍不住好奇道:“八大王族的实力,真有那么强大?”

    阿卿道:“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强。”

    “你觉得,王战会加入试天卫,是因为跟探神手之间的恩怨,还是因为家族的使命?”

    我思索道:“应该是后者吧?”

    “对!”阿卿说道:“根据我在探神手得到的情报,探神手一直在试图接触试天卫,达到两家联合的目的。”

    “但是,试天卫却不屑与自己的手下败将,平等论交。”

    我爷听到这里也来了兴趣:“你是说,探神手打不过试天卫?”

    阿卿道:“现在能够证实的是,探神手与试天卫之间的第一次决战就一败涂地,甚至,差点全军覆没。那之后,探神手虽然在朝廷的支持下重建,但是始终不敢轻易与试天卫开战。”

    “也可以说是,探神手从老祖宗开始,就被试天卫打出了心理阴影。”

    我反问道:“这么隐秘的事情,你怎么知道?”

    阿卿笑道:“这不是秘密,你现在上网都能查到。”

    “上网?你疯了吧?”我差点被阿卿给气死。

    后者就笑着解释道:“这是你不了解探神手。探神手的创始人是王莽,也就是被网络传成穿越者的那位新朝皇帝。”

    “王莽会被网络传说为穿越者,无非是因为,他改革思想的超前和重视科技的创新。没人知道,他的改革思想来源于何处,但是,他创新的那些工具却来自于神话禁区。”

    我这才恍然大悟,网络上说,王莽曾亲自制作图纸,让人研究飞行器,还对发明飞行器的能工巧匠进行丰厚奖励。

    此外,一九九二年在扬州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把王莽所制造的青铜卡尺,与现代游标卡尺极为相似,比西方发明的类似工具整整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而且,王莽还派人追杀刘秀:当时有谶语预言“刘秀当为天子”,王莽便开始大肆搜捕名叫“刘秀”的人,这种“未卜先知”式的追杀,被很多人解读为穿越者试图改变历史轨迹。

    如果,王莽不是穿越者的话,那么,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可以用他曾经打开过一个低阶的神话禁区来解释。

    后来,王莽组建探神手探索深海禁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想到这时,也忍不住说道:“你的意思是,王莽当年战败,其实是试天卫和探神手之间的决战?”

    关于王莽战败的原因,在《后汉书》中记载的是:“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意思是在昆阳之战时,先是夜晚有流星坠落在王莽的军营中,接着白天又有像坏山一样的云团朝着军营坠落,在距离地面一尺左右才散开。王莽部队不仅损失惨重,而且军心大乱。

    此外,在双方主力决战关键时刻,还出现了风雨雷电的天气,“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大风将屋瓦都吹飞了,大雨倾盆而下,滍川河水暴涨,王莽军中的虎豹都吓得发抖,士卒们争相逃命,溺死的人数以万计,河水都因尸体堵塞而不流动了。刘秀则趁机率领军队出击,最终王莽军大败。

    这些记载,怎么看都更像是术士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