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李三七面圣

    文玦一怔,随即陷入沉思。良久之后他才郑重的点下头,应了一声:“好!”

    他不是永昌侯,他代表不了永昌侯府。但是,只要他想,他就可以将永昌侯架空。

    文齐虽是永昌侯,但却不是文氏一族的族长。

    甚至因为这些年永昌侯府的低调,导致文齐这个永昌侯名声不显。

    反倒是他的异军突起,让文氏族人大为赞赏。

    所以,只要他争取,文氏一族的族长之位,他也不是不能肖想一下。

    从永昌侯府出来,上了公主府的马车,闻秀这才担忧的问道:“殿下,您不担心文统领别有用心吗?”

    “以前他和您也没什么来往,今日突然向您投诚,总觉得太过突兀了。”

    李三七笑了笑,眼里藏着深意,“他不是说他心悦远遥吗?”

    闻秀抽了抽嘴角,犹豫道:“殿下真的相信文统领的话吗?”

    李三七轻嗤:“信不信有什么要紧呢?我要的是永昌侯府的支持。”

    “可如果文统领不是真的心悦乔姑娘,那岂不是要害了乔姑娘?”

    闻秀担忧的说道:“这样一来,岂不是要影响殿下和老夫人那边的关系?”

    李三七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这脑子就只在事关银钱的时候灵光,其他时候就跟没开窍似的。”

    闻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她本来就不是聪明那一挂的。她的终极目标就是躺平数银子。

    所以现在有银子进账就是好事,想要哄着她花银子的都是坏人。

    一句话,事关银子,那就是只进不出!

    李三七见状,只得耐心的解释道:“以现今的局势,以及永昌侯府和乔府的关系,再加上我外祖母对乔凝的算计,老夫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远遥嫁给我小舅舅的。”

    “我小舅舅自然也知道这些。”

    “他之所以还要当众提亲,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个靠上来的借口。”

    “所以,他是不是真心喜欢远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真心如他说的那样,想要扶持我上位。”

    闻秀蹙眉担忧道:“这该如何确认?”

    李三七轻轻勾起唇角,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此事何须确认?只要让他除了我别无选择即可。”

    闻秀不解,但是深以为然,于是很认真的点了点头:“殿下说的是。”

    公主府的马车一路疾驰到鸿胪馆,却被告知告知夏太子赴宴并未回来。

    李三七无法,只得先行进宫禀报今日花宴之事。

    ***

    与此同时,御书房中,孝昭帝正在听人禀报花宴上的事。

    “混账东西!本以为是个孝顺懂礼、仁善谦和的,结果却是个没脑子的蠢货!”

    孝昭帝气得丢了御案上的折子。

    刘新连忙上前将折子捡起来,眼神在打开的折子上瞟了一眼,发现这本折子的内容竟然是奏请圣上立太子的。

    他只匆匆瞄了一眼,没敢多看,快速的将折子捡起来合上,放回御案上。

    自打去年病过一场之后,圣上的身体就越来越不好了,也越来越容易动怒。

    刘新放好奏折,无声地退回原位站定。

    “小新子,你说,朕是不是做错了?”孝昭帝颓然的靠坐在龙椅上,捏着眉心,语气彷徨的说道:“朕当初是不是该对太子再宽容一些?”

    刘新心里一个咯噔,圣上这是觉得楚王难堪大任,突然又想到太子的好了?

    刘新心脏砰砰乱跳着,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快步走到孝昭帝身后,动作熟练的替他按起了太阳穴。

    “老大废了,老二早夭,老三资质平平,又没主见,还心胸狭隘。老四不提也罢。老五又是这个样子。……”

    “朕突然发现,朕的儿子中竟然挑不出一个合心意的继承人。”

    刘新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圣上,您还有淮阳公主呢。”

    “嗯?”孝昭帝蹙眉,豁然睁开眼看向刘新。

    刘新吓了一跳,可却强装镇定解释道:“老奴的意思是,公主孝顺,圣上不开心的时候就想想淮阳公主。这样心情就能好些。”

    孝昭帝重新闭上眼睛。

    刘新稍稍松了口气,继续说道:“圣上才五十岁,只要心情好,自然就能长命百岁。圣上有的是时间慢慢培养几位小皇子,又何愁大衍江山后继无人?”

    孝昭帝嘴角微微上扬,“你说得对。朕正值壮年,便是眼下这几个不行,也能培养下面几个。再不济,朕再生几个便是。”

    “圣上英明。”

    就在这时,门口小太监进来禀报,说淮阳公主到了。

    “这可不就说曹操曹操到。”刘新笑着说道:“圣上刚刚才念叨淮阳公主,可巧淮阳公主就来了。”

    孝昭帝挥退刘新,吩咐小太监道:“让人进来吧。”

    “是。”小太监应声而出。

    很快,李三七便快步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李三七跪在地上,给孝昭帝行了个大礼,不等孝昭帝叫起,她便开口请罪道:“儿臣办事不力,有负父皇所托,搞砸了今日的花宴,特来向父皇请罪。还请父皇责罚。”

    说着便伏地不起。

    孝昭帝原本的好心情,瞬间又不好了,“呵,你这是在替楚王和永昌侯府开脱?”

    搞砸花宴的分明是楚王和永昌侯府!

    永昌侯府的人故意挑起事端,楚王当众退婚,最后文玦也掺和了进去。

    从始至终,李三七都没有参与过任何事。

    可她半句不提楚王和永昌侯府的错处,竟是想将所有过错一肩承担!

    “儿臣不敢,今日的花宴父皇钦点了儿臣为主办人,出了事,自然应该由儿臣一力承担。”

    李三七的话说得十分诚恳,“是儿臣思虑不周,没有及时防范,才会出现疏漏,毁了花宴。”

    “还请父皇责罚。”

    这个女儿倒是个有担当的。

    孝昭帝怒气消散了几分,摆摆手,“起来吧。”

    “谢父皇。”李三七表情夸张地松了口气,笑嘻嘻的站起身。

    孝昭帝被她这表情逗笑了,没好气的骂道:“刚刚不是还让朕罚你?朕还当你一点都不怕呢。”

    李三七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才语气不安的说道:“儿臣不怕受惩罚,儿臣只怕父皇对儿臣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