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查案的安排
...
元熙帝国,帝都。
皇宫,御书房。
空气沉闷得如同凝固的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
身穿九龙袍的元熙帝,面沉如水,静静地靠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上。
即便年事已高,甚至要不了十几年可能就会陨落,但常年累月积蓄下来的气场,依旧强横无比。
他此刻没有说话,但那股从身上散发出的帝王威压,却让整个书房的温度都下降了好几分。
下方,一个身穿绯色官袍,头戴梁冠的中年男人,正以五体投地的姿态,趴在冰冷的地砖上。
他便是元熙帝国第一神探,刑部侍郎——狄达仁。
此刻,这位在外人眼中,能止小儿夜啼、断案如神的大人物,额头上却早已布满了细密的冷汗,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陛下,臣......有罪。”
狄达仁的声音,干涩而又充满了挫败,仿佛搞砸了什么天大的事情一般。
“陨铁失窃一案,所有线索,都在那被灭口的张承身上,彻底断绝。”
“臣......无能,追查半月,毫无进展......还请陛下降罪!”
他将头颅,重重地磕在地上,“咚”的一声响。
元熙帝依旧没有说话。
他只是伸出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
“嗒。”
“嗒。”
“嗒......”
每一记声响,都像是重锤,敲在狄达仁的心口,也敲在旁边侍立的李公公的心头。
李公公低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
他比谁都清楚,陛下此刻的沉默,比雷霆震怒更加可怕。
陨铁失窃,事关皇朝气运,更关乎皇家颜面。
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中,李公公的脑海里,忽然间,闪过一张俊美而又邪异的脸。
封家那个二世祖,封行良。
他想起前些日子,自己奉命去青阳城传旨,对方的那份人情。
况且,对方确实是有能力。
不如,赌一把?
李公公向前一步,拱手躬身:
“陛下。”
元熙帝那敲击扶手的动作,停了。
他缓缓睁开那双古井无波,却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看向自己的心腹太监。
“讲。”
一个字,却带着山岳般的压力。
李公公小心翼翼地开口:
“奴才斗胆,想起一人。”
“狄大人乃国之栋梁,断案手法,循规蹈矩,正大光明。可此案的凶徒,行事诡谲,不走寻常路,或许......或许也该用些非常的手段,去对付他。”
“奴才记得,此案最初的线索,便是由那镇北侯府的二公子,封行良,在青阳城查获的。”
“虽然封行良素来名声不好,但在查案上,确有绝佳的独门本事。”
李公公说完,便将头深深埋下。
他这番话,说得极有水平。
先捧了狄达仁一句,再点出封行良的本事独门,将他定位成了一柄偏锋,一把奇兵。
这样一来,便不会有贬低得罪狄达仁之嫌。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元熙帝的眼睛,微微眯起。
李公公的话,提醒了他。
此案的源头,确实是那个小子查出来的。
而且,最近的密报显示,封家主母周梦萱,在封行良那栽了个大跟头。
很有趣。
一只所有人都以为是绵羊的家伙,突然亮出了獠牙,还一口咬在了毒蛇的身上。
元熙帝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深不可测的弧度。
一个脱离了所有人掌控的棋子,才有搅动棋局的价值。
“准了。”
元熙帝淡淡开口。
“传朕旨意,青阳城三县提刑官封行良,查案有功,可撤回不允回帝都的调令,令其全权负责陨铁失窃案的后续追查!”
“若能破案,朕,重重有赏!”
此言一出,趴在地上的狄达仁,身体剧烈地一震!
让他去查?
让那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废物,来接手他的案子?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陛下!万万不可!”
狄达仁猛地抬起头,脸上满是焦急与不甘。
“封行良此人,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瞎猫碰上死耗子!让他来主持此等惊天大案,岂不是儿戏?!”
李公公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狄达仁心高气傲,对此绝不会服气。
元熙帝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狄达仁。
“狄爱卿。”
元熙帝的声音,依旧平淡。
“你觉得,朕是在跟你商量吗?”
轰!
狄达仁的脑子,嗡的一下!
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说了多么愚蠢的话。
君无戏言!
“臣......臣失言!请陛下恕罪!”
他再次将头,重重磕在地上,悔恨交加。
元熙帝看着他这副模样,眼底闪过一抹玩味。
“罢了。”
“朕知道你心有不甘。”
“这样吧。”
元熙帝的语调,忽然变得轻松起来。
“你也不用闲着。”
“从今日起,你,就从旁协助封行良查案吧。”
什么?!
狄达仁再次抬起头,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
让他去协助一个黄口小儿?一个废物纨绔?
这比直接罢免他,还要让他难受!
这已经不是羞辱了,这是把他的脸,按在地上,来回摩擦!
旁边的李公公,也是心中巨震。
他终于明白了。
陛下这一手,玩得是真的脏!
一个,是循规蹈矩、刻板固执的“神探”。
一个,是无法无天、不按常理出牌的“恶少”。
把这两个人凑到一起查案......岂不是会相互得罪?
李公公隐约想通了其中关窍,后背的冷汗,刷地一下就冒了出来。
帝王心术,恐怖如斯!
“怎么?”
元熙帝的目光,落在了狄达仁那张涨成了猪肝色的脸上,嘴角笑意更浓。
“狄爱卿,可是......有意见?”
“臣......不敢......”
狄达仁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选择。
“很好。”
元熙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公公。”
“奴才在。”
“替朕拟旨吧。”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