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圣旨再到

元璇凝那张清冷绝美的脸庞浮现而出。!萝·拉+小¨说? ?免.费_阅_读?

她似乎身处一间雅致的书房,背景是整墙的书卷,身上穿着一袭干练的劲装,少了平日的宫装华贵,多了几分英气与果决。

楚墨挑了挑眉,示意她继续。

元璇凝没有卖关子,直接切入正题。

“帝都的陨铁失窃案,公子应该有所耳闻。此案牵连甚广,刑部侍郎狄达仁追查半月,一无所获。”

“然后呢?”楚墨的语气懒洋洋的,似乎对此并不关心。

元璇凝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然后,父皇决定换个思路。”

“他想用一柄不讲规矩的刀,去砍开这个死结。”

“而公子你,青阳城三县提刑官,就是父皇选中的那把刀。”

她顿了顿,凤眸中闪铄着兴奋的光芒。

“父皇已经决定,撤销之前不允你回帝都的禁令,即刻将你召回,全权负责此案!”

南宫初曦在一旁听得眨了眨眼,她看了看楚墨,又看了看自己缠在他腰上的大尾巴,似乎在思考能不能跟楚墨一起回帝都尝久违的帝都伙食。

楚墨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回帝都?

查案?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周梦萱那个女人,还以为躲在帝都的侯府里,就能隔着千里之外跟自己下棋?

现在,他要直接坐到她的对面,掀了她的棋盘!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我-的¨书!城+ ′追+醉`薪/蟑′結_”楚墨慢悠悠地开口。

“我会帮你。”元璇凝的声音变得郑重起来,“你在明,我在暗。我会动用‘影蝶’的所有力量,为你铺平道路,帮你收集情报,让你以最快的速度在帝都站稳脚跟。”

“很好。”楚墨点了点头,象是在夸奖一个听话的下属。

“我很期待我们这次的合作,殿下。”

他特意在“殿下”两个字上,加重了读音。

玉符那头的元璇凝,身体微不可查地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

“那璇凝,就静候公子佳音了。”

光影散去,血色玉符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主人,我们要回帝都了吗?”南宫初曦抬起头,琉璃般的眸子里满是懒散。

在其他人面前,南宫初曦依旧还是会叫楚墨主人。

下界的身份,是楚墨最大的秘密。

“不。”楚墨捏了捏她滑嫩的脸蛋,笑容无机质。

“我们是去狩猎。”

第二天,圣旨就到了。

传旨的队伍,浩浩荡荡,排场极大,为首的正是那位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李公公。

整个青阳城都被惊动了。

无数百姓和官吏,都挤在提刑府外,想看看这位搅动了青阳城风云的二世祖,究竟是得了何等天大的恩宠。.k?a\n′s¨h+u\w_u~.?o′r*g\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李公公展开明黄色的圣旨,那略带尖细的嗓音,响彻整个提刑府。

圣旨的内容,与元璇凝所说别无二致。

不仅将楚墨召回帝都,全权负责陨铁失窃案,更是赐予了他“先斩后奏,便宜行事”的惊天权柄。

这道圣旨,等同于给了楚墨一张在帝都横着走的通行证!

“臣,封行良,领旨谢恩!”

楚墨装模作样地行礼,接过了那卷沉甸甸的圣旨。

“封二公子,快快请起。”李公公满脸堆笑地将他扶起,态度亲热得象是见到了亲人。

“陛下对二少主可是寄予厚望啊。咱家临走前,陛下还特意嘱咐,查案之事,可长可短,让二少主不必心急,有两日的准备时间,收拾行装,安顿家眷。帝都那边,也已经为您备好了查案的府邸。”

“有劳公公了。”

楚墨笑了笑,不着痕迹地将一个入手极沉的储物袋,塞进了李公公宽大的袖袍里。

“一点小意思,给公公和兄弟们路上喝茶。”

李公公的笑容,顿时璨烂得如同菊花盛开。

他不动声色地掂了掂那储物袋的分量,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封二公子,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他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提点道。

“二公子,您这次回京,可是万众瞩目。帝都那地方,水深,王八多。您这把刀虽然利,但也得小心,别被水草缠了脚。”

“多谢公公提点。”楚墨点头。

送走了传旨的队伍,楚墨即将官复原职,并且还要高升,回帝都查办惊天大案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青阳城。

有人欢喜,有人愁。

而有的人,则从中看到了天大的机遇。

城南,一处不起眼的宅院书房内。

刘文远手持一杯清茶,静静地听着下属的汇报。

当听到楚墨被召回帝都,还被赐予了极大权柄时,他那双总是含笑的眸子里,终于爆发出了一阵骇人的精光。

机会!

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布局青阳城这么久,所图为何?

不就是为了将“青衣会”的触角,伸向帝国的权力中心吗?

可帝都盘根错节,固若金汤,想要从外部渗透,难如登天。

而现在,封行良,这颗他一直想掌控却屡屡脱轨的棋子,竟然成了他打入帝都内部的,最佳跳板!

“备车。”

刘文远放下茶杯,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我要去,拜访一下我们这位即将高升的封大人。”

当晚,提刑府的书房灯火通明。

楚墨正对着一张青阳城的地图出神,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似乎在做着最后的交接安排。

“公子,刘文远先生求见。”

门外,传来情烟清冷的声音。

“让他进来。”

楚墨的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

鱼儿,总是会自己游到渔夫的网里来。

很快,一身儒衫的刘文远,便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走了进来。

“恭喜封大人,贺喜封大人。”

刘文远一进门,便拱手行礼,脸上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

“圣眷正浓,不日便要重返帝都,执掌大案,此乃青云之梯,文远在此,先预祝大人旗开得胜,步步高升。”

“刘先生客气了。”楚墨靠在椅子上,连起身的打算都没有,只是淡淡地抬了抬眼皮,“无事不登三宝殿,刘先生深夜到访,不会只是为了说几句恭维话吧?”

刘文远也不尴尬,依旧保持着那份儒雅随和。

“大人快人快语,那文远也就不绕弯子了。”

他微微躬身,姿态放得很低。

“大人也知,文远在青阳城经营着小小的商会,一直想将生意做到帝都去,奈何路途遥远,匪盗横行,帝都的那些大商会,又排外得紧,实在是举步维艰。”

“听闻大人此次回京,陛下特许您携带大批家眷随从。”

“文远斗胆,想请大人行个方便,让我那商会,挂靠在大人您的仪仗队中,一同进京。如此一来既能保一路平安,到了帝都,也能借着大人的威名,有个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