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基因进化药剂
炎黄城生物研究所的恒温培养室里,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营养液的清甜味,混合成一种独特的气息。
淡蓝色的营养液在玻璃培养皿中轻轻晃动,像一片微型的海洋,
里面浸泡着的骨翼兽翅膀碎片正缓慢释放出银白色的基因片段,像一群游动的萤火虫,在液体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培养室的墙壁是淡绿色的,能让人的心情保持平静,
顶部的无影灯发出柔和的白光,将每一个实验细节都照亮得清清楚楚。
石凯博士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在操作台上快速跳动,
手套是淡蓝色的,指尖划过的地方,全息屏幕上的基因序列图谱随之重组,
发出细碎的蓝光,像夜空中绽放的烟花。
“苏博士,李将军,你们来得正好。”
他头也不抬地招呼,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基因序列,镊子夹起一片半透明的灵植叶片,
叶片边缘的锯齿状纹路在灯光下泛着荧光,像镶上了一圈钻石,
“这是从西部荒原采集的‘星叶草’,你看它的叶片,在黑暗中会发光,它的基因链里有一种特殊的激活因子,能与骨翼兽的骨骼强化基因产生共振,就像两个相吸的磁铁。”
苏睿凑近观察窗,鼻尖几乎要碰到玻璃,玻璃上倒映出她专注的脸庞。
她看着培养皿中逐渐融合的基因片段,它们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般缠绕成螺旋状,每一个缠绕的动作都缓慢而坚定。
“也就是说,”
她的指尖在玻璃上轻轻点了点,留下一个淡淡的痕迹,
“这种药剂能同时继承妖兽的体能和灵植的适应性?
比如骨翼兽的力量和星叶草的抗寒能力?”
“理论上是这样。”
石凯调出一组实验数据,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显示着药剂注入小白鼠体内后的变化——
原本普通的啮齿动物,背部竟长出了类似骨翼兽的骨刺,尖锐而坚硬,
皮肤表面还浮现出星叶草的纹路,泛着淡淡的绿光,
“但问题在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
有的小白鼠获得了夜视能力,在漆黑的环境里也能看清东西,有的却长出了多余的肢体,行动都变得困难。”
他顿了顿,脸上的兴奋褪去不少,调出另一组失败案例,
画面里的实验体因基因链崩溃而化为一团肉泥,让人有些不忍直视,
“这也是为什么必须先注射一阶进化药剂打底,它能起到稳定的作用。”
李龙成将军的军靴踩在金属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在安静的培养室里格外清晰。
他走到屏幕前,目光锐利地盯着屏幕上的药剂分子结构,那些红色的活性基团像跳动的火焰,充满了活力。
“一阶药剂的作用是稳固基因链?就像给快要散架的房子打上支架?”
“没错,将军这个比喻很形象。”
石凯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弧线,两种药剂的分子模型在半空碰撞、融合,像一场精彩的舞蹈,
“一阶药剂里的‘基因锚定蛋白’能像船锚一样抓住人类的原始基因,让它保持稳定。
再注射进化药剂时,就能引导外来基因向有利方向重组。
我们在猴子身上做过实验,先注射一阶药剂的个体,进化成功率从37%提升到了89%,这是个很可观的数字。”
他调出一段视频:一只金丝猴在注射药剂后,竟能用爪子发出微弱的电流,滋滋作响,这正是星叶草在雷雨天气吸收电能的特性,
“你看这只猴子,现在还能给手机充电呢。”
苏睿突然注意到培养室角落里的巨型发酵罐,罐身是银白色的,像一个个巨大的圆柱体,表面光滑如镜。
罐身的压力表显示内部压力正稳定在0.8pa,指针偶尔会轻微晃动一下。
“现在的产量怎么样?这么大的发酵罐,应该能生产不少吧?”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毕竟这关系到14亿人的未来。
石凯的笑容淡了几分,调出生产报表,报表上的数据密密麻麻。
“每台发酵罐每天能生产2000支一阶药剂,进化药剂的产量更低,只有800支。照这个速度,”
他指了指屏幕上的红色数字,14亿这个数字格外醒目,
“要满足14亿人的需求,需要连续生产192年。
这还不算中间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和原材料短缺问题。”
“必须扩大产能。”
李龙成将军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军人的果断,
“让机器人工程队再调100台发酵罐过来,越多越好。
原材料不够就组织采集队深入荒原,多派些人手,配备好武器,确保安全。
上周清理妖兽时,不是在东部山脉发现了大量星叶草吗?可以先从那里采集。”
“问题不在设备和原料。”
石凯叹了口气,调出基因提取的工序流程图,图上的步骤繁琐而复杂,
“关键在于‘基因纯化’这一步,必须人工操作。
机器人的精度虽然高,但识别不了那些细微的基因变异,就像医生看病,机器能检测出数据,但很多细微的症状还是需要人来判断。”
他指着屏幕上闪烁的绿色光点,
“这些都是需要剔除的有害片段,差之毫厘就可能导致进化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苏睿沉思片刻,目光落在培养室另一侧的全息投影上,那里正显示着14个安置点的人口分布,每个点都像一颗闪亮的星星。
“可以在每个安置点设临时提取站,让生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
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学习起来快。
既能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能让他们提前熟悉基因操作——
这不正是我们新教育体系要培养的能力吗?一举两得。”
石凯的眼睛亮了起来,
像突然被点燃的火把:“这倒是个办法。
我可以设计简化版的操作流程,把复杂的步骤分解开,再配上Ar指导眼镜,眼镜里会有实时提示,普通人经过三天培训就能上岗。”
他立刻调出教学方案,屏幕上的虚拟导师正一步步演示如何使用基因测序仪,动作标准而规范,
“就从抗战老兵团和孩子们开始注射吧。
老人们的基因稳定性强,不容易出现排斥反应,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好,恢复快,都是理想的首批接种对象。”
李龙成将军望着窗外升起的朝阳,金色的阳光透过培养室的玻璃,在药剂瓶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一道小小的彩虹。
“通知下去,”
他对着对讲机下令,声音清晰而有力,
“明天开始,优先给14个安置点的儿童和抗战老兵注射一阶药剂。
告诉大家,这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是咱们在曙光大陆站稳脚跟的底气,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在这里生活。”
对讲机那头传来回应:
“收到,将军。我们会立刻传达下去,并做好解释工作。”
石凯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转,从冷藏柜里取出两支药剂。
冷藏柜打开时,冒出一股白色的冷气,瞬间消散在空气中。
透明的玻璃管中,一阶药剂泛着淡蓝色的微光,像蕴藏着一片星空,进化药剂则像流动的星河,色彩斑斓。
“苏博士,李将军,要不要试试?”
他的眼神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像个等待夸奖的孩子,
“作为研发者,我们理当第一个验证药剂的效果,而且我对这药剂有信心。”
苏睿看着那支进化药剂,里面的星叶草基因正发出细碎的荧光,像把整个星空都装在了瓶子里,美丽而神秘。
她伸手接过药剂,指尖传来一丝凉意,针尖刺破皮肤的瞬间,
一股清凉的感觉顺着血管蔓延全身,像一股清泉流过,
舒服极了——那是一阶药剂里的锚定蛋白在发挥作用。
“等第一批实验者稳定之后再说吧。”
她笑着将药剂放回冷藏柜,关上柜门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比如让那100台发酵罐尽快运转起来,还有培训那些学生,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
石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了挠头。
培养室的恒温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像一只熟睡的蜜蜂在哼歌,发酵罐的压力表还在缓慢跳动,记录着里面的变化。
石凯望着屏幕上14亿这个庞大的数字,突然觉得那些跳动的基因片段不再只是冰冷的数据。
它们像一颗颗等待发芽的种子,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和雨露,
终会在曙光大陆长出新的希望,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李龙成将军最后看了一眼实验台上的药剂瓶,那些药剂在灯光下散发着希望的光芒,他转身走向门口。
军靴敲击地面的声音,与发酵罐的嗡鸣、基因测序仪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
像一首关于新生的序曲,在寂静的培养室里缓缓流淌,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