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能容纳上亿人居住的安置点

悬浮列车的蓝光在平原上划出银色弧线,像一把锋利的刀切开了暮色。

第503列列车刚驶入炎黄城外围的轨道枢纽,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细微火花,在渐暗的天色中一闪即逝。

苏睿手腕轻抬,全息地图在她面前缓缓展开,14个绿色光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屏幕上熠熠生辉。

这些分布在炎黄城四周平原上的安置点,像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通过蛛网般的磁悬浮轨道彼此连接。

轨道两侧的荧光兰长势正好,叶片边缘卷曲着,

在暮色中泛起淡紫色光晕,将大地织成一片发光的锦缎,微风拂过,光晕也跟着轻轻摇曳。

“一号到七号安置点已启用,”

林悦调出三维剖面图,指尖在虚拟屏幕上轻轻点过,

每个光点被触碰时,都会像花朵绽放般展开详细的户型分布,

“每个安置点占地2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900万个标准足球场。

你看这住宅,采用模块化拼接,最快4小时就能组装一套两居室,

墙体是植物纤维复合材料,摸上去跟木材差不多,却比钢材还坚固,隔热性能更是蓝星砖混结构的5倍。”

她放大其中一栋住宅楼的截面图,管道线路像血管般密集却有序,

红色的热水管、蓝色的冷水管、黄色的燃气管条理分明,

“每家都有独立的水循环系统,能将洗漱用水过滤后用于灌溉菜园,这是苏博士特意设计的,既环保又实用。”

“这个设计确实不错,”

苏睿看着屏幕上的水循环示意图,嘴角微微上扬,

“在蓝星的时候,水资源就很紧张,到了这里,更要养成节约的习惯。

等居民们都安顿下来,我们还得搞个节水宣传活动。”

李龙成将军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白色建筑群,那些屋顶的太阳能板在夕阳下泛着金属光泽,像铺了一层金色的鳞片。

“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3.5万人,不算拥挤,”

他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区域,机器人推土机正将红色土壤推平,

土壤被推起时,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预留了20%的拓展空间,万一后续转移人数超过预期,能立刻启动扩建程序。

昨天我去五号安置点看了,社区中心的大屏幕正播放蓝星的戏曲节目,

《穆桂英挂帅》,好多老人搬着小马扎坐前排,

看得津津有味,跟在老家村口看戏一模一样,还有人跟着哼调子呢。”

“老人们就好这口,”

林悦笑着说,

“我已经让信息部门多下载些戏曲、评书,存到每个社区的服务器里,让他们随时都能看,都能听。”

苏睿的终端突然弹出物资分配报表,密密麻麻的数字在屏幕上滚动,像一群不停奔跑的蚂蚁。

她眉头微蹙,指尖划过“新鲜蔬菜”一栏的红色预警线,

线条红得刺眼:“目前最大的难题还是食物供应,曙光大陆的可食用作物还在培育阶段,土壤的改良也需要时间,现在只能依赖蓝星运来的压缩食品和营养膏。

但每个人每天能领到3份基础物资包,里面有能量棒、维生素片和500毫升纯净水,完全能满足生存需求,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营养膏的口味是不是可以再丰富点?”

李龙成将军问道,

“昨天听一个孩子说,吃多了有点腻。”

“已经在安排了,”

林悦接过话头,

“蓝星那边正调配不同口味的营养膏,巧克力味、草莓味的都有,很快就能运过来。”

说话间,一列物资列车正沿着支线轨道驶入三号安置点,列车车身印着醒目的红色十字标志。

机器人搬运工的金属臂灵活地抓取物资箱,箱体表面印着“龙国应急物资”的红色字样,字体刚劲有力。

“这些物资机器人每台能负重500公斤,”

林悦指着那些银灰色的机械身影,它们正沿着黄色标线整齐移动,像训练有素的士兵,

“内置的路径规划系统能避开行人,遇到老人和孩子会自动减速。

昨天有个机器人给张奶奶送降压药,还帮她把院子里的杂草拔了,

老太太感动得不行,非要把攒的糖块塞给它,机器人不收,老太太还不乐意呢。”

“这些机器人还挺通人性的,”

苏睿感慨道,

“虽然是机器,但也能给大家带来不少温暖。”

李龙成将军突然指向远处的升空平台,三架货运无人机正吊着巨大的集装箱缓缓降落,

集装箱外壳的冰霜还未融化,在夕阳下闪着寒光。

“那是刚从蓝星运来的冷冻肉,”

他解释道,

“用的是超低温冷链运输,零下180度,保质期能延长到90天。

等曙光大陆的牲畜培育基地建成,咱们就能吃上新鲜肉了——

苏博士培育的改良猪,六个月就能出栏,

肉质比蓝星的黑猪肉还好,到时候让炊事班给大家做红烧肉。”

“将军就知道吃,”

林悦打趣道,

“不过我也挺期待的,好久没吃新鲜猪肉了。”

苏睿调出14个安置点的实时监控画面,每个社区广场上都有物资领取处,

蓝色的帐篷下,老人和孩子正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

机器人分发员的机械臂精准地将物资包递到每个人手中,动作流畅而迅速。

“为了防止哄抢,采用身份手环识别系统,”

她指着画面里闪烁的绿色光点,那是身份手环扫描时发出的光芒,

“每个人的领取记录都实时上传云端,既保证公平,又能统计消耗数据。

昨天发现有个小伙子想多领一份给邻居,他邻居是个孤寡老人,

系统直接弹出‘邻里互助通道’,帮他完成了捐赠登记,

现在这个功能已经推广到所有安置点,挺方便的。”

“这样就好,能让大家感受到互助的温暖,”

李龙成将军点点头,“咱们龙国人就讲究互帮互助。”

夜幕降临时,安置点的路灯突然亮起,那是沿着街道种植的荧光树,

树干粗壮,树皮呈深褐色,树干上的菌类发出柔和的白光,

像挂了一串串小灯笼,将街道照得如同白昼。

林悦指着空中掠过的巡逻机器人,它们的探照灯像流动的星光,

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光轨:

“每个安置点配备了100台防卫机器人,分布在四个角落的监控塔能360度无死角监测。

昨天有只野生的角鹿闯进二号安置区,那角鹿长得挺壮实,

头上的角有半米长,机器人没动用武器,只是播放了超声波驱赶,

既保护了居民,又没伤害本地生物,挺人性化的。”

“咱们来这儿是生活的,不是来破坏这里生态的,能和平相处最好,”

苏睿说道,

“曙光大陆的生态系统很脆弱,得好好保护。”

苏睿站在观景台上,晚风吹起她的长发,发丝在夜空中飞舞。

她望着14个安置点的灯光在平原上连成璀璨的光带,像撒在大地上的银河,温暖而耀眼。

“从规划到建成只用了72小时,”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

“蓝星的工程师都说不可能,但咱们做到了。

你看那些窗户透出的灯光,每一盏都代表着一个安稳的家,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李龙成将军的目光落在社区中心的方向,那里正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像银铃般动听。

“等明年春天,”

他的声音里带着憧憬,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这些菜园子里种满蔬菜,绿油油的一片,街道旁开满蓝星的月季花,红的、粉的、黄的,争奇斗艳。

老人们带着孩子在广场上晒太阳,孩子们追逐嬉戏,就真跟老家没两样了。”

“会有那么一天的,”

林悦的声音里也充满了希望,

“到时候咱们再搞个迎春晚会,让大家好好热闹热闹。”

远处的星门谷传来能量环的嗡鸣,像低沉的歌唱,新的列车正载着同胞驶向这片希望之地,列车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14个安置点的灯光在夜色中愈发明亮,像14颗跳动的心脏,为曙光大陆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物资机器人还在街道上穿梭,金属履带碾过地面的声音,

与家家户户窗口透出的电视声、说笑声交织在一起,

谱写成一首属于新生的歌谣,在寂静的夜空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