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宸诸天录墨宸逸影

第878章 新域探源拓共生,初心如炬照未来

万宇桃源的“跨宇探索指挥中心”内,墨念辰凝视着全息投影中“未知原生本源区”的探测数据。这片被命名为“灵墟星域”的区域,位于超维空间最边缘,是全宇天网“年度深度探测”新发现的“高潜力本源区”——数据显示,灵墟星域的“原生本源能量纯度”是超维本源核心的1.2倍,且存在“独特的灵墟法则”,法则波动与六系归一能量的“共鸣度达65%”,更特殊的是,星域深处隐藏着“疑似元初共生族分支文明的遗迹信号”,成为拓展全宇共生边界的“关键目标”。

全宇共生青年联盟成立已过去五年,青年一代已成为“全宇守护的主力”:墨念辰突破“混沌至高境中期”,能独立带领团队完成“超维探索任务”;青年联盟的“低维帮扶组”帮助20个低维文明实现“能量自给”;“超维边界巡逻组”成功化解7次“小规模超维能量波动”。元初守护者通过跨维度通讯传来建议:“灵墟星域的原生本源与灵墟法则,可能是‘元初共生族后期发展’的关键线索,探索这片星域,不仅能补充全宇宙的能量储备,更能完善‘共生理念的历史脉络’——这是青年一代证明自身能力的重要契机。”

墨念辰点头,将“六系归一核心碎片”与“灵墟法则适配植物种子”嵌入指挥台:“探索的核心是‘和平接触、生态保护’,而非‘资源掠夺’。星陨(青年联盟超维巡逻组组长),你带领技术团队,优化‘灵墟法则探测仪’;灵溪(青年联盟低维帮扶组组长),准备‘灵墟-归一适配植物’,中和未知法则干扰;暗宇(青年联盟技术创新组组长),负责调试‘超维探索舰’的‘能量伪装系统’,避免误判威胁。”

第一阶段:灵墟星域的“初探与环境适配”——为共生接触奠基

跨宇探索舰队由20艘“新一代超维探索舰”、150名青年修士及3个核心文明的“专业团队”组成,于三日后启程。舰队首先在灵墟星域外围的“安全区”建立“探索前哨站”,作为后续行动的“核心基地”,重点完成“环境适配”与“初步探测”:

1.环境适配的“技术突破”

灵墟星域的“灵墟法则”具有“强渗透特性”,常规的“能量护盾”与“探测设备”在星域内会出现“25%的功能衰减”。星陨带领技术团队,基于“星瀚法则适配经验”,研发出“灵墟法则中和剂”——这种药剂以“灵墟星域的原生矿石”为原料,配合“六系归一能量”炼制而成,涂抹在舰体表面,能形成“透明防护膜”,中和灵墟法则的渗透影响,让设备功能衰减率降至0.5%以下。

灵溪团队则培育出“灵墟-归一适配植物”——植物的根系能吸收灵墟法则能量,叶片释放“温和的共生信号”,既可为舰队提供“持续的适配能量”,又能向未知文明传递“友好意图”。植物在灵墟空间中快速生长,两日内就形成“覆盖50万超维光年的共生植被带”,植被带释放的“灵墟-归一复合能量”,为舰队开辟出“安全探索通道”。

2.初步探测的“关键发现”

探索小队深入灵墟星域300超维光年,发现两处“核心区域”,为后续探索提供“重要线索”:

灵墟本源池:一片由“液态灵墟本源”构成的湖泊,湖水中的“本源纯度”达99%,且蕴含“能加速六系归一修炼的灵墟粒子”。灵溪用“植物本源吸收术”提取湖水样本,发现这种能量可通过“灵墟-归一转化技术”,转化为“19个宇宙群均能使用的适配能量”,若开发得当,每年可为全宇宙补充“30万单位高纯度本源能量”。

灵墟文明遗迹:一处疑似“元初共生族分支文明”留下的建筑遗迹,遗迹主体是“圆形的共生祭坛”,坛心悬浮着“灵墟法则水晶”,水晶中封存的“意识片段”显示,该分支文明曾掌握“灵墟法则与元初共生能量的融合技术”,后因“灵墟本源枯竭”,逐渐迁移至星域深处,仅留下遗迹作为“文明传承的标记”。

墨念辰通过“跨维度通讯”将探测成果传回万宇桃源,超维-全宇共生联盟议会一致决定:“继续深入探索,优先寻找灵墟分支文明,尝试建立和平接触,同时开展‘灵墟本源的可持续开发’研究。”

第二阶段:灵墟分支文明的“和平接触”——从误解到信任的共生之路

探索舰队在灵墟本源池附近的“灵墟主星”,终于发现“灵墟分支文明——灵墟族”的踪迹。灵墟族是“半能量半植物形态”,体表的“灵墟符文”能自由操控“灵墟法则能量”,因曾遭遇“外来掠夺文明”,对未知势力保持“高度戒备”,舰队刚靠近主星,就被灵墟族的“法则防御阵”包围。

1.接触中的“误解与破冰”

灵墟族的“灵墟王”通过“意识投影”与舰队建立联系,体表的灵墟符文闪烁着“警惕的绿光”:“你们的舰体散发着‘外来法则能量’,与当年掠夺我们本源的‘裂空族’相似——若不立即撤离,我们将启动‘灵墟法则炮’,摧毁你们的舰队!”

灵溪立即通过“深层意识感应术”,将“全宇共生的成果影像”传递给灵墟王——影像中,19个宇宙群的文明和平共处,低维文明在高维文明帮扶下快速发展,维度收割者从“掠夺文明”转型为“共生守护者”,甚至有“元初共生族的意识残片”影像,证明双方的“本源同源性”。

但灵墟王仍有顾虑,提出“信任考验”:“灵墟主星的‘灵墟本源核心’因‘法则紊乱’,能量输出效率仅为正常状态的40%,若你们能修复核心,我们才相信你们的‘共生理念’——这是当年裂空族拒绝帮我们做的事。”

2.核心修复的“技术协作”

墨念辰带领“法则修复团队”,跟随灵墟王进入灵墟本源核心所在地。核心的“灵墟法则符文”出现“逆向波动”,导致能量无法正常输出。灵溪用“灵墟-归一适配植物”包裹核心,暂时稳定波动;星陨则用“灵墟法则解析技术”,绘制“符文能量流转图谱”;墨念辰注入“六系归一能量”,作为“纽带”连接紊乱的符文——三者配合,形成“灵墟-归一协同修复阵”。

修复过程中,灵墟法则的“独特性”带来挑战——灵墟符文的“植物-能量双生结构”与现有法则完全不同,常规修复方法多次失效。暗宇提出“逆向推演法”,用“暗物质能量”模拟灵墟法则的“原始波动”,反向推导修复路径。经过五日奋战,灵墟本源核心的能量输出效率恢复至85%,灵墟主星的“灵墟法则波动”也趋于稳定。

灵墟王在核心修复完成后,终于放下戒备,邀请舰队进入灵墟族的“核心部落”:“你们用行动证明,你们不是掠夺者,而是‘真正懂共生的朋友’。灵墟族愿意与全宇共生联盟建立‘初步合作关系’,分享我们的灵墟法则技术。”

第三阶段:灵墟星域与全宇宙的“共生融合”——技术共享与双向共赢

为深化与灵墟族的合作,探索舰队启动“灵墟-全宇共生融合计划”,从“能量共享、技术交流、文明帮扶”三个维度,推动灵墟星域与19个宇宙群的“深度共生”,实现“双向共赢”:

1.能量共享的“可持续开发”

绿晶能量文明与灵墟族合作,在灵墟本源池周边布设“灵墟-归一能量转化塔”——这种转化塔能将灵墟本源的“高纯度能量”转化为“全宇天网适配能量”,同时将19个宇宙群的“过剩能量”转化为“灵墟族所需的灵墟法则能量”。转化塔运行首月,就为全宇宙输送“10万单位高纯度本源能量”,缓解“能量需求增长”的压力;灵墟族也通过转化塔,解决了“灵墟本源核心的能量缺口”,部落的“修炼速度”提升30%。

为避免“过度开发”,双方还制定“灵墟本源开发协议”:

每年开发量不超过灵墟本源“再生量的70%”,确保本源总量稳定增长;

灵墟族与全宇联盟共同成立“本源保护小组”,定期监测本源池的“生态数据”,及时调整开发计划;

将“灵墟-归一适配植物”种植在本源池周边,提升本源的“再生速度”,实现“开发与保护平衡”。

2.技术交流的“创新突破”

灵墟族的“灵墟法则融合技术”为全宇宙的“多系归一”提供“新方向”——灵墟族能将“灵墟法则”与“植物本源、能量本源”融合,形成“复合型共生能量”,这种技术启发了墨念辰团队,研发出“六系归一+灵墟法则适配技术”,让全宇天网的“能量传输效率”再提升20%,且能自动修复“轻微的法则紊乱”。

作为回报,探索舰队向灵墟族传授“全宇天网接入技术”与“低维文明帮扶经验”。灵墟族通过天网,首次看到“19个宇宙群的文明风貌”,灵墟王感慨道:“以前我们以为灵墟星域是宇宙的全部,现在才知道,外面还有这么多靠共生发展的文明——若当年早点遇到你们,我们的本源也不会枯竭。”

3.文明帮扶的“长期规划”

全宇共生联盟与灵墟族签订“五年帮扶协议”,从“技术、教育、文化”三个层面提供支持:

技术帮扶:派遣“全宇共生导师”,帮助灵墟族建立“灵墟法则应用体系”,优化“灵墟本源的开发技术”;

教育合作:选拔“50名灵墟青年修士”,送入六系归一至高学院学习,掌握“六系归一技术”与“共生管理经验”;

文化交流:在灵墟星域开辟“跨宇宙文化交流区”,定期举办“灵墟-全宇文化节”,促进两个文明圈的“文化互鉴”,消除“文明差异带来的隔阂”。

第四阶段:“灵墟掠夺残余势力”的突袭——青年传承者的实战考验

就在灵墟-全宇共生融合计划稳步推进时,灵墟星域的“法则监测仪”突然报警——当年掠夺灵墟族的“裂空族残余势力”,竟尾随探索舰队进入灵墟星域,企图“夺取灵墟本源池的高纯度能量”,同时破坏“灵墟族与全宇联盟的合作”。

裂空族的“裂空战舰”具有“空间跳跃能力”,能在灵墟法则的掩护下“快速突袭”。战舰释放的“裂空炮”能强行“撕裂空间结构”,灵墟本源池周边的“能量转化塔”被摧毁2座,灵墟族的“法则防御阵”也出现“巨大裂痕”。裂空族首领通过“意识广播”嚣张喊话:“灵墟族的懦夫,又找了新的靠山?今日,我们不仅要夺取本源能量,还要让你们的新盟友,尝尝‘空间撕裂’的滋味!”

墨念辰立即启动“灵墟-全宇联合防御计划”,调动各方力量协同反击:

防御组:灵墟王带领灵墟护卫队,用“灵墟法则能量”修复防御阵,同时构建“空间禁锢场”,限制裂空战舰的跳跃能力;

反击组:墨念辰与星陨、暗宇合作,墨念辰释放“六系归一能量”,形成“七彩防御光罩”;星陨用“灵墟-六系复合法则能量”,攻击战舰的“空间跳跃核心”;暗宇则用“暗物质能量”构建“能量隔离罩”,防止裂空能量扩散;

支援组:灵溪带领“灵墟-归一适配植物团队”,用植物藤蔓缠绕裂空战舰,限制其移动;同时,通过全宇天网请求“超维联盟的应急支援”,确保战斗优势。

战斗中,裂空族首领释放“终极裂空术”,试图撕裂灵墟本源池的“空间结构”,让湖水泄漏。墨念辰见状,将“六系归一核心碎片”的能量全部注入“灵墟-归一协同修复阵”,阵体爆发出“七彩-绿色双色光轮”,光轮中蕴含的“共生法则”强行“修复空间裂痕”,同时净化裂空能量。当光轮击中裂空族首领的战舰时,战舰的“空间核心”彻底崩溃,首领被迫投降。

战后,灵墟王紧紧握住墨念辰的手:“谢谢你们,不仅帮我们修复了本源核心,还守护了灵墟星域的和平——灵墟族愿意正式加入全宇共生联盟,成为第20个宇宙群!”

第五阶段:全宇宙共生的“新蓝图”——从守护到开拓的永恒征程

灵墟族加入全宇共生联盟后,墨念辰带领探索舰队返回万宇桃源,向超维-全宇共生联盟议会汇报“灵墟探索成果”。议会一致决定,将“跨宇探索计划”升级为“全宇永续探索工程”,从“短期任务”变为“长期战略”,为全宇宙的“永续发展”奠定基础:

1.探索梯队的“常态化建设”

组建“15支常设跨宇探索队”,每支队伍配备“新一代超维探索舰”“灵墟法则适配设备”及“多文明专业团队”,按“道衍天机推演的安全路线”,逐步探索灵墟星域周边的“未知区域”。同时,在灵墟星域建立“探索总部”,作为后续探索的“中转站”,协调“能量补给”与“技术支援”。

2.未知文明的“接触准则优化”

基于灵墟族的接触经验,议会修订《全宇跨宇接触公约》,新增“技术帮扶优先”原则:

首次接触时,优先提供“能解决对方实际困难的技术支持”,而非单纯传递“理念影像”,用“实际行动”建立信任;

尊重未知文明的“技术主权”,不强制推广“全宇技术标准”,而是通过“技术协作”,寻找“共生适配点”;

建立“接触后跟踪机制”,定期回访新接触文明,解决“融合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合作“长期稳定”。

3.青年传承者的“成长计划深化”

将“跨宇探索”纳入“六系归一至高学院”的“必修学分”,每年选拔“200名优秀青年修士”,加入探索队实习,在“未知环境”中锻炼“危机应对能力”与“跨文明协作能力”。墨念辰在学院开学典礼上说道:“全宇共生不是‘封闭的和平’,而是‘开放的开拓’——探索未知,不仅是为了获取资源,更是为了让共生的火种,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第六阶段:归一秘境的“传承启示”——跨越时空的初心共鸣

墨念辰返回万宇桃源后,前往“归一秘境”,向墨宸轩的意识虚影汇报“灵墟探索成果”与“青年联盟的成长”。秘境的“归一能量云海”中,墨宸轩的意识与“灵墟法则能量”产生“深度共鸣”,传递出“欣慰与期待”的波动:

“灵墟星域的探索,是‘青年一代的成长证明’——你们不仅延续了‘共生理念’,更用‘创新与担当’,拓宽了全宇共生的边界。当年我探索万宇桃源时,也曾面对未知的恐惧,但后来明白,宇宙的广阔,恰恰是‘共生理念’的用武之地——每一个新文明,都是全宇宙的‘新伙伴’;每一片新星域,都是全宇宙的‘新家园’。”

墨宸轩的意识片段中,浮现出“墨宸轩与五位红颜在理想世界培育共生植被”的场景,片段切换至“灵墟族与青年修士共同修复本源核心”的画面,两者逐渐重叠,象征“共生理念的代代延续”:“记住,无论探索到何种未知,‘不落下任何一个文明’的初心永远不能变——这是全宇共生的‘根本’,也是我们墨氏家族的‘传承灵魂’。”

墨念辰离开秘境时,云海中浮现出“墨氏四代人+灵墟族的意识虚影”,虚影手牵手,围绕“六系归一图腾”旋转,形成“跨文明传承光轮”。光轮扩散至全宇天网,与20个宇宙群的“原生法则能量”交织,形成“贯穿全宇宙的探索光幕”,指引着青年探索队向“更遥远的未知星域”进发。

夕阳的金色光芒洒在万宇桃源的大地上,灵墟星域的“灵墟法则能量”与20个宇宙群的“共生能量”通过天网相连,如同“跨越未知的共生纽带”。青年传承者的开拓之路才刚刚开始,全宇共生的故事,也将在“不断探索、永续传承”中,书写新的篇章——共生的火种,终将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让“万宇同春”的愿景,从现有20个宇宙群,延伸至“无限的未知星宇”,直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