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必亏无疑?苏然?不足为虑!

    此时

    包厢内的其他人,心思各异。

    郭帆和吴京相互对视,眼神里除了为朋友感到高兴,更多的是对苏然那种深不可测的敬畏。

    他们原以为自己卖房拍电影已经够“疯”了,没想到跟眼前这位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何老师和沈藤的脸上,则带着一种“既为朋友高兴,又为苏然担忧”的复杂神情。

    他们是纯粹从朋友角度出发,生怕苏然因为太讲义气,而在一场饭局上,就把自己置于巨大的商业风险之中。

    至于顾若凡和郑志浩这两位真正的行业大佬,他们则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懂了对方眼中的深意。

    ——这个家伙,还真是个门外汉。

    在他们看来,国产动画电影,尤其是成人向的,市场基本就是一片死水。

    国外有新海诚、宫崎骏这些大神压着,国内观众根本不买账。

    苏然对这个项目,还是用“团队并购”、“投资上不封顶”这种堪称疯狂的方式入局,从纯商业角度看,几乎是必亏无疑。

    到底是年轻人,还是有些理想主义和“情怀病”在作祟。

    而且做事太情绪化,完全是个门外汉的章法。

    这个念头,在两位大佬心中一闪而过。

    ……

    饭局的气氛,因为这两次石破天惊的投资,变得有些微妙。

    所有人都以为,连《哪吒》这种项目苏然都敢如此豪赌,那接下来贾岭这个有着《李焕英》50亿票房神话背书的喜剧项目,绝对是板上钉钉、稳赚不赔的买卖了。

    这也是贾岭和她背后的公司,想向苏然交好的强烈信号。

    两位大佬都暗自点头,有贾岭这个项目兜底,苏然倒是不会亏太多,运气好还能多少赚一些。

    贾岭也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述她想拍一部关于拳击和自我改变的喜剧电影的想法。

    然而,这一次,苏然听完后,却久久没有说话。

    在众人愈发疑惑的目光中,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温和,但态度却非常明确。

    “贾岭姐,你的真诚和努力,我非常佩服。”

    先是一句肯定,让气氛缓和了下来。

    “但从商业和口碑的角度,”

    他话锋一转,变得锐利起来,“我个人认为,观众可以为一份真诚的情感买单一次,但很难为同一种模式的自我感动,买单第二次。”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项目的内核与《李焕英》过于相似,都是通过个人经历引发情感共鸣,虽然票房可能会因为观众的期待而成功,但口碑存在巨大风险,消耗的是导演和演员在上一部作品中积累起来的信誉。

    苏然不会怀疑贾岭这部电影的票房号召力。

    但有些钱,他不想赚。

    他看着一脸错愕和失落的贾岭,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现场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连何老师都准备开口打个圆场。

    就在这时,苏然却主动端起了茶壶,亲手为贾岭面前的茶杯续上水,动作不急不缓,打破了僵局。

    他看着一脸错愕和失落的贾岭,沉默了片刻,整个包厢的气氛都因此而凝滞。

    最终,苏然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抬起头,那双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眸子里,此刻却是一片锐利和清明,仿佛能洞穿一切表象。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剖析着这个项目最核心的问题:

    “贾岭姐,我承认,单从商业策划案的角度看,你这个项目近乎完美。”

    一句话,先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然继续道,语气平缓却不容置疑:“一个国民级的女谐星,为了一部电影,减重一百斤。这个话题,这个噱头,足以保证这部电影拥有爆炸性的热度和关注度。我毫不怀疑,它的票房会非常非常高,甚至可能……比《李焕英》还高。”

    这番话,让贾岭脸上的失落稍稍褪去,转为一丝期待。难道……他要投了?

    然而,苏然接下来的话,却瞬间将她打入了谷底。

    “但是——”

    他看着贾岭,目光锐利如刀:

    “我看的不是营销方案,我看的是电影本身。而剥开‘减肥一百斤’这个惊人的外壳,我看到的内核……恕我直言,是一个平庸、老套、甚至有些虚浮的故事。”

    “它远没有《李焕英》那种能与千万人产生共鸣的、生根于血脉的情感力量。它只是一个合格的、流水线上的商业励志片。”

    “所以,这个项目,本质上是在用你个人的毅力、你的身体、你搏命式的付出,去为一个**‘及格线’**的故事内核买单。观众会被你的付出感动,会被营销吸引,会走进电影院,贡献票房。”

    “但当他们走出影院,冷静下来回味时,会发现真正能留下的,可能只有‘贾岭真厉害’这个感叹,而不是对电影故事本身的回味和赞叹。”

    苏然拿起茶杯,看着杯中浮沉的茶叶,声音也冷了下来:“这就叫‘口碑透支’。”

    “所以,我不会投。”

    他最后做出了裁决,语气坚定,“我不投一个靠‘场外功夫’来为‘场内平庸’买单的项目,即使我知道它很赚钱。”

    “这不是我做电影行业的初心。所以,很抱歉。”

    苏然的这个决定,直接让两位大佬的脑子宕机了!

    他们的思维,已经完全跟不上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节奏!

    放着大概率稳赚不赔的项目不投,理由还是什么“透支口碑”?

    反手却把数以亿计的资金,砸进了那两个在他们看来九死一生的科幻和国漫项目里?

    这人到底是真傻,还是自负到了极点?

    两位大佬在心里给苏然打上了最终的标签——一个有钱、有背景、有点理想主义,但终究是不懂市场的‘外行’。

    当然,心里这么想,表面上依旧是一片和气。

    毕竟,苏然的背景,没人敢轻易得罪。

    而作为当事人的贾岭,脸色则是一阵红、一阵白,显得有些难堪。

    苏然的话,太过犀利,几乎是剥开了她引以为傲的“真诚”外衣,直指内核的“平庸”。这让她下意识地想要反驳。

    她觉得自己为这个角色付出的努力是真实的,剧本也经过了团队的反复打磨,绝对不像他说的那么不堪!

    但……苏然那句“真正能留下的,可能只有‘贾岭真厉害’这个感叹,而不是对电影故事本身的回味”,又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她内心深处,连她自己都不愿去细想的一丝隐忧。

    她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但看着苏然那双平静却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又把话咽了回去。

    最终,在何老师担忧的目光中,贾岭端起了面前的酒杯,对着苏然,挤出了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

    “苏总不愧是写出《神道》的大神,看问题的角度确实……很不一样。今天,受教了。”

    她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动作里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赌气和不甘。

    她表面上应付了过去,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她并没有被说服。

    何老师见状,连忙打着圆场,将话题引到了别处。

    而苏然,只是平静地看着,没有再多说一句。

    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说到了。听不听得进去,那是对方的事。

    他要做的,只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饭局的气氛,因此变得有那么一丝微妙,很快便走向了尾声。

    当然,顾若凡和郑志浩这两位人精,表面上依旧是一片和气。

    毕竟,虽然心里给苏然贴上了“外行”的标签,但合作嘛,有钱赚就行,反正苏然电影亏不亏钱,跟他们院线没多大关系。

    饭局结束时,他们热情地和苏然交换了联系方式,言语间满是对未来多多合作的期许。

    ……

    饭局结束后的第二天,风平浪静。

    整个互联网,都没有一丝关于昨晚那场饭局的报道。

    然而,在华语娱乐圈最顶层的牌桌上,一股汹涌的暗流,却早已开始悄然涌动。

    一个消息,以一种极为私密却又快得惊人的速度,在各大影视公司流传开来:

    【苏然进军影视圈,首度出手领投科幻巨著与国漫电影,拒绝新晋导演贾岭新作!】

    消息一出,整个核心圈,都看乐了。

    华艺,董事长办公室。

    王中君听完属下的汇报,愣了半秒后,便爆发出了一阵无法抑制的大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哈哈哈哈……我当他多大本事!原来……果然是个门外汉!”

    他把雪茄在烟灰缸里重重一按,脸上满是毫不掩饰的轻蔑与快意。

    “这就是典型的‘人情饭局’,被何炯那个老好人给架上去了,硬吞了两个烂摊子下来!还为了显摆自己有‘原则’,把送上门的钱给推了出去!我敢说,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他原本还以为苏然这条“过江龙”,会掀起一番腥风血雨,让他们这些地头蛇不得安宁。

    没想到……

    不过是个只会砸钱的“活菩萨”,不足为惧!

    ……

    光羡传媒,总裁办公室。

    王长天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原本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开来。

    他对面前的副总裁疑惑道:“难道是我高估了他?那两部片子经过我们影视部测算过,不可能有市场的。这家伙这样搞,跟当年那群啥也不懂的煤老板有什么区别?”

    他想了想,道:“这小子,怕是要在影视圈栽一个大跟头了。通知下去,我们手上的项目,继续按原计划推进,不用理会他。”

    ……

    一时间,那些原本对苏然入局严阵以待的行业大佬们,纷纷解除了警报。

    在他们这些浸淫行业数十年的内行看来,苏然的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反面教材。

    他们彼此心照不宣,都给苏然贴上了“人傻钱多”、“外行指导内行”、“被人情绑架的冤种”等标签。

    苏然,成了他们圈内一个可以被拿来当笑话谈论的“新人”。

    几乎没有人,看好他的选择。

    而这位“新人”本人,对此却毫不知情,也毫不在意。

    他已经忙完工作,准备休假回青竹坞陪老婆。

    至于他人言?

    苏然从不在乎。

    他在乎的,从来是归家路上的那段光景,和心上人眉间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