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赐丹书铁券,明军入朝
高迎祥他们三人立刻低头拱手抱拳,温声温气地道:“不过是为大人您尽一份心力而已。”
“哈哈哈哈。”
“什么为本大人,是为了陛下,为了太祖皇爷。”
孙传庭笑声初起,对面前的士绅也选择了放他们一马。
他孙传庭没入这关中也就罢了,如今入了,也就要讲这官场之上的规矩,有的人能杀,有的人便绝不能杀。
士绅老爷们很快退去。
而就在他们离开的这一刻,孙传庭脸上的笑容陡然一顿,笑声戛然而止。
他面色微沉,脸上带了冷笑,啪的一声猛然拍击在旁边的木桌上,已是掺杂了一分怒气:“高总兵,这是怎么回事?”
“大人,属下知错。”
高迎祥想也没想,推金山倒玉柱般立刻单膝跪下,一同跪下的,还有他身后同样办事不力的罗汝才、贺一龙二人。
看了他们一眼,孙传庭没打算轻易放过:“将私藏的银钱全都送入府衙,充入国库,此事就算是揭过了。”
“念在尔等是初犯,本官不会将此事上报,不过若有下次,本官可就回护不了你们了。”
“多谢大人。”
高迎祥立刻答道,虽然对于那些私藏的银钱有些肉疼,但总比丢了性命要强。
“好了,下去。”
“准备准备,肃清关中之后,也就该起兵前去那辽东之处了。”
孙传庭给他们提了个醒,如今的他已是收到了京城之处新的旨意。
举国之力前去朝鲜,和那大清之人决一死战。
而前去的当是精锐。
所以他对高迎祥这些麾下的流寇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这些人去了顶多也就是牵制而已,将他们派往辽东之处,和那边同样由汉人组成的、马光远带领的汉旗人马对战。
王对王、将对将,才是应有之义。
……
过了几日的功夫,关中由孙传庭暂时坐镇,而高迎祥他们这些人,在安排了部分大明的兵马还有监军太监之后。
这才徐徐出发。
此刻在关中城外的行军途中,高迎祥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后去,对面前的监军太监卢德也是毕恭毕敬:“多谢卢公公,劳烦卢公公这一路颠簸了。”
高迎祥边开口。
右手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些银钱,塞到了卢德怀里。
掂了一下银钱的分量,卢德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无非也就是太祖皇爷的旨意,咱家也就只是宣旨而已。”
“重要的还是高总兵,要多为大明尽忠才是。”
“那是一定的。”
高迎祥捧着手里的丹书铁券,心里面那是前所未有的安定。
同样安定的还有此刻躬身行礼讨好着的罗汝才、贺一龙二人。
这丹书铁券并不能够保证什么,更不能免了他们的死罪,但却无疑是京城大明中枢,还有那至高无上的太祖皇爷对他们这些降将的态度,释放出这个信号,便足以保证大明朝并非是让他们送死,而是真正的要用上一用。
离开了宫里面的监军太监住处,高迎祥他们三人回到马车,三人聚在一起,看着那丹书铁券双眼放光。
贺一龙、罗汝才伸手摸了摸,这丹书铁券重量不轻,足足有十几斤,上面雕刻着各种的花纹,还有数个笔走龙蛇的大字。
“有了这玩意儿,咱们才算是真正的大明自己人,根正苗红喽。”
罗汝才笑意满满地说,贺一龙也是放下了大半的担忧。
如今是大明之人的他们,也自是知晓了接下来的战局安排。
辽东之处虽危急,但却远比不得朝鲜之处,让他们前往辽东,足以看得出大明兵部对他们的安排是量力而行。
“以后咱们哥几个也算是吃上了官粮了,到了辽东,定是要好好同那祖总兵配合,知道了吗?”
高迎祥继续叮嘱起来,不过这次多半的目光全都放在了贺一龙的身上。
贺一龙讪讪一笑,再三保证才让高迎祥将将放了他一马。
弟兄们可以为他贺一龙背一次黑锅,但绝不能够背第二次、第三次。
偶尔糊弄一下也就罢了。
大家真正要的是共富贵,谁愿意一直受苦。
……
陕西深山之内。
八大王张献忠、李自成还有马回回这一应反王,死的死、降的降。
如今,洪承畴虽还是五边都督之职,但其麾下的各处总兵聚集之军,此前那次为招抚之战略,如今也已将将用尽。
各处总兵齐齐归地方。
还有曹文诏、左良玉、秦良玉以及孙传庭、卢象升等人的离去,使得这中原之处的局势全然解决。
而当下之时,五边都督洪承畴在陕西布政使司的衙门内,躬身行礼:“见过陛下。”
他面露忐忑。
面对眼前的崇祯朱由检,心头着实有不少顾虑。
虽说此番他率领大军将这中原之处贼寇解决,居功至伟。
可对于朱由检以往对待大臣的履历,洪承畴的心中还是有一些不安,“刻薄寡恩”这四个大字,可是在这崇祯一朝深入人心。
朱由检端坐着。
此刻虽身处布政使司衙门,但并非是在正堂之地,而是在其别院的书房之内。
近些时日,京营的大量新军驻扎于此,其所占之兵不过也是和附近的藩王相当。
这中原之处真正的贼寇,由各处的总兵全然妥善处理,并非如同他朱由检来时以为的那般,天子御驾亲征押往前线。
而是得知他前来的消息,各处官员、世家还有总兵卫所,好似是咬紧牙关、攥着劲,效率猛地暴增了数倍,似是定要在他这个天子来之前将这各处的贼患解决。
只是其缘由不知是要在他这个天子面前立功,还是生怕他这个天子来了做出什么让人匪夷所思之事,以此定了他们的罪名。
所以使得朱由检率领京营新军,已是将将快有半载时光,却在这山西、陕西还有附近湖南之处各处转悠了一圈。
除了迎接小股的反王将他们打败,余下的便就只是那些匪患之乱。
稍微大股的反王势力,往往京营新军还未到,就被各处的世家豪族、卫所之兵全都给掐灭。
若是没有太祖朱元璋独掌乾坤压制着。
他朱由检此刻怕是早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早早的大发雷霆。
能够持续到今时今日还一直风平浪静,也是他强行压制的结果。
虽然这般做法使得朱由检近些时日特别别扭,时常自省觉得当这个帝王特别无用,但不得不说,这中原之处的平静却是让朱由检必须承认他的性格缺陷。
所以面对眼前跪伏而下的洪承畴,朱由检眼神复杂无比。
他徐徐地叹了口气:“罢了,起来。”
“朕又岂会怪你?自你担任五边都督以来,多次击败流寇还有那些反明反王之人,朕没有看错你洪承畴。”
朱由检由衷地说道。
闻言,洪承畴心头的忐忑缓解了多少。
但倒宁愿今日来的是那开国太祖朱元璋。
哪怕朱元璋在洪武一朝铁血杀伐果断,可至少立了功、未有大过便不会轻易被处置,比面前的朱由检让他们这些臣子。
尤其是为国尽忠有心之人,更乐意接受些。
“一切皆都为陛下分忧,微臣不敢居功。”
洪承畴继续小心地陪着。
两人寒暄时间长了。
看着面前绷着的堂堂五边都督、立了大功的臣子,朱由检捏了捏眉心,一时觉得心烦,更觉得有些疲乏:“好了,下去。”
洪承畴却好似如蒙大赦一般,面上虽还绷着,心里面却松了口气,如释重负般步伐缓缓朝外走去,未见半点破绽。
可他刚刚推开这书房之门,又听到身后朱由检的声音再度传来:“洪承畴,朕难道就真的那么差吗?
就算是比不得太祖,可就连你也都不信朕?”
洪承畴身子一僵,满脸惶恐,转过身来高声答道:“陛下,微臣惶恐。。
他却是不敢对朱由检方才的询问有任何回答。
臣子如何敢去评判帝王?
哪怕帝王错了,也断不是他们这些臣子敢开口的,更没有资格。
而洪承畴此刻的行为,便给了朱由检一个确凿无疑的答案。
朱由检有些痛苦地闭上双眸,挥了挥手。
洪承畴这才再度退下。
洪承畴回到居所,一人独处,喟然一叹:“陛下此时虽变了些性情,可我又岂敢去赌?为臣者伴君如伴虎,还真是如履薄冰。”
而在这陕西之处,朱由检也盘桓多日。
那八大王张献忠之流的反王已被解决。
他率领的京营新军,也断无在这儿继续留下来的必要。
朱元璋所吩咐他的银行一事,也在这中原之处开始兴办,有着京营众人以及各个票号、那些财主世家的大力支持,在朱元璋的吩咐之下,朱由检事无巨细地去干,好似一个兢兢业业的臣子一般。
所以大明银行办得结果也特别喜人,又再次为大明的财政带来一个全新的开源节流途径。
而在这出京之后的半年时光之内,朱由检也偶尔任由他的性子去做了一些事,大抵都在他的控制范围内。
哪怕出了岔子他也能够解决。
可做出来的这些事宜,好坏参半,效果并不突出。
自然让朱由检这位崇祯一朝的帝王天子时不时陷入怀疑:“太祖做的是对的,到了朕这边便是错了,朕真的适合当一个帝王吗?”
有些事情,当结果出炉的那一刻,哪怕本尊不愿意承认,却是不得不认。
没多久,朱由检率领新军准备离开之时,京城之处的旨意也传来。
“陛下,太祖皇爷的旨。”
宫里面的太监前来,看着朱由检可不敢让他接旨,而是自顾自宣读起了旨意来:“如今中原之处已安定,便先去辽东一趟,展示一下你这天子之能。
随后,便尝试着看看可否去招降那些叛明之人,若是能成,于我大明百利而无一害。
其后,再前去那皮岛之处,御驾亲巡。”
旨意之上说着朱元璋的想法,朱由检面色微变:那些叛明之人,让他这个陛下前去招抚?
朱由检心中拧巴着,并不甘愿。
可从面前的太监嘴里。
他很快也得知,如今大明朝已然招降了那马回回,还招降了那闯王高迎祥一众反王,甚至连这陕西、山西接壤之处。
原本李自成麾下的那些可用之人也全数招降。
这些人都已招降了,那么那些投入到了大清怀抱的明人,又如何不能够尝试一番?
“回去跟太祖皇爷说一句,朕知道了,会按照太祖的旨意去做的。”
朱由检说道。
宫里的太监忙不停地点头,可不敢沾染什么是非。
一阵功夫就离了这陕西一带。
大军拔营,朱由检率领新军和洪承畴一起前往辽东之处,一路同行,洪承畴想躲也躲之不及,只能跟朱由检继续交谈。
“太祖这是何意?”
夜深人静,天地一片万籁俱寂。
此处早已拔营安寨,设立篝火,军营之内士兵巡逻,还有四处的探子在这周围查探。
虽说中原之处已定,但军伍中人亦有其负责的职能任务,不会大意。
军营之外,朱由检踏步而前,洪承畴紧紧跟着。
两人稍稍停下。
朱由检烤着手里的野鸡。
他并非不擅厨事之人。
昔年在信王府之时。
他朱由检也是有一手厨艺的,虽比不得大厨,但也能够做出些不错的吃食。
看着面前的柴火噼里啪,火焰升腾,炽热的火光不断将面前的野鸡烧烤得滋滋作响,传来淡淡的荤腥味,还有那时不时滴下的油光,使得火焰又高了三分。
看着面前的火光,朱由检终是忍不住问出了他接连数日以来的疑惑。
涉及太祖朱元璋,洪承畴的胆子可就稍大了些,在如今的大明崇祯一朝,太祖朱元璋就是最大的正确,连面前的朱由检这位天子皇上都得让步。
洪承畴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朱元璋的旨意。
只见他随手拈来一根树枝,在面前的沙土上轻轻一划:“如今大清立国,已改为满洲,皇太极赫然称帝,已是我大明劲敌,其兵力满八旗、汉骑扩编,如今还收复了整个漠南蒙古之处,其再无后顾之忧,只剩下朝鲜可进行牵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