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皇权与士绅
朱元璋不查不知道,一查当真震惊,大明废除了士子免税田制度,换钱粮发放给士子才几年?
结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士绅们将名下的田产,通过诡寄之法,变着法的逃税、偷税。
吏部尚书李信的脸色有些难看,硬着头皮辩驳道:“偷税之举,历朝历代屡禁不止,陛下英明神武,定可震慑宵小……”
朱标瞧见朱元璋的眼中怒火熊熊,担心李信等人再说下去,朱元璋非发怒见血不可,他咳嗽一声,打断了李信的诡辩:“诸位大人有所不知,各地偷税行径极为严重,单说苏州府一地,就有士绅将土地记挂在退职官员名下,更有甚者放在灶户名下,苏州知府金炯明知苏州逃税者甚多,却不管束,放纵苏州府内士绅横行!”
户部尚书郭允道吃了一惊,道:“金炯?不可能!金炯为官刚直,去年还上书,请求为苏州府减税,至于将土地记挂在灶户名下,这更是天方夜谭,灶户又不免税,将土地记挂在灶户名下,有何用?”
朱标叹了口气,痛心疾首地解释道:“灶户专门从事盐业生产,属匠籍,被免除普通的田赋,又因灶户主业为盐业生产,极少务农,一般而言,官府会分配‘灶地’,灶地不收田赋,父皇废除士子免税制度后,许多士绅为了不缴纳赋税,就将主意打在了灶户身上。”
记挂在灶户身上的土地,不用缴纳田赋,故在士绅的威逼利诱,官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况下,灶户身上平白无故多了许多土地,可他们的日子并没过得多好,依旧药缴纳官府规定的额度食盐。
朱标解释完这种情况,李信沉默了,他是真没想到,各地的士绅这么厉害。
论钻空子,逃税,那群家伙无所不用其极。
朱元璋的虎目扫过群臣,道:“连金炯这样的人,都与那群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窃取国家赋税,尔等说,咱要怎么宽恕他们?”
闻言,郭允道眼珠一转,大声道:“陛下!臣糊涂!不知天下百姓竟受到此等盘剥,臣错了!”
郭允道这条老狐狸,自他母亲生病痊愈,顺利返回户部尚书的位置,便越发油滑,他第一个察觉出今日说服朱元璋这事儿不成,立刻随风倒。
李信也不甘落后,跪地请罪,道:“臣鼠目寸光,不及陛下、殿下高瞻远瞩,明察秋毫,请陛下降罪!”
六部尚书纷纷请罪,不敢再提为民请命的事儿。
朱元璋借着此事,重申主张,对付各地涉及郭桓案的贪官污吏,一个都不能放过!
早朝后,朱元璋与朱标漫步于宫中,朱标忍不住说道:“父皇料事如神,今日诸位大人真就借着入京的百姓,请父皇您宽恕各地官员。”
有从外地来的百姓入金陵,带着联名上书这件事,朱元璋早就知道了,锦衣卫甚至将那些百姓从何处来,领头的百姓姓甚名谁,都搞得一清二楚。
不过,朱元璋并未阻止百姓上书,他要看看,朝中官员能借此闹出多少波澜。
朱元璋背着手,漫步在前,轻声说道:“朝中的官员,哪一个不是亲朋故旧众多?他们为地方的官吏说话,不奇怪,不过标儿,你可看出这郭桓案里面,对咱大明来说威胁最大,最麻烦的是什么?”
朱元璋有心考教朱标,朱标思索片刻,道:郭桓欺上瞒下,贪墨税粮巨大,并联合六部官员贪赃枉法,当为最大的麻烦。”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摇了摇头,道:“郭桓,无根之萍,咱一道圣旨,彻查郭桓,郭桓与六部官员顷刻间倾覆,不足为惧。”
朱标闻言微微一怔,又说道:“各省布政司官员,以及下属府州县官员,中饱私囊,知法犯法,当为最大的麻烦。”
朱标认为这次他一定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儿上,岂料朱元璋还是摇了摇头道:“各省布政司官员能有多少?在职的官员又有多少?真正麻烦的,在于士绅。”
士绅的数量庞大,包括了举子、士人、退职官员、富商,当地豪强等等。
“咱于紫金山登基称帝,到如今不过十八年,元末的乱世惨状咱历历在目,标儿,赋税沉重,国库空虚,而民生凋敝是要出民变的,那些士绅,便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虫子,他们是贪官的爪牙,故咱要打断这些爪牙!”
朱标的脸色变了又变,道:“父皇,可李尚书他们说得也有道理,地方上的政务总要有人处理,且百姓需要稳定,若这么查下去,地方政务怎么办?政务不通地方震荡,苦的还是百姓啊。”
朱元璋停下脚步,眺望着远方的天空,虎目中是不可阻挡的坚定意志道:“今年科举取士,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他们可前往各地,掌控政务,至于局势是否稳定,呵呵,咱便是顶着一阵乱,也要将盘踞在各地的士绅,连根拔除!”
“父皇,士绅成千上万,如何能拔除干净?”朱标吃了一惊,他惊讶于朱元璋这最后一句话。
“如何不能?有多少咱就拔除多少,凡是与郭桓案有关的要剪除,凡是与相关的官员、士绅勾结的,要剪除,唯有将贪赃枉法的士绅杀干净,才能遏制士绅逃税,防止‘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朱元璋眼底的杀机一闪而过,随即继续说道:“待郭桓案尘埃落定,咱当颁布‘大诰’,将案件细节昭告天下,从前,百姓受士绅欺压投告无门,从今往后,咱要让百姓能举报贪官士绅,大明的皇权,绝不可被士绅掣肘!”
说完,朱元璋看向朱标,却见朱标露出一抹犹疑之色,朱元璋轻声说道:“标儿,有什么话便说出来,咱父子俩无须有顾虑。”
朱元璋将朱标当成最好的继承人培养,在他的鼓励下,朱标也不再隐瞒,直言不讳道:“父皇,此政能延续多久?且势必掀起腥风血雨,儿臣担心对父皇您的名声……”
“名声?咱行事,何时在意过那些庸人的议论评说!”朱元璋冷哼一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标儿,咱大明未来是要交在你的手上的。
你随宋濂学圣贤之道,有一颗仁厚之心,将来必定能善待你的兄弟、姐妹,臣民,但对付那群贪官污吏,是不够的,咱就为你拔除荆棘,将大明稳稳地交在你的手上,如此,才能使大明兴旺,蒸蒸日上。”
朱元璋太了解朱标了,处理政务,军国大事,朱标从来不糊涂,然朱标的耳根子软,心不够狠,手更不够狠,故有些事朱元璋不做,到了朱标那儿更难做。
他素来不会做“相信后人智慧”那种事儿。
洪武十八年,九月。
延续了数月之久的郭桓案,终于在秦王、晋王、燕王三王返京后,尘埃落定。
郭桓案,涉案的六部官员,户部侍郎郭桓、吏部侍郎赵瑁、刑部侍郎王慧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皆被剥皮实草,户部员外郎胡益、户部员外郎王道亨,及其他六部侍郎以下官员,总计十八人受牵连,被处斩。
上述官员其家眷,经朱元璋特许,除郭桓、赵瑁全家处斩外,其余流放云南。
六部之外,以北平府为例,布政使李彧、按察使赵全德被剥皮实草,其下属官员,总计二十二位被处斩。
李彧、赵全德全家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除了这些官员外,更有三十二名吏员,以及北平府十二家士绅家族被波及。
朱棣毫不客气,将这群敢私自吞没赋税,欺压百姓的家族,连根拔除,根据朱棣呈报的文书中统计,仅北平府一地,就有超过三百多人被处死,流放的人数高达千余人。
北平府不过是冰山一角,江南八府,大明的财税重地,更是掀起了腥风血雨。
苏州知府金炯,因渎职枉法下狱,这位敢于为苏州府请求减税的“清官”,终是掉了脑袋。
朱元璋对江南八府的惩治,尤甚于北平府,只因江南八府的士绅胆大妄为,且利益盘根错节,若要抽丝剥茧,一点点地拔除耗时耗力,朱元璋借着郭桓案,一举重创江南八府的士绅阶层。
时人形容江南当时的惨状,描述为“家家缟素,啼哭日夜不停”,凄惨无比。
然而,随着大量士绅被清除,江南八府的百姓日子,反而轻松了不少。
郭桓案,历经数月,导致大明十二省之官员落马千余人,更有万人因此而死。
表面上看官场震动,天下百姓人心惶惶,实际上,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普通百姓头上少了压迫,日子舒坦多了。
可惜笔杆子不在百姓手里,史书上也不会记载百姓的话,不过朱元璋不在乎,正如朱元璋所言:咱行事,何时在意过庸人的议论评说?
郭桓案,终是尘埃落定。
日落黄昏,朱元璋在武英殿内处理完政务,取出已经有段日子没用的手机,拨通了朱辰的号码。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
不一会儿,屏幕上出现了朱辰的脸孔,还有四周大量的人群,隐隐还能听到有人在高声解说。
“明孝陵,位于我们金陵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始建于大明洪武十四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也是明朝的第一座陵墓……”
“因屡次遭受战火摧残,明孝陵地上部分仅存石刻与基础建筑,后部分复建,游客朋友们请看,复健后明孝陵地上大致分为神道、陵寝、明功臣墓……”
“老祖宗,好久不见!”朱辰兴奋地跟朱元璋打招呼,还不忘调转摄像头道:“老祖宗您看,我正在您坟头溜达呢!”
朱元璋本来心中憋着一股烦闷之气,听到朱辰的话气笑了,道:“这便是咱的陵墓?熙熙攘攘的成何体统!”
朱辰正随着人群往明孝陵里面走,闻言翻了个白眼,道:“老祖宗,我们这是新中国,人人平等,便是紫禁城普通人都去得。”
打趣了两句,朱辰问道:“老祖宗,您给我打视频,是不是又有什么事儿?”
朱元璋闻言面上露出一抹苦涩,在这来自几百年后的后辈面前,他难得卸下心防,将郭桓案的始末给讲述了一遍,听得朱辰又是惊讶,又是兴奋,忍不住嘀咕道:“幸亏我聪明录屏了,等会儿就把这段发到网上去,肯定比洪武大阅兵还要火!”
末了,朱元璋说道:“如今郭桓案尘埃落定,咱还有一件心事,你看能否帮咱解决。”
朱辰拍着胸脯,道:“老祖宗您放心,只要我能帮的,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大明发行大明宝钞,费尽心力使得百姓信任,稳住了宝钞的价值,然民间有胆大妄为之狂徒,竟伪造宝钞,咱虽派了老四与蒋瓛,去北平府捣毁那假钞工坊,然未来难免还有人仿造假钞,你说说,咱该如何杜绝?你那个时代又是怎样防治假钞的?”朱元璋直接问道,他这次打电话找朱辰就是为了假钞。
原来是因为假币……
朱辰眼珠转了转,说道:“老祖宗,我们现代人都用手机支付,用纸币的越来越少,不过,现代防伪那是用变色油墨,以大明的生产力与科技水平,变色油墨肯定是不可能搞出来的,老祖宗我问一句,宝钞提举司是不是出了内鬼?”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提举司内有人刻意将工匠放出去归乡,不过,咱已经将内鬼统统诛杀,咱敢保证现在的宝钞提举司内,绝对安全。”
朱辰咧了咧嘴,语出惊人,“老祖宗,您有没有想过,实际上您这个宝钞提举司,就不应该由朝廷掌控?”
“胡说!”朱元璋虎目一瞪,喝道:“宝钞发行事关国本,岂可脱离朝廷掌控?”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隔着屏幕,朱辰都能感受到朱元璋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