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重开市舶司

夜间,武英殿里仍亮着烛火,朱元璋刚刚批完奏章,正揉着肩头稍作歇整。

按说今日政务处理完,稍作歇息也该熄灯回寝了,可朱元璋此刻静坐许久,仍不肯离去,凝眸沉吟许久,他终是伸手,将摊在桌面上的那份奏折打开,径直翻到最后一页。

奏折上,重开市舶司的字样工整娟秀、清晰易辨,朱元璋凝望许久,始终舍不得挪眼。

虽然朝堂当下财政吃紧,重开市舶司耗资颇多,再加上如今宝钞之事还未结束,可打开国门、广纳四海的好处,也是肉眼可见的。

朱元璋仍在犹豫,一时难以抉择。

正自纠结着,那熟悉的铃声再次响了起来。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每次听到这个铃声,朱元璋的内心都有一种莫名的伤痛感,不过他还是拿出了手机,只见朱辰那熟悉的面孔再次出现在了手机屏幕上。

“小子,你晚上不睡觉,找咱作甚?”

“晚上吗?”朱辰一愣,望着外面依旧白亮的天空,想到了两边的时间流速不一样,他也就没有在意这些,而是反手问道:“老祖宗,你最近是不是又干了什么大事?”

“额!你怎么知道?”朱元璋一愣,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他严重怀疑朱辰是不是能看到自己这边发生的事。

“没什么,我猜的!”朱辰挥了挥手,他暂时还没想着把历史偏移度的事告诉朱元璋呢!

“我刚刚把曲阜孔家满门抄斩了!”说话间,朱元璋深深望了朱辰一眼,作为皇帝的直觉,他觉得朱辰肯定有事瞒着自己,不过既然对方不愿意说,自己也就不去追问了。

当然,他就是想追问也没办法,毕竟两人相隔的不是空间,是时间。

“啊!想不到老祖宗你下手这么快!”朱辰顿时吃了一惊,怪不得,自己刚刚听到那机械提示音表示,历史偏移度跃增到了15%,想来是因为曲阜孔家被灭了,这的确足以影响整个历史的进程。

“如今不仅曲阜孔家被灭了,连衍圣公之爵位也收归了朝廷所有。”朱元璋很是得意的说道。

“就算灭了北孔,不是还有衢州南孔和婺州孔氏吗?那些儒家读书人怎么会让老祖宗你把衍圣公爵位收回朝廷?”朱辰闻言,更是惊奇的叫道。

“呵呵!你想不到吧!这是衢州南孔家主孔希路自己主动要求的,那些读书人听到后,如同死了爹娘一样,跑去哭孔庙,结果被孔希路大骂了一顿。”

朱辰稍微一想,就反应过来,忍不住赞叹道:“看来这位衢州南孔家主是个聪明人呢!”

“谁说不是呢!”朱元璋点了点头。

“行吧!既然没什么事,那我就也不打扰你休息了,先挂了!”弄清楚了发生的事情,朱辰也没想着和朱元璋再作闲聊,准备挂了电话。

眼看朱辰要挂断电话,朱元璋赶忙叫住道:“别急,既然打来了,那顺道帮咱参谋参谋,咱如今有件大事,正拿不定主意呢!”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撞上,便“顺道”让朱辰出出主意。

“那你说说!”朱辰答应得倒也干脆。

“之前你不是给了咱鸳鸯阵法吗?前段日子,倭寇再次来犯,凭借此阵法,保儿全歼了来犯倭寇,然后他上书咱,请求开海禁,重启市舶司!”朱元璋慢慢说道。

“这不是好事吗?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朱辰毫不犹豫的说道。

“咱自从得到了你那张世界地图后,也知道朝廷早晚也得重开海禁,可去岁北方雪灾,咱免了北方一年赋税,如今国库艰难,再加上宝钞之事还未稳妥,要想重设市舶司,哪里那么容易!”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道。

“就因为国库艰难,才更应该重设市舶司啊!以市舶司的收益足以弥补国库的空缺,还有剩余!”朱辰连忙说道。

“啊!你怕不是再说笑?”朱元璋哑然失笑道:“当初咱裁撤市舶司就是因为市舶司收益屈指可数,靠它弥补国库空缺,你也未免异想天开了吧!”

“谁告诉你市舶司收益低的?”朱辰张大了嘴巴,一脸的不可思议道。

“户部的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的呀!每年市舶司所收上来的税还不够官员的俸禄和开支,还得朝廷额外补贴才行,不然当初咱为何要裁撤市舶司。”

“哎!老祖宗,你被骗了!”朱辰闻言,顿时有些无语。

怪不得大明是穷死的,遇上这么一个不懂经济的皇帝,能收上税才奇怪呢!

“骗了?”朱元璋双眼有些迷茫。

“当初南宋偏安一隅,全靠着市舶司的税收,才能再续命苟活百年,你若是不信,可以去查查历史文档,上面应该清楚的记录着宋元时期市舶司的收入。”

“那为何我大明的市舶司收不上来税?”

“走私呗!沿海走私猖獗,再加上市舶司官员与那些海商勾结,市舶司能收上税才怪呢!”朱辰撇了撇嘴。

“这些官员,安敢如此欺瞒咱?”朱元璋顿时愤怒的叫道,此刻他已经渐渐的相信了朱辰的话。

“天高皇帝远,而且老祖宗你根本不懂经济,他们骗你多正常的,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市舶司要想收上来税,就必须严厉打击走私,不然即使重开了,估摸着最后依旧是收不上来税。”

“你这话说得是理,我大明必须要建立强大的水师,才能彻底打掉这些走私商贩的嚣张气焰。”朱元璋点了点头,同意了朱辰的想法。

“对,历史上的永乐王朝就拥有着强大的水师,郑和七下西洋,让周边小国感受我天朝神威,这才促就了大明万邦来朝的胜景,可惜最后一次下西洋时,郑和病逝了,至此我华夏彻底与世界脱轨了,以至于后来被西夷从海上入侵,华夏从此沉沦于百年深渊之中。”想起那百年沉痛的历史,朱辰不由得叹息。

“放心吧!这次我一定能够改变历史的,再也不会有西夷入侵之事发生。”朱元璋当即说道,他在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

结束了通话后,朱元璋当即叫来了云奇,让他立刻将宋元有关市舶司的档案统统调来。

云奇虽然不知道朱元璋想要做啥,但还是迅速的唤人调来了档案。

朱元璋细细一看,顿时有些血脉喷张,自己被骗得太惨了。

只见这些档案清清楚楚的记录着,北宋中叶,市舶司收入已达五十万贯,到了南宋,这数字更高达一百五十万至两百万贯,最多时可占全国岁入的两成。

而到了元朝,市舶司收入有增无减,依旧可以占到全国岁入的两成,仅太仓市舶司,一年便可向元廷上交珠四百斤、金三千四百两……

钱,都是咱的钱!这群走私商居然敢侵吞咱的钱,简直是该死!

想着,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道杀意。

……

次日一早,朝会之上,朱元璋公布了剿寇大捷的喜讯。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曹国公此次剿灭了倭寇,我边关海防重获安宁!”

群臣当即恭贺道,唯有当初与李文忠一起对着干的几位尚书脸色不太好看,李文忠剿寇有功,这简直是在打他们的脸呀!

对此,朱元璋完全都没看见似的,再次说道:“然此次曹国公不仅剿灭了倭寇,更是从残留活口中发现了蒲氏一族的余孽,这些年来,倭寇屡屡侵犯我大明沿海,却又数次逃脱,全都是因为有蒲氏一族的余孽在帮着带路,蒲氏一族,先有叛宋降元之举,现今又背明投倭,此行此举,简直猪狗不如。”

此话一出,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可都知道,当初朱元璋对于蒲氏一族是痛下杀手,却没想到如今在倭寇里面竟然出现了蒲氏一族的余孽,这说明什么?

说明泉州府的官员对于朱元璋的诏令,阳奉阴违,暗中放走了蒲氏一族的人,他们已经看到了应天城的法场内,恐怕要再次血流滚滚了。

“泉州府官员执行圣旨不力,咱已经命曹国公将泉州府一应官员全部捉拿入京,届时着三司审理此案,咱倒要看看,是哪些人胆大包天,竟对咱的旨意阳奉阴违!”朱天子怒气冲天,说道。

“臣等领命!”随即,刑部尚书开济,都察院试左佥都御史詹徽,大理寺卿周志清三人连忙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恩!”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说了另一件事:“曹国公还在奏折中表明,沿海倭寇之所以猖獗,是因为走私严重,他请求重开市舶司,训练水师,严厉打击走私,此事,诸卿怎么看?”

此话一出,大殿里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面带诡色,互相望了望,彼此间眼神纷飞,似在作无声的交流。

事实上,沿海走私猖獗的问题,众朝臣早就心知肚明。

可从未有人据实奏报,不都是因为这些走私海商每年都要给他们冰敬,炭敬吗?

若是朝廷重启市舶司,打击走私,那这些冰敬,炭敬不都没了吗?

众朝臣心中是一万个不乐意,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合理的借口,拒绝李文忠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