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好圣孙朱高炽!
建文四年,十月。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棣六月攻入金陵,于七月举行的登基大典,而这次因为有了朱辰和朱元璋的出现,朱棣又邀请了各地藩王来京,所以一直拖到现在的十月。
金陵,太庙内,朱棣静静地站立着,等待朱元璋的到来,而在其身后,站着朱棣的发妻燕王妃徐妙云和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
徐妙云于洪武九年正式被册封为燕王妃,与朱棣乃少年夫妻,感情甚笃,多年来夫妻从未有过争吵红脸。
徐妙云身后的三个青年,为首的那位二十三四岁的样子,相貌喜庆身材肥胖,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容,正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朱高炽眉宇之间有徐妙云的影子,性情亦然,性情仁厚和善。
而朱高炽身边的青年小他两岁,剑眉星目英武不凡,气质冷而干练,正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朱高煦跟朱棣很相似,在军事上的才能不俗,靖难之役中,他更是崭露头角,与军中不少人关系匪浅。
而最后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则是幼子朱高燧。
建文元年,朱棣派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前往金陵,名义上三人参加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忌辰祭祀,实质上他们乃是人质罢了。
兄弟三人有过共患难的经历,往日相处融洽兄友弟恭。
不过,随着朱棣靖难成功,即将登基为皇帝,朱高炽与朱高煦的关系日渐微妙起来。
朱高炽仁厚纯善,精于政务,但是他天生肥胖不善于武事,身体也不怎么好;朱高煦则弓马娴熟,行军打仗一把好手,军中私下里经常说:二殿下有燕王殿下年轻时候“扫北”的风范!
朱棣若是登基,将来谁来做大明的储君,关乎无数人的前程富贵,谁能不关注?
朱高炽与朱高煦兄弟俩,便在这种气氛中,渐行渐远。
“母亲,你该去劝劝父王,按照礼制,父王应该在登基前斋戒沐浴、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怎么现在还呆在太庙里!”朱高煦轻轻走上前,对着徐妙云说道。
“二弟,父皇是在等皇爷爷呢!”朱高炽朝着朱棣望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道。
“皇爷爷,大哥,你难道真的相信金陵城的传言,皇爷爷现在躺在孝陵内呢!怎么可能死而复生?”朱高煦撇了撇嘴,很是不屑的说道,作为战场上的武将,他从不相信这种事。
“大哥,二哥所言甚是,我看现在还是先劝说父王离开太庙才行。”老三朱高燧跟朱高煦是穿一条裤子的,自然不认同朱高炽的话。
“好了,你们三个都给我闭嘴!”徐妙云当即说道。
见到母亲发怒了,三兄弟连忙退了回去,不敢再说一言。
随即徐妙云走上前来,说道:“王爷,要不先去歇息一下吧!吃点东西,父皇只是说今天来,可没说什么时候。”
徐妙云作为朱棣的枕边人,也见过朱棣用手机联系朱辰的事,连几百年后的后世子孙都出现了,朱元璋复活也不足为奇。
“那不行!”朱棣摇了摇头,靖难之事,父皇本身对他还是有些隔阂,要是父皇来的时候没有看到他迎接,说不定又会觉得他不孝之类的,他可不想再受一顿打了。
不过这种事,他也没办法跟旁人说,连当日见到他被打的那些官员都被下了封口令。
就在这时,太庙的墙壁上,一道白色的光门陡然出现,站在后面的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三兄弟顿时懵逼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奇怪之事。
“妙云,父皇来了!”朱棣连忙拉着徐妙云上前而去。
随着一阵脚步声,只见朱元璋和马皇后率先从里面走了出来,随后朱辰也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个无人机,他准备将朱棣的登基大典拍摄下来。
“儿臣朱棣见过父皇,母……”
朱棣还没说完,当他看到朱元璋身边的马皇后时候,瞬间哽噎了,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老四,委屈你了!”看着四十多岁的朱棣在自己面前流泪的样子,马皇后忍不住如同小时候那般,摸着他的头说道。
“不委屈,如今能够再见到母后,儿臣没有任何委屈!”朱棣连连说道,小时候,马皇后最疼爱的就是他们几兄弟,然而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就逝去了,朱棣一直思念着母亲,没想到今日居然再有机会见面。
“儿媳拜见父皇,母后!”徐妙云也跟着行礼道,她见到马皇后同样也很激动。
徐妙云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后面她和朱棣定亲后,马皇后就经常将她接进宫里去照顾,在她的心里,马皇后就如同她的另外一个母亲一般,所以历史上的她在朱棣登基后,就如同马皇后一般,勤劳节俭。
“好!妙云,你快起来吧!”马皇后很是慈祥的说道,然后指着后面的三个青年道:“这就是高炽,高煦,高燧吧!”
“是!”朱棣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三人道:“你们三个还不赶紧过来,拜见皇爷爷,皇奶奶!”
闻言,三人才彻底冷静了下来,接受了朱元璋和马皇后死而复生的事,随即走上前来行礼道:“孙儿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拜见皇爷爷,皇奶奶!”
“嗯!都起来吧!”朱元璋望着朱高炽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谢皇爷爷!”三人连忙起身。
随即朱元璋望着朱高煦道:“高煦,你从方才行礼的时候就一直看着咱,你为何一直盯着咱看?”
朱高煦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种小细节也被朱元璋发现了,他脑袋迅速转动,嘴里连忙说道:“皇爷爷,孙儿在看您的样子与画像上的样子一不一样,没想到画师技艺精湛,一模一样!”
“哈哈哈,你这性子倒是像你父亲年轻的时候,胆子大,爱折腾。”朱元璋顿时仰面而笑。
闻言,朱高煦眼睛一亮,皇爷爷这话什么意思?我像父王?难道皇爷爷觉得我可担当大任?
朱高煦本就有争夺储君的心思,经过朱元璋这么一说,朱高煦的心思更活泛了。
朱棣何等人物,一听朱元璋的话不禁眉头微皱,父皇莫非钟意高煦?
储君的事情,朱棣还没想好,不是朱棣犹豫不决,而是他才多大年纪?正是春秋鼎盛之年,还未登基,怎么会想到立储之事?
说完这话,朱元璋看了一眼朱高炽,见他神情平静,没有任何的波动,朱元璋暗暗点头,话锋一转,说道:“老四,你跟咱一样,都是能征善战之人,有你我父子二人,咱大明朝的征战少不了。”
闻言,朱高煦的笑容已经快藏不住了:皇爷爷说他跟父王都是能征善战之人,那岂不是说父王之后便是自己了?
“然治国理政不可一直征战,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家也需要休整恢复,三代征战岂不是令百姓负担极重,掏空国力?故这第三代要选一仁善敦厚之主,能征善战的确不错,但皇帝并非一定要会打仗,否则代代都是马上皇帝,非大明之福,你可懂?”
这一刻,朱高煦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急得脸色涨红,可是在朱元璋面前,他不敢有丝毫的小动作。
朱元璋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朱棣哪里还能不明白,当即点头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如此甚好!”朱元璋缓缓往外走,随手拍了一下朱高炽的肩膀道:“嗯,好圣孙!好圣孙啊!”
朱高炽被朱元璋拍了一下,忙弯腰行礼,纵使他再能忍耐,这一刻也是喜上眉梢,朱高炽明白,有了朱元璋这句话,他的储君之位稳了,谁都不能与他争夺,毕竟,他朱高炽是朱元璋的“好圣孙”。
朱高煦则脑袋嗡嗡作响,从靖难之役开始,朱高煦就憋着一股劲,想要盖过朱高炽。
朱高炽在后面做政务,他就冲锋陷阵,他要让父王和北军的将帅看到他朱高煦的能力,攻破金陵之后,朱高煦觉得自己距离储君之位更近了,他兄长文弱身子又不好,他朱高煦理应更进一步,将大明的江山重担担负在肩膀上。
可朱高煦的雄心壮志,朱高煦的种种算计,最终还没实现就被朱元璋一句话击碎了!
而一旁正在和马皇后叙旧的徐妙云顿时松了口气,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她怎么可能看不到呢!然而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她都不好偏帮谁,如今有了朱元璋的话,终于尘埃落定了。
这一夜,朱高煦彻夜难眠。
翌夜,武英殿内,朱元璋望着朱棣说道:“老四,你是否还在想今日白天我为何会说出那些话来?彻底打断了高煦的小心思。”
“儿臣明白父皇的忧虑,还请父皇放心吧!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朱元璋的话已经让朱棣彻底清醒了过来,即使他再喜欢朱高煦,但也不可能拿大明皇位做赌注。
“其实我是在救高煦的命。”朱元璋说着,望向朱辰道:“朱辰,你说说,历史上高煦最后的结局!”
“老祖宗你死后,你的儿子朱高炽继位,年后洪熙,然而洪熙元年五月,朱高炽就驾崩,传位于宣德皇帝朱瞻基,随后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后被宣德帝朱瞻基所平定,朱高煦父子被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
后来,朱瞻基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然后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朱辰慢慢说道。
“怎……怎么会如此?”朱棣双目赤红,他想不到高炽在自己死后不到一年就死了,高煦更是被瞻基所杀。
“这下你该知道父皇为何这么做了吧!只有彻底打消高煦的想法,才能救他一命,你可莫要重蹈唐太宗的覆辙!”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说道。
这时,朱高炽的声音在殿外响起:“父亲,皇爷爷,你们可在?”
“进来吧!”朱棣还没说话,朱元璋直接发言了。
朱高炽走进来,先向朱元璋和朱棣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孩儿见武英殿的烛火还亮着,就特地让人准备了些吃食来。”
“高炽,你有心了!”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最喜欢的就是朱高炽这种孝顺的孩子,而且朱高炽虽然登基不足一年,但他在位上,与百姓休养生息,朱元璋还是很赞同的。
不过想到朱高炽登基不足一年就死了,朱元璋有些不满意,瞧着朱高炽肥胖的躯体,道:“高炽,你可知咱为何能席卷天下,统一四海?”
朱高炽想都没想,就说道:“皇爷爷您英明神武,运筹帷幄,天下英雄无一人是您的对手!”
“哈哈哈!”朱元璋大笑着,然后说道:“咱早年出身贫寒,连饭都吃不饱,却能长得高壮,行军打仗风餐露宿,咱却极少生病,至大明开国之后多年来夙兴夜寐处理政务,靠的是什么?咱靠的是好身体!你呀,身子骨太差了!”
朱高炽何尝不知道自己身子骨弱,他露出一抹无奈之色,道:“孙儿让您失望了。”
朱元璋指着朱高炽送来的那些美食,道:“你生在皇家,从小生活优渥,顿顿大鱼大肉,有道是‘多吃油腻,疏于运动’,身子怎么能好?朱辰,你给咱说说,应该怎么做。”
朱辰含笑走上前,说道:“俗话说得好,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您要想身子后,日后就必须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多进行锻炼,如此才会长寿!”
“这……这少吃肉类,这……”朱高炽有些不情愿,他每顿都是无肉不欢,若是让自己少吃肉类,这怎么能行?
“老四,这件事以后就交给你监督了,只有高炽长寿,才能避免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
朱元璋的话顿时让朱棣惊醒了过来,高炽可不像瞻基那个小王八蛋,对他叔叔居然这么心狠,若是高炽能够多活一段时间,高煦恐怕就不会有那样的结局的,他连忙点头说道:“儿臣记住了,以后一定会好好监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