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三辞三让,朱棣登基!

见状,朱元璋当即给朱允炆使了个眼色,朱允炆内心悲苦,但也无奈走了出来,慢慢说道:“朕驭极四年,然错听齐泰,黄子澄等逆臣建言,致使江山动荡,如今朕幡然醒悟,然则自感愧对太祖高皇帝的托付,燕王有功于社稷,朕决意禅位于高皇帝四子燕王朱棣。”

这也是朱元璋让朱允炆做的,把靖难的锅全都背在自己身上,让朱棣能够毫无瑕疵的登基即位。

“臣愧不敢受!”一旁的朱棣当即说道,三辞三让还是要有的,不然岂不是显得自己太过于着急了。

随即,文武百官站了出来,恭请道:“还请燕王继位!”

“诸位臣公不必如此,本王德薄,怎敢觊觎天子大位!”朱棣再次拒绝道,这已经是第二次拒绝了。

这时候,以朱权为首的藩王也站了出来说道:“燕王继位,乃我等藩王众望所归,还请燕王不要推辞!”

“诸位兄弟,如今陛下还在,齐泰,黄子澄等奸臣也已伏法,该请陛下继续总理朝政,尔等岂能置我于不忠不义之地。”朱棣一脸不悦的说道,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最后,朱元璋站出来说道:“老四!允炆德行浅薄,这才造就了这次靖难之灾祸,如今他既然禅位于你,为了这大明的江山社稷,你就接下来吧!”

“儿……儿臣谨遵父皇之命!”朱棣跪了下来,热泪盈眶的说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有多委屈呢!

随即有太监上前,为朱棣取下王服,换上了十二章衮冕,上绣日月星辰。

咚!咚!咚!

咚!咚!咚!

宫里响起鼓声,击鼓一百零百声,鸣钟九九八十一次,象征“万物之数”与“九九至尊”。

接着朱棣沿着御阶一步步地走向龙椅,望着象征至高无上的龙椅,他内心激动万分,却又生出一丝忐忑来,他能感觉到龙椅一旁有一双虎目注视着自己,那是朱元璋的目光。

待朱棣登上龙椅,文武百官,诸位藩王,连带着朱允炆一起,跪拜高呼道:“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的高呼传出奉天殿,一时间皇宫之内的禁军也随之高呼“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朱棣大袖一挥,然后说道:“朕得高祖皇帝之看重,登此大位,靖难之奸佞,除黄子澄齐泰之外,一律赦免,朕当躬行节俭,永惟祖训;任用贤良,抚育黎元;戡定祸乱,克绍先业,伏惟歆格,永祚皇明,今依旧为建文四年,即明年起,改年号为永乐。”

“陛下英明!”群臣当即大声呼叫道。

历史上,朱棣将这些靖难遗孤都发配到了奴儿干都司,直到朱高炽继位,才赦免其回京,而这次,朱棣并未对此赶尽杀绝,除了黄子澄和齐泰的三族之外,其余的大臣都赦免了,当然,除了个别有能力的大臣外,其余的估计也不会再受到重用了。

而且他也没有取消朱允炆的年号,如历史那般,让自己的老爹多活了四年,这也算是给朱允炆一个交代了。

朱棣登基后,一切也慢慢恢复了正常,而朱允炆也知道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因而一直是闭门不出。

太庙内,朱元璋和马皇后对着朱棣道:“老四,我们要回去了,大明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辜负我和你娘的期望。”

“还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治理出一个永乐盛世出来。”

“那就好,那我们先回去了,你若是有事,可以让朱辰转达!”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牵着马皇后的手一起走入了时空之门。

洪武时空,因为朱元璋只离开了几天,再加上有前车之鉴,所以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事,对此,朱元璋也很是满意。

时间慢慢的过去,一转眼,就过了两个月,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将率领明军主力从金陵出发,将沿着运河北上至北平,与北方抽调来的精锐会合,然后出长城,征伐纳哈出。

一个月之后,武英殿,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疏,忽然朱标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浓浓的笑容道:“父皇,宋国公送来辽西战报!”

明军伐辽东,攻打纳哈出,但冯胜的行军路线并非直接到辽东去,而是从喜峰口出了长城,沿着辽西走廊向东北方向推进,此举旨在扫平大宁附近的蒙古军,以及控制全宁卫。

大宁卫位于如今的内蒙宁城,全宁卫则位于内蒙的翁牛特旗,这两处乃是纳哈出与蒙古高原联系的要道。

朱元璋见朱标的样子,笑了道:“冯胜已经攻取了全宁卫?”

朱标闻言眼睛一亮,说道:“父皇神机妙算!宋国公已经全歼盘踞在大宁卫与全宁卫附近的敌军,如今,我军主力已经渡过了辽河,宋国公在战报中说,他将兵分两路,一路由颍国公亲自率领迂回至纳哈出后方,另外一路则由他率领,直扑纳哈出的金山,而高丽的军队也会配合颍国公进攻!”

朱元璋起身走到那副巨型地图前面,比对着地图上的位置,露出一个笑容道:“冯胜此举甚好,三面夹击,让纳哈出再无退路,就看纳哈出是战还是降了?”

朱标想了想,说道:“父皇,纳哈出十分顽固,想要他投降恐怕很困难。”

“此一时彼一时。”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自爱?识理达腊死后,纳哈出与北元的关系越发不好,如今大军压境,三面受敌,纳哈出那个老狐狸说不准会为自己寻一条后路的。”

冯胜行军打仗的速度,比朱元璋料想中要快半个月左右,由此可见,敌人的战力远不如朱元璋预估得厉害,此战,朱元璋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

五月,冯胜、傅友德,再加上高丽军队,以钳形攻势夹击金山,令纳哈出首尾难顾。

七月,冯胜、傅友德连续破纳哈出两支劲旅,将战线推到了金山脚下。

金山的纳哈出军士气低落到极点,开始出现逃兵,纳哈出以严刑峻法暂时制住了溃兵,却无法挽救颓势。

八月的金山已经进入了酷暑时节,由于被明军围困,纳哈出军一片死气沉沉。

纳哈出眉头紧蹙,巡视军营,其长子察罕正向着他诉苦道:“父帅,军中可用的粮草越来越少,昨日夜里又出现了十几个逃兵,虽然被孩儿逮住秘密处决,可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父帅,依我看不如冲出去跟明军打一场,只要能赢一场,士气必定高涨!”

纳哈出目光扫过萎靡不振的军兵,叹了口气:“赢一场?谈何容易,冯胜用兵老辣,恐怕如今他正布好了陷阱,等我们出去呢。”

纳哈出在冯胜手里吃了几次大亏,对他不敢小觑。

察罕烦躁地挠了挠头道:“父帅,我们出又出不去,打又不是明军的对手,难道要一直这么熬下去?”

纳哈出眉头皱地更紧了,道:“熬,也是一个办法,只要坚持到天气转冷,明军早晚会撤退,今夜,继续给为父抓!敢逃者,斩!”

纳哈出准备用“拖字诀”,拖延战事,他下了死命令,察罕只好继续抓逃兵,可他的这个法子无异于饮鸩止渴,杀得越多,溃逃的兵卒就越多。

而另一边的冯胜,见此机会,当即让明军联合高丽军,于当月中旬对金山发动猛攻,连续进攻五日后成功击破金山的外围防线,金山守军军心涣散,被明军连续败了三阵,彻底溃散。

金山一战,明军歼灭纳哈出军三万余人,俘虏超过十万的纳哈出大军,一举奠定胜局!

八月下旬,皇宫,奉天殿内,朱元璋的笑声传出好远:“哈哈哈!好一个冯胜,他在辽东破了金山,连纳哈出本人都被他给生擒了,当年咱招揽纳哈出费了多少手段?如今纳哈出已经成为阶下囚,”

兵部尚书温祥卿满面笑容,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宋国公一战破金山,金山四周尽数落入我大明之手,从此再也无人敢于骚扰辽东,辽东百姓必将感激陛下恩德!”

礼部尚书李原名也跟着说道:“陛下!宋国公威震辽东,想必用不了多久,北元的伪帝必将心惊胆寒!”

纳哈出被灭,北元就失去了来自东边的屏障,以后大明再北征,辽东方向的压力将骤减,意义重大。

朝中的武官官员都是兴高采烈,而文官这边的心态就比较微妙了。

打了胜仗固然好,可冯胜等人功勋越大,权柄就越大,隐隐有压文官一头的趋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总而言之,冯胜的战报传到金陵,金陵欢欣鼓舞。

同一时间,辽东,金山。

击破金山之后,冯胜也没闲着,派人接手纳哈出原本统辖的地方。

安排降军,分批迁往中原,还要抓紧时间将逃走的敌军抓捕起来,事务千头万绪。

忙了十日,冯胜才得到空闲,打开了临行前送给自己的密信,上面的内容很简单:灭掉纳哈出后,不必起兵回朝,而是即刻发兵进攻高丽!

他瞬间明了,当即着人招来了颍国公傅友德、燕王朱棣,共商此事。

看完朱元璋的密信,傅友德抚须,轻声说道:“将军,我大军连番征战,从辽西到辽东一刻不得安宁,若匆忙进攻高丽,恐怕将士们会疲乏,战力大打折扣,不如再歇息十日,十日后将士们休整完毕了,再行进军也不迟啊!”

傅友德老成持重,并不赞同立刻出兵。

冯胜微微颔首,没说话,而是看向了朱棣,询问他的意思。

朱棣想了想,说道:“将军,兵贵神速,我大军刚灭了纳哈出,谁都知道我军疲惫不堪,不宜进军,高丽边境的将领也是如此,固然我们现在进军,后方会有各种问题,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立刻动身,必定能大获全胜!”

傅友德依旧坚持己见道:“金山毕竟是纳哈出经营多年之所,根基深厚,若殿下与将军当真要立刻出兵,吾请求自领一军,留守金山。”

傅友德的话让冯胜露出笑容,他等的就是傅友德这句话。

冯胜岂能不清楚金山一带复杂的情况?

忠于纳哈出的部分死忠还在逃窜,处处都需要料理,那就是一团乱麻。

旁人留在金山坐镇,冯胜都不放心,唯独老成持重的傅友德最合冯胜心意,但这话,冯胜不好主动说,谁不想去高丽,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好!”冯胜一拍桌案,当即起身说道:“傅友德听令!”

“末将在!”傅友德连忙起身拱手说道。

“着你率领两万兵马看守金山,抓捕纳哈出余孽!”

“末将领命!”

随即,冯胜又看向朱棣道:“朱棣率领前锋营于十日后攻打新义州。”

“末将领命!”闻言,朱棣顿时欣喜,终于得了个前锋的位置了。

“高丽乃我大明藩属国,我等此次攻打高丽乃是助高丽王斩杀李成桂乱党,尔等务必要约束手下士兵,不可胡来。”冯胜再次叮嘱道。

“末将领命!”

另一边,浙江,曹国公李文忠正在处理公务,忽然有亲卫送来一封战报。

李文忠打开一看,顿时仰天大笑道:“快去,快去将秦王殿下请来,就说本公有要事与他商议!”

自从辽东战事开启,李文忠一边关注辽东的战事,一边加紧打造战船,训练水师,同时命人暗中前往高丽的光州,探明光州附近的兵力部署,就等机会出兵,如今冯胜大败纳哈出,将其生擒,李文忠就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

不多时,秦王朱樉走了进来道:“不知表兄找本王何事?”

李文忠乃朱元璋的侄儿,与朱樉是表兄弟。

李文忠将战报递给朱樉,道:“殿下请看,如今辽东大捷,我水师这边可以准备好出兵了,如此水路并进,定能一举灭了高丽。”

朱樉迅速浏览了一遍,当即大喜道:“好!真是太好了!”

来到沿海这段时间,朱樉每日都想着能出兵打仗,看朱棣在北边建功立业,朱樉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如今终于可以出兵,他岂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