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劝降信!

沧州城头,青州军都督蒋成文忧心忡忡。

“这一次咱们见死不救。”

“咱们这下,可是把六殿下彻底得罪透了!”

他们没有听从六皇子赵勇的喊话,主动地开城投降。

一旦六皇子赵勇在辽西军那边有个什么好歹。

皇上震怒,肯定要治他们的罪。

“都督大人,您且放宽心。”

张虎臣在一旁宽慰说:“我们手里攥着两百多名辽西军俘虏,辽西军是不敢拿六殿下怎么样的。”

都督蒋成文担心地问:“这两百辽西军俘虏,真能拿捏住曹风他们吗?”

张虎臣笑着点了点头。

“我对曹风此人太了解了。”

“他定然不会对这些俘虏坐视不管的。”

“此人自发迹以来,为了提升军中的战力和凝聚力。”

“一方面,他严明军纪,要求将士秋毫无犯,以此争取民心。”

“另一方面,他在军中要求公平公正,严禁克扣军饷、贪墨粮草,以争取军心。”

“他更是喊出了‘军中袍泽,亲如一家,团结一致’的口号。”

“他要求辽西军将士彼此信任,在战场上敢于将后背交给袍泽。”

“他做的这些,倒是树立了一个清正廉洁,体恤将士的好形象。”

“可这一次他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

张虎臣解释道:“此次我们俘虏了两百多辽西军。”

“这些不过是乡兵,虽算不得曹风嫡系。”

“可他们终究是辽西军的人。”

“要是曹风对他们坐视不管,见死不救,岂不是自已打自已的脸?”

“他见死不救,必定让辽西军的那些人寒心,对曹风的话不再信任。”

“况且这些人都是胡人。”

“曹风更不能坐视不管。”

“他手底下现在胡人众多,要是对这些胡人不管不问,定让胡人离心离德”

“他曹风一直以来苦心树立的体恤下属,关心下属的好形象,必定崩塌。”

蒋成文现在的心里很矛盾,很纠结。

他既希望六皇子赵勇安然归来,免遭朝廷问罪。

他同时又担心六皇子回来后,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

毕竟他们没听六皇子赵勇的话,及时地开城投降,确保他的安危。

张虎臣自然能猜测到蒋成文内心的想法。

“都督大人!”

“六皇子在阳泉镇一战中遭遇惨败,不仅损兵折将,还被辽西军俘获。”

“他不仅丢了朝廷颜面,更失了皇家体面。”

“纵使这一次他能活着回来,恐怕也会失去了皇上的宠信。”

“纵使得罪他,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蒋成文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

蒋成文还有一个想法没有说。

那就是以后六皇子当真有了什么好歹,被辽西军所杀。

朝廷要是怪罪下来。

他盘算着,要将张虎臣推出去当替罪羊。

反正这一切都是他的主张。

当然,这只是万不得已才能使用的应急手段。

“对了。”

蒋成文看向了张虎臣。

“你曾经在辽西军效力,与辽西军的秦川,李破甲等人相熟。”

“你看,能否有劝降他们的可能?”

蒋成文对张虎臣说:“若是能劝降他们,不仅仅能让六殿下安然回来,到时候还能立下一大功劳!”

张虎臣皱了皱眉。

“曹风此人,最擅笼络人心,这秦川、李破甲等人,追随他已有数年,想要劝降他们,怕是不易。”

张虎臣以前在辽西军效力的时候。

他当时的地位与秦川,李破甲等人相差无几。

他与这几个人也算是老相识了。

他对这几个人太了解了。

这些人出身寒微,以前就是小人物而已。

要不是曹风的提携重用,恐怕下辈子都没如今的身份地位。

他们对曹风可谓是感恩戴德,视曹风为再生父母。

想让他们背叛曹风,难如登天。

“不管成不成,且试一试吧。”

蒋成文对张虎臣说:“他们跟着曹风与朝廷作对,本就是不忠不义,大逆不道之举。”

“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劝说,我相信他们也不会无动于衷的。”

“只要他们愿意弃暗投明,朝廷不仅仅会既往不咎,还会给他们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

“他们要是执意跟着曹风犯上作乱,当那逆贼。”

“那他们的结局就和辽州的卢家、公孙家一样,落得万世骂名不说,还会被诛灭九族,何必呢。”

“朝廷纵使再不好,那也是朝廷!”

“他们已经不是三岁小儿。”

“无论是为他们自已,还是为了子孙后代,我相信他们会细细思量其中的利害。”

张虎臣实际上是不想劝降秦川,李破甲等人的。

原因只有一个,他担心自已的权势受到影响。

当初在辽西军的时候,这比领兵打仗他比不过秦川。

这比冲锋陷阵,他又比不过李破甲。

实则他资质平平。

在遇到曹风的时候,也只不过是辽阳军镇的一名小队正而已。

恰逢遇到卢氏作乱,他当时站在朝廷这边,帮助曹风镇压卢氏。

这才攫取了人生的第一份功劳,得到曹风的信任。

可当了营指挥使后,如何领兵打仗他还是一窍不通。

要没有曹风教他如何带兵打仗,估计他也没如今的成就。

他在曹风麾下,比起秦川等人而言。

他只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而已。

若秦川、李破甲归顺朝廷,张虎臣恐又将被比下去。

“纵不能劝降秦川、李破甲这般曹风的心腹大将。”

“若能劝降数名辽西军营指挥使,使部分辽西军归顺朝廷。”

“此亦为大功一件。”

蒋成文对张虎臣说:“此事就交给你了。”

“你要是办好了,我亲自向朝廷为你请功。”

蒋成文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张虎臣纵使心里再不情愿,也不好拒绝。

“都督大人放心。”

“我稍后便去写信劝降。”

“好!”

蒋成文点了点头,对此充满了期待。

若真能劝降曹风数名心腹大将。

那不仅仅能瓦解曹风的军心,还能削弱曹风的实力。

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李破甲应下此事后。

他返回城中住处,即刻唤来一名亲信书吏。

他让这书吏代笔,按照他的意思,当即写了十多封劝降信。

写好劝降信后,他亲自呈与都督蒋成文过目。

张虎臣曾效力于辽西军。

如今虽与辽西军划清界限。

此次更斩杀曹风堂弟曹军,纳了投名状。

可这私底下与辽西军的将领通信,还是犯忌讳的。

这万一有人说他通敌,那他跳进水里都说不清楚。

所以他主动将劝降信拿给都督蒋成文过目。

他佯装请蒋成文过目,询问是否妥当。

实则是为了与辽西军划清界限,免遭他人非议。

“好,写得不错。”

蒋成文看了这些劝降信后,很满意。

“马上派人送出去。”

蒋成文特意叮嘱道:“切不要大张旗鼓,搞得尽人皆知。”

“这若是知晓的人多了,纵使他们有归顺之意,也不敢归顺了。”

“派人悄悄地送给他们,试探试探他们的反应。”

“要是他们当真有归顺之意,一切待遇都好谈。”

“末将遵命!”

张虎臣当即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