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改天换地,青帝娲皇

两种大道犬牙交错,彼此攻伐,使得那片天地的规则变得极不稳定。

时间在扭曲,虚空在生灭,万物都处在一种诡异的,随时可能被重塑的状态。

所有窥见这一幕的大能,无不心神剧震,背脊发凉。

他们能清晰地“看”到那两尊无上存在在法则层面上的搏杀,任何一丝逸散的道韵,都足以让寻常大罗金仙的道果崩裂。

他们别说插手,连靠近观摩都需承受巨大的风险,生怕自身大道被那交锋的余波同化或碾碎。

鸿钧本以身合道,占据地利,理论上能调动整个洪荒天道的力量进行防御。

若东华尚在,以东极为锚点,【鸿钧】大道足以与【天帝】大道分庭抗礼,甚至略占上风。

但如今,东华陨落,其遗留的权柄与气运尽归帝夋。

更关键的是,那卷记录了东极仙神真灵的“天书”,此刻正悬浮于帝夋掌中,大放光明!

帝夋以洪荒天心为最高权限。

以天书上无数东华旧部的真灵为节点,为坐标,精准地定位,瓦解着【鸿钧】大道在东部区域的每一个“支撑点”。

天帝的气运如同无尽燃料,注入大道洪流,使其越发汹涌澎湃。

反观鸿钧,失去了东华这个重要的东部支点,如同断去一臂。

他虽能凭借合道身份强行调动天道之力抵御,却失了先手与精准,显得被动而迟滞。

此消彼长之下,【天帝】大道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碾压着【鸿钧】大道,向前推进!

昆仑山巅,太清与玉清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们清晰地感觉到。

自身所修的的“无为大道”与“阐天大道”,在那席卷而来的【天帝】大道面前,竟脆弱得如同纸张。

被其蕴含的磅礴意志与全新的道之理,一层层地覆盖,包容,甚至……同化!

他们引以为傲的道果,在此刻竟显得如此无力。

一种源自大道根源的压制,让他们心生悸动。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全力运转自身道法。

将自身大道紧紧依附于师尊鸿钧那尚在抵抗的【鸿钧】大道之上,如同暴风雨中紧抓礁石的水手,勉力维持着自身道果不被瞬间吞没。

不然的话,他们的大道也要被帝夋的大道所覆盖,甚至帝夋还能直接改易他们的道果。

然而,帝夋的推进势不可挡。

最终,在一声仿佛源自天地本源的巨大轰鸣过后,清冷的【鸿钧】大道被彻底压缩。

退缩到了洪荒东部靠近昆仑山边界,大约仅占东部整体八分之一的一片狭小区域。

如同惊涛骇浪中最后一座孤岛,死死坚守,再也无法扩张分毫。

而除此之外,广袤无垠的洪荒东部,山川,河流,大地,苍穹,乃至其中蕴含的万道法则。

都已彻底打上了帝夋的烙印,被那煌煌天帝大道所主宰!

东部,易主了。

洪荒东部的天穹之上,那场无形却决定命运的大道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金色的【天帝】道韵如同温暖的阳光,稳定而牢固地笼罩着这片广袤疆域,将其彻底纳入天庭的秩序之下。

此时,三十三重天外,凌霄宝殿轰然洞开。

帝夋的身影并未走出,但一道无法形容其宏伟的法相,却自殿中升起,显化于诸天万界之上,其目光垂落,精准地聚焦于焕然一新的洪荒东部。

帝夋的声音不再是仅仅回荡于大殿,而是如同天地律令,清晰地传入洪荒每一个生灵的识海深处。

“今,洪荒东部秩序初定,万物待兴。朕,帝夋,以天帝之名,敕封娲皇女娲,为青帝,执掌东方,统御万灵,调理阴阳,主生机造化之事!”

诏令即出,言出法随!

整个洪荒东部的天地气运瞬间沸腾,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青色洪流。

自山川河岳,花草树木,乃至无数生灵身上升腾而起,跨越无尽空间,朝着天庭方向汹涌汇聚。

最终,这些磅礴的气运在凌霄殿前化作“青帝业位”,缓缓落下,悬于早已躬身等候的女娲头顶。

女娲神情肃穆,雍容华贵的面容上流露出郑重与感激。

她深深一礼:“女娲,领天帝法旨!”

话音落下,

“青帝业位”轻轻一震,旋即融入女娲眉心。

刹那间。

女娲周身原本就浩瀚无边的造化道韵如同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洪荒东部那片已被帝夋大道覆盖的天地法则产生了深层次的共鸣与交织。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东部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乃至那新生的“天帝大道”。

都成了她力量的延伸与根基。

无穷无尽的东方气运加持其身,让她本就高深莫测的境界。

似乎又触摸到了某种更玄妙的门槛。

帝夋目光一转,望向东海方向那五座因东华陨落而灵光黯淡的仙岛。

蓬莱,方丈,瀛洲,岱舆,员峤。

“蓬莱五岛,灵气所钟,可为青帝行宫,镇守东方气运。”

他屈指一弹,一道混混沌沌的光华跨越虚空,将五座仙岛笼罩。

在无数道惊骇目光的注视下,五座仙岛竟缓缓移动,以蓬莱为中心,按照玄奥的轨迹重新排列组合。

残破的殿宇自行修复,枯萎的灵根再焕生机,更有无数金莲自海中涌出,仙泉泊泊而流,霞光瑞气直冲霄汉。

不过片刻,一座比昔日东极祖庭更加恢弘“青帝神宫”便矗立于东海之上。

……

昆仑山,玉虚宫内。

太清依旧闭目盘坐,仿佛外界天翻地覆亦不能动摇其心。

但其周身原本圆融无暇的“无为”道韵,却微不可察地泛起一丝涟漪,显示出其内心并非全然平静。

一旁的玉清,面色则是彻底铁青。

他能察觉到。

只要非天庭之臣,天庭之民,就如踏入洪荒北部一般。

自己要是踏出昆仑山,就会被天地所压制,

最终,太清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玉清紧绷的身体微微松弛,都选择了沉默。

不仅仅是他们,洪荒其他各方大能,如雷泽大神,西方的接引准提以及诸多隐世大罗。

甚至都在想要不要加入天庭,成为天庭之臣得了。

而在洪荒东部,变化更为直观。

所有生灵,从开启灵智的散修,到懵懂的山精野怪都清晰地感知到,头顶的天空,脚下的大地,其运行的“道理”已经不同。

修行时吸纳的灵气,隐隐带着一丝堂皇正大的天帝气息;

感悟天道时。

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混沌模糊的盘古意象,而是秩序井然的三十三重天阙虚影。

一种全新的,由天庭颁布的“法理”,开始成为这片土地上众生修行,生存必须遵循的准则。

违逆这天庭法理,不仅会气运衰减,甚至可能引来天地规则的排斥与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