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好学上进的安亲王

第396章 新皇不改革

开年第一件大事,即是老圣上退位,新帝登基。

老圣上圣旨一下,钦天监在老圣上的授意下,利索的选了一个最近的好日子。

礼部把上一次老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的规制找出来,修修改改。

老圣上说了:“也不要拘泥于朕当初的登基礼制,如今和那时不同,规制上高一些也是可行的。”

有了这一句话,礼部也不抠抠搜搜,大刀阔斧的改革的了一番登基的许多规制。

拿给老圣上看的时候,老圣上还笑眯眯的让圣上看一看可行。

圣上哪敢挑剔,他爹还在那个位置上坐着呢,一天没有正式退位,他爹就一天还是这个国家的主宰,就能够把他拽下去。

他看完之后,有些担心的问:“爹,这是不是过于奢华了?”

老圣上笑:“如今可是比我当年要好,环境好,且国库也富有,你爹我当年委屈登位,如今到你可不能这样子草率。”

前太子,现圣上,这个感动啊,他爹真是一个慈父。

其余的兄弟们......

呵呵,可不,这就是你一人的慈父,比较起来,他们都是捡来的,在父皇的心中比那王诚意都不如。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春风和煦,鲜花盛开,草长莺飞的日子里,圣上登基了。

改国号为安顺。

“平安顺遂,倒是好寓意。估计这也是老圣上对于新帝的祝福。”这是王信听到这个帝号的第一个想法。

这个帝号是老圣上选择的,新帝接受良好。

确实如同王信所想,就是平安顺遂的意思。

新皇登基,王信做好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准备。甚至还做好了这朝中要有大变动准备。

结果,没有结果。

就这么平平常常,除了上面坐着的皇帝换了一个,其他的什么变动都没有。

圣上连一个自己的亲信都不安排吗?

王信暗暗腹诽。

他不知道,圣上要是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他好几年前就开始批奏折,参与各种朝会,几乎就揽着他爹的工作的一大半。

朝中的大臣们都不是傻的,早就知道有这么一遭。

他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相当于皇帝了,那许多的政策和圣旨哪一条都和他有关系。

说这一班朝臣都是父皇的班子,倒不如说这也是他的班子。

所以他有什么火可以烧的。

朝中静悄悄,王信心中安定。

哇塞,这可是比老圣上那时候要安稳的多。

老圣上是真心退位,之后就搬到园子里去修身养性,一概朝政都不过问。

有那妄想站队的也都被直接打了脸。

新皇心胸开阔,从来都对他们这些老臣子们信任有加。

这新皇登基,林如海家可算是水涨船高。

闺女是皇后,小皇子如今看来颇为得到圣上喜爱,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大腿啊,于是很多人都前仆后继的想要抱大腿。

林如海眼光长远,召集全家,包括王信这个徒弟,还有林黛玉定下来的姑爷,甚至还把贾珠都叫过来。

开了一个家庭大会。

大概会议内容如下(大家长林如海原话)

“我们家如今已经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你们必须要坚持本心,莫要飘,稳住了,为圣上分忧。莫要拉帮结派,收受贿赂,也莫要过于招摇,更要约束家人仆从, 莫要让任何人得到参你们的借口。”

王信等人忙躬身称是。

林如海不担心任何人,只独独担心贾家。

王信其实也担心贾家。

他们家那个尿性,出一个皇妃都能以圣上的岳父家自居,如今可是皇后娘娘的外祖家,还不得尾巴都得翘到天上去。

林如海就单独和贾珠说:“你们家如今也是你当家了,可要看好家中老幼,莫要犯到圣上手中。若是有什么欺压百姓,收受贿赂等罪名被告到圣上面前,我可是救不了你们。皇后娘娘就第一个大义灭亲。”

贾珠头上冒汗,连连发誓:“姑父放心,侄儿一定会看好家人,绝对不会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影响皇后娘娘和大皇子的名声。”

他决定,一会回去了就给全家老小都开会,在彻查一下家中男女老少,包括旁支和奴仆们。

务必把一切不好的可能都扼杀在摇篮里。

王信也准备回去敲打一下家中老小和奴仆。甚至连同家老家和在外做官的所有族人,都必须要好好反思一下。

不求有什么伟大的功绩,只求要公正廉明,一心为民。

这个敲打是必须的。

这些年他升官快,且他们老家出来好几位进士,多少老家人会有些飘,必须要让他们清醒一些。

圣上登基了,王信的教学工作继续,如今这上书房真有一位殿下了,就是团哥儿。

王信一视同仁,教学上勤勤恳恳,依然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好先生。

圣上登基一年多以后,火枪终于制造出来。

圣上心中大悦,直接将那些工匠都放了籍,并授了官。

有功劳的官员也都升了品级。

王信也升了半级,如今是从二品的大员了,不到四十岁的从二品。

开国到现在第一人。

众人都羡慕妒忌不起来了,这老圣上看中,他们觉得王诚意是老圣上的私生子,可是新皇也重视,这就让人难说了。

后来还是有人一语点破迷障:“那王诚意可算是当今圣上的大舅哥,圣上对他好岂不是正常。”

这下子,大家缓过神了,是这么回事啊。

所以说这王诚意还真的好命,能够荣宠两朝。

很多大臣私下里写信还偷偷蛐蛐这个事情,于是给后世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王信王诚意到底是什么魅魔体质,让好几代君王都当成宝贝供着宠着。

他不像是民间传说的农神财神下凡,倒像是魅力之神下凡。

至于那什么美神,后世人也不信,因为野史说那王信王诚意长相平凡,不是什么俊秀的郎君。

可是偏偏正史上记录,说他美姿容,风度翩翩,气宇轩昂,文质彬彬…是读书人的典范。

至于为何相信野史也不相信史书。

那不是有那那么一句话吗: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

还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正史不一定正,可是野史一定够野。

王信升官了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想要给他庆祝一番。

可是他觉得还是低调点好,莫要招摇,就这样明晃晃的拒绝了。

很多人都猜测,王大人估计是心疼办宴席的银子。

王信忙啊,如今火器造出来了,装备也都改良了,他心心念念的缅甸是不是可以拿下来种大米了。

想干就要干,先把请战的折子写出来。

出不出兵,何时出兵就看圣上和诸位内阁大佬们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