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喜塔腊尔晴

之后的五日,雍正再未踏入后宫半步。不过后宫众人对此毫不在意——

眼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和亲”这件事,也清楚皇上正在前朝与众臣商议对策。

因此,无论是否生有女儿,众人竟都心有灵犀般达成了默契,

无人去御前争宠搅扰,都在各自宫中静静等候最终的结果。

这份安静足足持续到第七日,一道盖着皇帝御印的圣旨,终于由太监们捧着,传遍了后宫的各宫各院。

“奉宸院院事,喜塔腊?来保之孙女喜塔腊氏尔晴,系出名门,祖功卓着,其本人命格贵重,品行端淑。

朕念其自幼恭顺,仰承太后慈怀,特允太后收为义女,册封为固伦公主。另赐喜塔腊氏抬旗至满洲正白旗,

着于来年开春,远嫁准噶尔,承和亲之责,以固两国邦交,钦此。”

直到此时,后宫众人才真正松了口气。这有一便有二,皇上既已开了“宗室女代嫁”的先例,

那往后自然不会再轻易将真正的皇室公主推去边疆和亲,她们的女儿也总算有了安稳的可能。

曹琴默得了消息时,当即抱着温宜公主喜极而泣,积压多日的担忧与惊惧一朝宣泄,竟直接大病了一场。

至于此事的核心人物喜塔腊?尔晴,听闻圣旨时,欢喜得几乎要晕厥过去。

他们家近百年的奋斗,最终竟要靠她一个小小女子,让家族实现抬旗——

从此不再为奴为婢,她的兄弟姐妹也能直起腰板,成为真正的旗人老爷。

而她自己,更将成为了准噶尔王妃,即将踏上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她心里惶恐吗?不,半分惶恐也无。她清楚,这是自己能抓住的最好结局。

哪怕此刻便身死,她也是为家族换来了改天换地的命运,更何况前方还有王妃之位在等着她。

此刻在她眼中,天似乎更蓝了,树也更绿了,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

至于去准噶尔吃苦?她可是连奴才都做得,更何惧是去做那王妃?

况且这几日的调教里,她也早已明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凭借美貌与智慧祸乱准噶尔,并且伺机而动。

若能借此生下准噶尔的王室血脉,那她喜塔腊氏便算是真正翻身,成为仅次于爱新觉罗的家族。

想到这她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激动得浑身颤抖,那些因出身低微而生的怨恨,总算在这一刻有了彻底改变的可能。

更何况,她如今可是有了“大清固伦公主”的身份,那是何等尊贵。

便是当今皇上膝下的几位亲生女儿,也无一人能得此封号,而她,竟是雍正朝的第一位固伦公主。

对此,她打心底里感激提出此计的昭妃娘娘,是这位娘娘给了她改天换地的机会。

同时,尔晴心中也藏着自己的盘算。若真能在准噶尔站稳脚跟,她也需在紫禁城里寻一个有力的靠山,

来助自己达成更高的图谋。而育有六阿哥的昭妃娘娘,便是她眼中最合宜的人选。

因着出嫁前需熟悉礼仪,经过一番调教后,她就已获准了在紫禁城自由行走权利。

当即,她便让家中备下厚礼,决定亲自去永寿宫探望昭妃娘娘。

而提前得到通传的安陵容,也是特意在永寿宫的正殿门口迎接。

毕竟她对这喜塔腊?尔晴可是太熟悉不过了,更是知晓,这也是个能将几个男人玩弄于股掌的女子。

若不是出身所限、且心思过于阴狠,这位也妥妥是个能掌局的“大女主”。

换作旁人,安陵容或许还会迟疑其能否胜任和亲的这项职责,可对于尔晴,她却是深信不疑:

这个女人,也定能在准噶尔活得如鱼得水......所以,值得投资。

果然,安陵容亲自相迎的举动,在给足了尔晴面子的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她的虚荣心。

要知道,她可不是什么听风就是雨的无知小白花,并且也早就通过多方打听,摸清了如今后宫的局势。

同时也明白,这宫里真正说得上话、得皇上倚重的,从不是那位看似受宠却始终未得高位的莞贵人,

而是眼前这位温柔且美丽绝伦的六阿哥生母,同样被抬旗为满洲正黄旗的——昭妃娘娘。

毕竟在尔晴看来,若真是盛宠,又怎会连匹配的身份地位都没有?

待互相见礼,安陵容拉着尔晴步入永寿宫时,尔晴便也开始不动声色地细细打量起来:

只见殿内雕梁画栋,处处透着精致华贵,连窗棂上的雕花、案上的摆件都透着不凡,

这才是受宠妃嫔的居所,果真富贵逼人又高雅异常,这些她也想要。

二人坐定,安陵容先细细打量眼前之人,果然和记忆中模样相差无几,只是尚未到后来因嫉妒而面目全非的地步,

尤其是这眉梢眼角下,带着的那股不服输的倔强,倒让这张清秀的脸庞多了几分独特的坚强韵味。

“说来咱们也算第一次正式见面,”安陵容端起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语气温和道,

“只是本宫也没有想到,公主会有如此勇气,选择走这样一条道路。但今日一见,本宫倒是觉公主定会成功。”

尔晴闻言,也是抬眼迎上了她的目光:“娘娘谬赞了。臣女不过是个想为家族争口气的人,哪及得上娘娘有勇有谋。

若非娘娘那日之言,尔晴这辈子怕是只能困在府里,做个任人摆布的女子。”

她话里带着真切的感激,却也暗暗点出自己的处境与野心,“如今蒙娘娘与太后恩典,得了固伦公主的身份,

尔晴心里清楚,这不是福气,是担子。往后去了准噶尔,也定不会丢大清的脸,更不会忘了娘娘的提携之恩。”

见这番话说得眼前之人一阵惊讶,尔晴也是坦然一笑:“说来不怕娘娘笑话,入宫前我便特意打听了娘娘的脾性,

知道娘娘素来喜欢直来直往,我便也不做那拐弯抹角的虚礼。

而且此次和亲,若成,我与娘娘也定有再见之日;若不成,那便也算作一次相遇成了永恒了。”

“没想到公主竟这般豁达,本宫很喜欢你的性子。”安陵容听到这样的话语,眼中惊讶褪去,换上一抹真切的赞赏,

“既如此,本宫也自当尽心竭力,为你的谋划添砖加瓦,也好让公主知道,你并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在努力。”

说罢,她抬手示意紫烟取来一个锦盒,并从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名册,递到尔晴面前:

“公主且看看,这里不仅有朝廷按固伦公主规制准备的陪嫁,本宫与后宫各位姐妹也各自为你添了一份私产。

这些财物,便是你去了准噶尔之后,安身立命的本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