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辉远露出凌厉的獠牙(二)
九点半,恒生指数低开1.56%,而传媒板块更惨,跌幅5%以上。
亚视新闻台的直播画面成了这场风暴的最佳实况解说。
财经评论员面色凝重,“……资金外流不止,本港广告收入呈断崖式下跌!
电影票房更是不忍卒睹,相较92、93年黄金时期,已然腰斩!
雪上加霜的是,东南亚、台湾市场同样受金融危机重创,采购价格压至极低,尾款拖欠已成常态……”
镜头一切,转到对最佳拍档电影公司王晶的街头采访。
往日妙语连珠的“肥仔晶”此刻对着话筒大倒苦水:“……比剃头还惨啊!南洋的老板们自身难保,不压价就拖欠尾款。
我们这小公司,是真顶不住了,可能要减少拍摄计划、收缩规模了!”
与此同时,屏幕下方滚动国际新闻快讯。
【韩央行与if谈判昨夜破裂,传救援条件极为苛刻,要求开放金融管制,韩方斥其为‘丧权辱国’】
【索罗斯量子基金身影频现首尔,国际游资疑集结,韩元汇率压力骤增】
【市场恐慌:韩国会否成为下一个泰国】
汇丰银行操盘室内,巨大的屏幕墙上,数据疯狂跳动。
杨柳立于指挥台前,冷静地俯瞰着这一切。
“杨小姐,质押盘开始顶不住了!大量账户已击穿平仓线!”汇丰的陈经理兴奋地快步走来。
“开始点火!”杨柳的指令不带一丝情绪。
指令通过加密线路瞬间下达。
数笔来自辉远账户、规模远超市场正常水平的大额卖单,猛然砸向无线电视、邵氏兄弟、嘉禾、明报、星岛日报的盘口!
砰!砰!砰!
就这样,无线的股价从开盘的7.03港元一路狂泻,快速跌穿了6.0、5.5港元关口。
最低一度触及5.2港元,跌幅高达22%!
邵氏兄弟也从8.06港元附近跌至7.1港元,跌幅超过11.9%!
嘉禾、明报、星岛日报等传媒股无一幸免。
死亡螺旋正式形成!
股价的暴跌瞬间触发更多质押盘爆仓,各大券商和银行的强制平仓单如雪崩般涌出,进一步将股价砸向无底深渊。
某小型基金办公室:经理看着自己重仓的传媒股几分钟内直线击穿质押线,电话响起,汇丰经理冰冷的声音通知补缴保证金。
他面如死灰地瘫在椅子上,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一位持有大量邵氏股分的纺织厂老板:疯狂地给相熟的经纪打电话,声音颤抖地乞求。
“帮我跟汇丰求求情,通融一天,不,只要半天!我一定能凑到钱!”
电话那头无奈的回复:“不好意思,规定就是这样,系统下的单,我们也没办法……”
汇丰交易室内,陈经理看着不断成交的记录,脸上笑开了。
走到杨柳身边时,语气谄媚:“杨小姐,策略完美!光是tvb的质押盘,我们就接管了近15%的筹码!
您看,这价格……”
“按既定方案办。所有你们接管的质押股,辉远一律按上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20%收购。
你们汇丰该赚的佣金和差价,一分不会少。”
陈经理听着心脏狂跳!
上个交易日tvb市值为33亿,这意味着他们在这15%的股份上,几乎白赚了近一亿港币的利润!
巨大的利益让其激动得声音发颤:“杨小姐放心,你们辉远做事大气,我们汇丰必定竭尽全力!
不止tvb,邵氏、嘉禾、明报、星岛……
所有目标公司的质押盘数据和薄弱环节,我们都有详细资料,保证能做到精准打击!”
“……”
中午十一点半,港股上午收盘。
汇丰交易中心内,兴奋的躁动稍歇,转入紧张的结算统计。
助理小何拿着刚打印出来的资料,快步走到杨柳面前。
“杨柳姐,统计出来了!无线电视这边,我们持股已经到31.4%了,比最开始预计的30%目标还超了一点!
这里面,15%是汇丰刚转让过来的质押盘;8.6%是上周就对接好的小股东,今天上午刚签完转让协议的。
还有7.8%,是我们原本有4.9%底仓,早盘砸盘时先出了,后来又趁着低位接回来的。
另外,邵氏兄弟16.1%,嘉禾影业17.5%!
明报集团17.6%,星岛日报16.8%!
而中银那边负责的东方报业集团(东方日报母公司),已拿下15.2%的股份!
就是《苹果日报》虽非上市,但也有多位小股东已签署了意向书,合计股权超过10%了!”
陈经理竖着耳朵在旁边听着,当听到“中银拿下东方报业15.2%股份”时,心里一紧。
他清楚,辉远从不是汇丰的独家合作方。
单香港本土,中银就一直盯着辉远的业务,是个强劲对手。
更别说辉远还和东京三菱、摩根大通这些海外巨头有合作。
自己这边要是敢在这事上出半分差错,有的是银行等着接下辉远的单子。
压下这一点思绪,立刻堆上更殷勤的笑凑上前。
“杨小姐,恭喜啊!一上午斩获惊人!我们汇丰团队这次可是卯足了劲,精准打击,效率绝对一流!
您看接下来的安排……
关于午间的公告,我们是否按计划执行”
“陈经理,汇丰的团队非常专业。发布公告是肯定的,这也是我们之前计划好的。
不过,我先向顾先生请示一下。
你们先按原计划准备好公告稿,时间就暂定在下午一点吧。”
“好的,没问题!公告草稿早已备好,我们随时待命!”
“……”
中午十二点,深圳鹏城大学西门。
上午的课程结束,顾俊辉、林老师和李辅导员随着人流走了出来。
边走边聊着课堂上的趣事。
三人走进了一家环境清雅的餐厅,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服务员拿来菜单,顾俊辉征询了一下林婉清和李导的意见后,快速地点了几个菜。
这时,顾俊辉的手机响了起来。
“我接个电话。”对二人示意了一下,拿起手机走向一旁。
“喂,柳柳。”
“俊辉,上午收盘战果报喜……尤其是tvb的31.4%.……
现在有个情况,汇丰这边已准备好了自愿性公告稿,按计划在下午一点前发布。
亮明我们的持股情况及增持至34.9%的意图。(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持股若超过35%,将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需向该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不过这样一来,下午股价必然飙升,我们后续收购成本将增加很大。
而如果选择暂不公告,继续暗中吸筹,成本会低很多”
“柳柳,拿到tvb那34.9%的股权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是要借此机会,让所有人看到辉远的态度和实力。
我们的人,不是谁能碰的。碰了,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
公告不仅要发,还要让全港人都知道。
至于多的钱……
上午在底部吸纳的股票,除了无线,其它几只下午趁着公告后引发的暴涨,高抛2/3左右。
预估20%的利润是有。
剩下的1/3筹码,就留给明天继续砸盘操作。”
电话那头的杨柳瞬间领会了他的意图——战略立威远高于财务算计,而且后续操作也成竹在胸。
“明白了,我通知汇丰下午一点准时发布公告。”
“……”
刚挂断杨柳的电话,手机又响了起来。
顾俊辉接起:“金老,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金庸温和的声音:“俊辉啊,没打扰你用午餐吧
我看到明报的股价,今天上午波动得很大。
就猜想,这背后掌舵的人是不是你啊”
顾俊辉轻笑道:“金老您真是明察秋毫。我不过是顺势而为,搅动了一点小波澜。
主要是无线那边有些人不讲规矩,动作需要做得大一点。
到下午一点,您就能看到我们的公告了。
至于明报,您放心,一切尽在掌握。”
金庸明白这是辉远在对tvb发起攻势,明报只是被波及到了。
他沉吟了片刻,“俊辉啊,我年纪大了,明报的未来,终究要交给能带领它走向新时代的人。
交给你,我放心!
也不必等久了,你看,三天后,我们正式签约,如何”
“当然好,金老。收购价格就按上周五收盘价,溢价20%。”
“哈哈,俊辉,你总是这么大气。那就这么定好,我却之不恭了!”
挂了电话,顾俊辉回到座位。
这时,林婉清看着他,美眸中眼波流转,充满了崇拜与倾慕。
而李导,则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嘴巴微张,脸上的表情凝固在的震惊中。
虽早知顾俊辉身家不菲,执掌的辉远传媒在京城已是传媒巨擘。
但刚才他接电话时,那句“tvb持股31.4%”“下午高抛2/3赚20%”,还有跟“金老”敲定明报收购的轻描淡写。
这让李导没法将眼前人,与课堂上那个认真听讲的乖乖学生重合。
这分明是能在港股翻云覆雨、一句话就定老牌传媒所属的掌舵人!
顾俊辉见李导僵着脸色、林婉清也眼神发怔,刚好服务员这时端着热菜上桌。
就拿起筷子笑道:“李导,林老师,别愣着了,咱们开吃吧。”
“……”
下午一点开盘前一分钟,香江财经通讯社的后台突然收到一份文件。
正是汇丰银行受辉远传媒委托发布的“自愿性公告”。
文件同步推送至各大行情终端时,标题格外醒目:【辉远传媒持股无线电视达31.4%,拟增持至34.9%,将以香港为据点整合多元传媒资源】。
公告正文除亮明持股比例与增持目标外,还特意补充。
“辉远传媒长期看好香港作为国际传媒枢纽的价值,未来将以香港为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据点与区域总部。
持续整合本港电视台、电影公司、报业等多元传媒领域资源,推动行业协同发展,助力香港传媒产业进一步链接全球市场。”
几乎就在公告完成推送的同时,港股下午开盘的钟声准时敲响。
这份如同王者宣言般的公告,瞬间通过财经通讯社的电波,传遍了整个香江!
公告一出,石破天惊!
整个香港的财经界,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喧嚣!
tvb股价:应声飙升,直接跳空涨了15.1%,从上午收盘的5.53港元一跃至6.36港元以上,买单汹涌而入。
中环各大交易行:交易员们目瞪口呆,旋即疯狂地抓起电话,惊呼声、叫喊声响成一片。
“疯了吧!”
“31.4%!”
“目标34.9%,这是明抢啊!”
“快!重新评估所有传媒股!”
财经媒体:热线电话瞬间被炸爆,所有记者都在疯狂地试图联系辉远和无线的高层。
茶餐厅、写字楼、的士电台:所有市民都在热议。
“哇!辉远传媒真是猛龙过江!”
“看来tvb要变天了!”
“厉害!不到一个月,打完亚视打无线!”
“这次是真冲冠一怒为红颜啊!”
亚视大楼内:则是一片欢腾,员工与艺人们奔走相告,倍感振奋。
周惠敏和蓝洁英:在艺人休息室看到电视新闻。
周惠敏惊得掩住了嘴,眼中泪光闪烁;蓝洁英则紧盯着屏幕,眼圈发红,紧握的拳头微颤。
《东方日报》社长办公室:电话铃声响个不停,社长对着电话咆哮。
“什么查清楚没有
是谁在扫货!为什么现在才说!”
《苹果日报》大楼:黎姓老板在办公室里焦躁地踱步,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
邵氏影业办公室内,邵逸夫看完了整份公告和股价的剧烈反应,脸上的从容早已消失殆尽。
第一反应是先稳固基本盘,拿起电话,第一个打给了李兆基。
“兆基,看到公告了吧”
“看了,汇丰这次明着帮辉远推公告、接质押盘,以前哪会对别家公司这么上心
不过,想来也正常!
上月底辉远入主亚视开新闻发布会,除了特首,几个关键部门的头头都去了。
现在对传媒行业的事,港府那边明显受了压力,想协调都难。”
“是啊,来者不善。我们几十年的老朋友,你手上无线的股份,无论如何要帮我守住,别放出一股。”
李兆基爽快答应:“六叔,放心!我们的股份,一定撑你!”
接连几个电话打给郑裕彤等多年盟友,得到的都是类似的、肯定的答复。
这让他心下稍安。
放下电话,先作镇定,带着安抚的意味对方逸华说道。
“阿华,无线那边不用太担心。对方亮出了底牌,目标只是34.9%。
我们只要跟着增持,把持股也从32.48%提到34.9%,大家平起平坐。
就算下午股价涨到八块,最多也就个八九千万。”
方逸华听着,紧张的神色稍缓。
但紧接着,邵逸夫的笑容消失了,声音变得凝重:“真正担心的,是邵氏。
上午邵氏股价异动,我当时只当是板块拖累,现在看,怕是汇丰早帮辉远在底下悄悄吸筹了。
我们完全不知道辉远手上有多少邵氏的股份,10%
还是……15%”
方逸华明白了丈夫的担忧,拿起计算器快速计算起来。
过了片刻,带着丝颤抖说道:“六哥……如果我们想把邵氏的持股也增持到安全线(34.9%),按现在的股价算……
最少要立刻准备八个亿!”
“八个亿……”邵逸夫重复了一遍。
方逸华继续说道:“这只是最低费!一旦我们真的进场抢货,股价会变成什么样,
还记得当年包爵士和置地争九龙仓吗
股价能从二三十块,一路涨到一百多块!那根本不是在买股票,那是在烧钱!
到时候不只是八个亿、十个亿的事,就算是二十亿可能都顶不住!”
方逸华的这番话,尤其是“九龙仓”三个字,重重击中了邵逸夫。
那场惨烈的收购战,是所有香港老一代商人的集体记忆,代表着资本博弈最疯狂、最烧钱的形态。
当年置地为保九龙仓,不惜天价扫货,最终却因资金链承压铩羽而归,成为商界教科书级别的“烧钱败局”。
这场仗的级别,已超出了他能在香港本土解决的范畴。
香港的资本圈要么慑于辉远与汇丰的联手威势,要么自身也受金融危机波及,没人愿意拿出足够资金帮他抗衡。
“阿华,接通新加坡大华银行的黄祖耀先生。”(黄祖耀为大华银行创始人,深耕东南亚金融与地产领域,与邵逸夫有数十年商业交情,亦是东南亚资本圈举足轻重的人物)
电话很快接通,邵逸夫压下心头的焦灼,用熟络的语气先打起了招呼。
“祖耀啊!是我,逸夫!”
电话那头传来黄祖耀沉稳爽朗的笑声:“哈哈,逸夫兄啊,难得你主动打电话过来,遇到麻烦了吗”
“唉,一言难尽。一家叫辉远传媒的大陆公司,手段狠辣,还有汇丰帮它抬轿,想吞了我邵氏的基业。
我在香港的朋友,现在都是有心无力,只能请你出面了。”
“辉远传媒大陆的公司”黄祖耀的语气里多了几分疑惑。
“大陆什么时候出了这么有实力的集团汇丰居然会帮它
逸夫兄,你我老友,不说虚的。要对抗汇丰和它背后的力量,你需要多少资金
最关键的是,风险怎么控制”
邵逸夫早有准备,立刻抛出早已备好的筹码。
“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十间戏院和地皮,加上在印尼一间橡胶种植园的股份,市场价起码值三十亿。
我用这些资产做抵押,先借二十亿应急。利息,按市场价算!”
听到这份实在的抵押清单,其心中的顾虑瞬间消散。
“哈哈哈!逸夫兄,你这就太客气了!我们几十年交情,你遇到麻烦,我怎会坐视不理呢
20亿港币没问题!
我现在就通知大华香港分行,十亿资金20分钟内先划到你账户应急。
剩下的十亿,两小时内准能备齐,绝对不耽误你护盘!”
邵逸夫悬着心终于落地,“谢谢你,祖耀!这份情我记在心里!”
“小意思。”黄祖耀又补充了一句更让邵逸夫安心的话。
“不只是资金,我会在下午三点,让新加坡这边的媒体放风,表态支持你稳定邵氏股权。
这个声势,造起来,让汇丰知道,你背后有东南亚力量撑着!”
“……”
邵逸夫放下电话,长吁了口气,绷紧的神经稍缓,但眉头却依然紧锁。
黄祖耀答应得太爽快了,爽快得近乎反常。
莫非……他盯上的不只是利息,而是我在东南亚的那些根基
还是说,大华银行想借无线股权之争,打响它在香港金融界的名号,趁机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