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武媚娘传奇3

药香入宫门

马车在长安城的街道上颠簸前行,我紧抓着车窗边缘,眼睛却舍不得眨一下。这就是贞观年间的长安!宽阔的街道上行人如织,胡商牵着骆驼穿行其间,酒肆茶楼的招牌在风中轻晃,空气中混合着香料、熟食和马粪的气味——活生生的唐代市井图景在我眼前展开。

"姐姐第一次来长安?"武珝凑过来问道。

我点点头,喉咙发紧。在我那个时代,长安城只剩下遗址和复原图,而此刻我正置身于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

"裴夫人府邸在崇仁坊,离皇宫很近。"武珝小声介绍,"她是已故裴寂大人的侄女,在宫中颇有脸面。"

裴寂!唐高祖李渊的心腹重臣。我暗自记下这条信息。在宫廷中生存,了解这些人脉关系至关重要。

马车驶入一座气派的宅院。下车时,我的腿还有些发软,不知是因为长途颠簸,还是对即将面对的一切感到紧张。

裴夫人命人带武珝和其他几位选中的秀女去沐浴更衣,却单独留下了我。

"季娘子,"她直截了当地说,"你说你懂医术,可有什么凭证?"

我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调制的薄荷油,对头痛有奇效。夫人不妨一试。"

裴夫人接过瓷瓶,嗅了嗅,眉头微展:"确实清凉醒脑。不过宫中太医署高手如云,你这点本事恐怕......"

"太医署善治大病,却未必精通日常调养。"我微笑道,"比如夫人眼下有轻微浮肿,可是夜间多饮了茶水?只需用茯苓、白术煎汤代茶,三日便可消肿。"

裴夫人惊讶地摸了摸自己的脸:"你怎会......"

"再有,夫人右手腕转动时略有滞涩,应是年轻时受过伤,阴雨天便会酸痛。"我继续道,"可用艾条灸腕上阳池穴,辅以当归酒外擦,疼痛自减。"

这些都是我在现代学到的中医知识,加上观察裴夫人举止得出的结论。她揉手腕的小动作没能逃过我的眼睛。

裴夫人眼中闪过震惊,随即化为欣赏:"好眼力!我这腕伤是二十年前坠马所致,连家中仆役都不知晓。"她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皇后娘娘近年来饱受头风之苦,太医的药石无效。你若真能缓解......"

"奴家愿尽力一试。"我深深一礼,心跳加速。若能治好长孙皇后的病,我在宫中的地位将大为不同。

"不过,"裴夫人突然话锋一转,"宫中不比民间,一步行差踏错便是杀身之祸。你需谨记三点: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奴家谨记夫人教诲。"

当晚,我被安排在偏院的一间小厢房。刚吹灭油灯准备休息,房门却被人轻轻推开。

"姐姐睡了吗?"是武珝的声音。

我连忙起身点亮油灯。她穿着素白中衣,赤着脚溜进来,怀里抱着个包袱。

"明日就要入宫了,我睡不着。"她坐在我床边,打开包袱,"这是我改小的几件衣裳,姐姐先凑合穿。入宫后我再想办法给你添置新的。"

我心头一暖。在这个陌生的时空,这份关怀尤为珍贵。"多谢你,武姑娘。"

"叫我媚娘吧。"她嫣然一笑,"圣上赐了我新名字——武媚。说是取'妩媚动人'之意。"

武媚!历史上记载,武则天初入宫时被唐太宗赐名"武媚",后来才被高宗李治称为"则天"。我正与传奇同行。

"媚娘,你对宫中情况了解多少?"我试探着问。

她咬了咬下唇:"听说圣上最宠爱的是杨妃和阴妃,但皇后娘娘地位稳固。我们这些新入宫的才人,上面还有婕妤、美人、嫔妃......"她掰着手指数着,"对了,最需小心的是萧淑妃,她父亲是萧瑀大人,在朝中很有势力。"

我点点头。萧淑妃,历史上与王皇后一起被武则天处死的主要对手之一,没想到斗争从这么早就开始了。

"姐姐,"武媚突然抓住我的手,"我有些害怕。宫中尔虞我诈,我无依无靠......"

看着她年轻的脸庞上流露出的不安,我一时不知如何安慰。历史上的武则天心狠手辣,但此刻的她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女,面对深不可测的宫廷,自然恐惧。

"你有才华,有美貌,更重要的是——"我轻拍她的手背,"你有常人不及的勇气和智慧。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保持冷静,观察学习,终会找到出路。"

"姐姐说话真像我的母亲。"她眼中泛起泪光,随即又笑道,"不过母亲可没你这么多学问。对了,裴夫人说让你以医女身份入宫,真是太好了!"

我们又低声聊了许久,直到巡夜的更声传来,武媚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次日清晨,裴夫人带着我们一行人向皇宫进发。远远望见那巍峨的宫墙时,我的呼吸几乎停滞——大明宫,这座在21世纪只剩遗址的传奇宫殿,此刻正以它最辉煌的姿态矗立在我面前。

穿过一道道宫门,身份核查,行李检查,繁琐的入宫程序花了近两个时辰。最终,武媚和其他秀女被带去掖庭宫学习礼仪,而我则被领到了尚宫局。

"这就是裴夫人推荐的医女?"一位年约四旬、面容严肃的女官上下打量我,"懂什么医术?"

"回尚宫大人,奴家略通药石之道,尤擅调理妇人诸症。"我恭敬地回答。

"哦?"她挑眉,"那你看看本官有何不适?"

我仔细观察她的面色和举止:"大人近日夜不能寐,心悸多梦,且腰膝酸软。可是如此?"

尚宫微微睁大了眼睛:"你如何得知?"

"大人眼下青黑,是少眠之症;说话时偶尔按抚心口,显见心悸;坐姿微微侧倾,必是腰膝不适。"我解释道,"此乃劳心过度、肝肾两虚之象。可用酸枣仁、茯苓煎汤安神,熟地、山茱萸滋补肝肾。"

尚宫沉思片刻,突然问道:"皇后娘娘头风频发,你有何良方?"

这正是我等待的机会。历史上长孙皇后因头风病早逝,若我能改变这一结局......

"需见症下方。不知娘娘头痛是胀痛还是刺痛?可伴眩晕?发作可有规律?"我反问道。

尚宫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明日我带你去见皇后娘娘。若能缓解娘娘病痛,自有你的好处。"

当天晚上,我被安排在尚宫局的一间小屋内。刚整理好简陋的床铺,一名小宫女匆匆跑来:"季医女,快!武才人出事了!"

我心头一紧,跟着她一路小跑来到掖庭宫的一处偏殿。殿内,武媚跪在地上,面前坐着一位华服美人,周围站着几名宫女,气氛凝重。

"这位就是懂礼仪的医女?"华服美人冷冷地问。

我连忙行礼:"奴家季瑶,见过......"

"这是萧淑妃娘娘!"一旁的宫女厉声提醒。

我心头一震。才入宫第一天就遇到了武媚未来的死对头!

"武才人方才行礼时右手在上,犯了大大不敬之罪。"萧淑妃把玩着一只玉镯,声音轻柔却透着寒意,"本宫正教她规矩。你这医女既通晓礼仪,可知该如何处罚?"

我快速扫了一眼武媚。她跪得笔直,脸上没有惧色,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她的紧张。右手在上?唐代行礼应是左手压右手,武媚可能记反了。但萧淑妃明显是在借题发挥。

"回娘娘,"我深吸一口气,"武才人初入宫廷,礼仪生疏情有可原。奴家听闻淑妃娘娘素来宽厚,必不忍严惩新人。"

"哦?你在教本宫做事?"萧淑妃眯起眼睛。

"奴家不敢。"我连忙跪下,"只是......只是忽然想起一事,或许对娘娘有益。"

"说。"

"奴家见娘娘玉镯华美,但手腕处略有红疹,可是对某些金属过敏?"我冒险问道。刚才注意到她不断调整镯子的位置,手腕处确实有些发红。

萧淑妃一怔,下意识摸了摸手腕:"你懂这个?"

"奴家曾见类似症状。可用金银花煮水冷敷,再以丝绵包裹镯子内侧,可防过敏。"我顿了顿,"若娘娘不弃,奴家还可调制一种香膏,专治此类肤症。"

萧淑妃盯着我看了许久,突然笑了:"有趣。今日看在你这医女面上,暂且饶过武才人。"她站起身,"明日把香膏送到我宫中。"

待萧淑妃一行人离去,武媚才长舒一口气,瘫坐在地上。

"多谢姐姐解围。"她声音微颤,"我明明记得教习嬷嬷说右手在上......"

"你被设计了。"我扶她起来,"嬷嬷可能故意教错,或者被萧淑妃收买。今后要加倍小心。"

武媚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记下了。萧淑妃......"她没有说完,但那股狠劲已经让我看到了未来女皇的影子。

回到我的小屋,刚关上门,武媚就紧紧抱住了我:"姐姐,若非有你,今日我怕是要受皮肉之苦了。"

我轻拍她的背:"这只是开始。宫中步步危机,你必须尽快学会保护自己。"

她退后一步,认真地看着我:"季姐姐,我们做个约定可好?你在宫中做我的'民间耳目',帮我留意各方动向;我则护你周全,不让他人欺侮。待我......待我有朝一日站稳脚跟,必不忘姐姐恩情。"

月光从窗棂洒入,在她年轻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两个武媚——一个是眼前这个需要我保护的少女,一个是历史上那个将权倾天下的女皇。

"好,我们互相扶持。"我握住她的手,心中百感交集。我知道她未来的命运,却不知道自己的介入会改变什么。

铜镜上的"助武代兴唐"究竟是何意?我真的能既帮助她,又避免那些历史上的血腥吗?

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但此刻,我知道一点:从今天起,我的命运已经与这位未来的女皇帝紧紧纠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