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四枚奖章,送给他的姒姒

    望着她眼里亮晶晶的模样,霍廷洲的心头像是被羽毛轻轻拂过,又软又痒。

    他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以前在部队训练的时候,就应该早点让她过来看看。

    “姒姒。”霍廷洲忽然喊住了她。

    姜姒回过头,见他站在原地,眼神定定地望着自己,“怎么了?”

    话音落下,霍廷洲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上衣的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枚圆形奖章。

    奖章的造型简洁庄重,中间是八一军徽。

    上方环绕着“全军大比武”的字样,下面是金色的麦穗和齿轮共同托举着年份——1970!

    还没等姜姒看清楚奖章背后的具体字样,霍廷洲忽然上前一步,动作郑重的将带着他体温的这枚奖章,别在了她胸前。

    “歪了,你往中间一点。”姜姒低头看着,忍不住提醒,“别在正中间才好看。”

    霍廷洲闻言手指顿了顿,但还是将奖章别在了靠左的位置。

    此刻的姜姒,还沉浸在他给的这份惊喜当中,并不知道他此举的含义。

    直到几个小时后,霍廷洲将同样的一枚奖章别在了旁边。

    看到两枚奖章并排在了一起,姜姒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了过来。

    原本他是故意提前留好了位置。

    当然,这并非是自负。

    这一切都源自他对自己实力的认知。

    两天后,霍廷洲再次不负众望,拿回了另外两枚个人赛项目的金牌奖章。

    荣誉本就沉甸甸,更何况这个年代的奖章,份量都是实打实的。

    虽然这话说出来可能有点凡尔赛,但一下子在胸前佩戴这么多枚奖章,姜姒感觉衣服都快挂不住了。

    两个小家伙则是急得不得了。

    两人仰着脖子,小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前。

    尤其是岁岁。

    看到这亮闪闪,叮当作响的奖章,眼里对军功的渴望都快溢出来了,恨不得以身替之!

    “爸爸,要!要!”

    霍廷洲弯腰,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一本正经的解释,“没了,这些都是妈妈的。”

    个人赛最多只能报四个项目。

    四枚奖章,送给他的姒姒。

    对霍廷洲来说,意义不一样。

    难得他在这件事上这么坚持,姜姒也没扫了他的兴。

    最后还是老爷子看不下去了,当天回到家后就开始翻箱倒柜,给两个曾孙孙身上别满了军功章。

    ……

    又是两天过去了,霍廷洲参与的几项团体赛不出意外的也都拿到了第一。

    这是集体荣誉,没有个人徽章。

    但他带领团队,七战七胜,无一败绩的成绩,足以证明了他恐怖如斯的实力以及领导能力。

    很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望其项背。

    当然这次大比武,除了霍廷洲之外,其他人也都是硕果累累。

    霍大哥拿了两项个人赛第一,两项个人赛第二,团体赛的成绩也都是遥遥领先。

    雷副团长参加的项目比较少,只有两项,但都发挥出色,稳稳的将一金一银收入囊中。

    至于肖政军,这次也不负他“千年老二”的这个称号。

    一共拿了四个项目的银牌,好在团体赛他和霍廷洲一个组,靠着稳定的发挥,最终拿到了三金四银的好成绩。

    这个成绩,远远超出了胡老师最初的预想。

    因着这次的肖政军在大比武中的亮眼表现,比赛还没有正式结束,京市总军区下属的空24师和空34师就全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论实力和装备,这两支王牌部队不相上下。

    只不过空24师虽然隶属于京市总军区,可驻地却在冀省唐市,而空34师驻地则是在京市的南苑机场。

    这个选择可以说是毫无悬念。

    心里虽然早就有了答案,但不到最后一刻,肖政军还是没有松口。

    好在坚持也是有意义的。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双方都提出了会给军属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这下,肖团长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配合部队完成调动手续之后,肖团长一家就准备启程回琼州岛了。

    举家搬迁不是小事,好在他的任职命令要到来年一月份才正式生效,眼下刚十一月初,留给他们的时间还很充裕。

    送走了胡老师还有徐嫂子两家人,没过几天,霍大哥这边也终于等到了好消息。

    他的档案最终被代号为51105部队的坦克团给接收了。

    这个部队隶属于京市卫戍警卫第三师,驻地在京市通县,主要负责首都东部地区的警戒和应急作战。

    然而,好消息还不止这一个!

    这次霍大哥不光成功调入了京市,级别也往上升了升,回京述职之后,他将担任坦克团团长一职。

    因着任职命令还没有正式下达,这事霍父也就只在晚上临睡前,先和霍母提了一嘴,好让她心里有个底。

    “团长?”说起这个,霍母可就不困了,立马就从被窝里坐了起来,“他之前是正营,按惯例不是应该平调或升副团吗?怎么直接升团长了!”

    霍母自己也在部队系统工作了大半辈子,对晋升规则可以说是门清。

    这军官升职,考核的点无非就是那些。

    老大这一年没少立功,这次在大比武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可单靠一两次立功就能越级晋升,还是挺出乎霍母的意料。

    忽然间,她又想起了军委一连开了几天的大会。

    嗅觉敏感的霍母立马压低了声音,“老霍,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上面的政策有什么变化了?”

    这事马上就要正式下文件了,霍父也没瞒她。

    上面的确有想法要整顿了一下军队系统,这也是他们这次开会的核心议题。

    其中核心措施之一,就是提出了高级干部要年轻化。

    “这次优先要提拔的就是优秀团级干部,对符合条件的,一律重点培养或破格晋升。”

    “对于条件艰苦的边防还有技术密集型的军种,也会适当照顾一些。”

    顿了顿,霍父又道:“上面还计划用五到六年的时间,让军级指挥干部的年龄不超过50岁,师级干部不超过45岁。”

    “要大力启用年轻,有文化,有能力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