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这回失算了

  秦丰业吓得一个激灵,连忙“砰”地跪在地上。

  他诚惶诚恐,抖若筛糠:“陛下明鉴!老臣冤枉!”

  他冤不冤枉另说,但这事与秦桑蔓有关系,他是万万没想到。

  这也不怪他,原本他是能知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而白明微故意封/锁消息,导致他只知道刘尧“杀人”一事,并不知晓前因后果。

  所以当韦大人抖出秦桑蔓时,他一时半会儿,都不知道怎么去辩解。

  因为此时的他,一眼抓瞎。

  元贞帝把黄萱茹的供词,直接甩到他的脸上。

  力度之大,将他的脸打歪。

  他连忙跪伏在地上:“陛下明鉴!”

  元贞帝面目狰狞而扭曲:“明鉴!朕一向明鉴!秦爱卿怕不是失忆了吧?朕帮你回忆回忆,你是怎么利用孙女策划整件事的!”

  秦丰业捡起供词,翻开慢慢看。

  而这时,元贞帝站在正双目冰冷地盯着他。

  韦贵妃与韦大人对视一眼,父女俩默契十足。

  唯有刘尧,显得格格不入。

  他的额上,血洞狰狞。

  那些鲜血,已经粘在他的面颊,逐渐凝固。

  显得阴森而可怖。

  然而没有人在意,仿佛也没有人注意到。

  正如没有人在意他此时,用着怎样的眼神,置身事外地审视着这一切。

  这犹如闹剧一般,可笑而荒诞的情景,是他从未想过的。

  在这里,是非黑白与真相根本不重要。

  每个人都在竭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为此不择手段,颠倒黑白。

  便是他那一国之君的父皇,从头到尾,考虑的也不是大局,而是九五之尊的面子与地位。

  刘尧冷笑不已。

  他几乎要笑出声来。

  但是那被血迹浸染的双目,却泛着绝望与悲凉。

  白府弃笔从戎,他嘲笑那些人傻,文人能打什么仗。

  白惟墉大殿撞柱,他不以为然,想着都已经一把年纪了,心理怎么还这般脆弱。

  小儿正阳门前请征,他更是直呼儿戏,与狐朋狗友嘲笑这孩子疯了。

  北疆走上一遭,他见识过人间惨烈,也感受过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以及那在绝望之中开出来的绚丽花朵。

  他开始变得厌恶从前的自己,想要有所改变。

  可是直到这一刻,他才发现他自以为的成长有多可笑。

  而他也终于体会到,当初满朝文武缩足不前,一干武将都在装鹌鹑时,白府男丁是怀抱着怎样的决心上战场。

  当白府阵亡战报一封封传来,父皇却说他们是孬种时,老丞相是抱着怎样的心情绝望撞柱。

  他也明白了,那满门妇孺扶棺北上的决心。

  谁都在破釜沉舟,抱着从容赴死的决心去捍卫东陵疆土。

  而本该身先士卒的东陵皇帝,只顾着他的龙椅。

  本该一马当先的股肱之臣,却在这里互相攀咬。

  思及此处,刘尧双目浸泪,露出一抹嘲讽而悲凉的笑意。

  而这时,秦丰业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跪伏在地上,痛哭流涕:“陛下,臣老臣这就去把那忤逆不孝的东西抓到御前审讯!倘若真是她做的,老臣愿以性命赎罪!”

  韦贵妃眉头一蹙。

  韦大人当即反唇相讥:“怎么听着秦太师的话,像是把所有的错都推到一名闺阁女子身上?”

  “秦桑蔓是什么样的姑娘,我们都见识过了,她的脑袋怕是不怎么好使,若非有你指导,她能想出这样的毒计?”

  “还有把九殿下往白府马车那边引的人,你又作何解释?这可不是你一招祸水东引,就能解决的事情!”

  秦丰业没有理会韦大人。

  他战战兢兢地把官帽取下,双手捧向元贞帝,涕泗横流:“陛下,臣能有今日,全仰仗陛下的隆恩。”

  “没有陛下,就没有臣,更没有如今门庭显赫的秦家。臣的嫡女,有幸母仪天下。”

  “而皇后娘娘之子,也被陛下立为储君。臣已经占尽好处,又何必节外生枝?”

  “但凡臣没有疯,都知道陛下圣明,储君之位稳固,而秦家也沐浴在陛下的隆恩之下。”x2三wxw.co

  元贞帝眼中尚未完全消散的冷意再度聚起。

  他问:“秦爱卿,你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秦丰业目光一闪,继而缓缓磕了一个头。

  他说:“臣无法解释,但这些人究竟为谁指使,臣会查得一清二楚,给陛下和九殿下一个交代!”

  元贞帝看着双方,又陷入了沉默。

  他也不明白,究竟谁对谁错。

  正在这时,一名内侍捧着厚厚的一摞奏折走进来,躬身行礼:“陛下,这是朝中列公弹劾九殿下的急奏,还请陛下过目!”

  秦丰业藏在阴影里的面容,露出一丝诡笑。

  虽然黄萱茹的口供将他打得猝不及防。

  然而自从他知晓九殿下当街杀人那一刻起,他的目的就很明确,那便是利用此事,将九殿下拉下马。

  因此他做了充足的准备。

  就算黄萱茹的口供叫他染了一身荤腥,那又如何?

  大不了事后找几个替死鬼,给陛下一个交代就行。

  而朝中大臣的折子,则会把事情推到真相已经不重要,且必须处置九殿下以安民心的境地。

  所以九皇子刘尧,今日怕是在劫难逃了。

  便是那白家的女子,也必然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