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秦王立国?
可就在这一日,府上的小鼻涕一脸喜色地赶到工部之内:“老大!好事,天大的好事。胡夫人她有喜了。”
“恭喜老大,贺喜老大。”
正在处理事宜的陆羽,听到此言嘴角微扬,面上也多了丝丝笑意。
这段时日他回到府宅之内,和胡娇娘又是同房了数次,如今有了此事,虽是有些意料之外,但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且和胡娇娘也算是有情意,最重要的是对方的脾性,实在是太对他的胃口。
率性但又不过于直率,有女儿家的柔弱,但在对待事情之上,却并不让人觉得啰嗦。
虽没有旁的女子撒娇那般,让男人满足极大的征服感,但却是让陆羽感受到了一份份的知己之感,只能说这胡娇娘用心了。
“夫人说过了吗?”
陆羽问道。
“小的早就到了,大管家早已通知去了,如今府内又在给胡夫人换着府宅,说是有了孩子,总归要多些房间才是。”
听到此言,陆羽也是微微点头应允:“那就换了,还有待遇最好也提高一些,日后有了孩子的都可以往上提高。”
陆羽定了一个标准之后。
并未同小鼻涕一起返回陆府,而是继续在工部之内,直到这一日的事宜全部处理完了之后,才像往常一样回到了府宅。
见到了胡娇娘,好一顿温存安慰之后,陆羽今夜也在此留宿了,并非行什么房事,只是两人浅浅地抱在一起。
而如此一来,陆府又多了一个怀孕的夫人。
家丁兴旺、喜事良多。
乃是家族兴旺之下,可喜可贺之事。
……
各处藩王进军美洲之时!
在那秦国,也就是之前的倭国之内的一方政令,随着时间流逝,如今也已然缓缓到达了洛阳新都,放到了这朝堂之上。
顿时群臣百官一一瞠目结舌,好似此令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可。万万不可。”
户部尚书面露惊惶之色,手持勿板,第一个开口直言,“此前倭国已有天皇,如今虽已称之为秦国,可怎能真的立国?
怎能真的立为天子?”
不少官员仍是固守己见、墨守成规。
若是异族之人立天子,不过小国天子、蛮夷之人罢了,可这是朱家的藩王立天子,而且还是在当下龙精虎猛的盛世之年。
如今立了国、当了这天子,那么将来岂不是要反攻回来?
到时候大明战火四起,可不是他们这些官员想要见到的,也是他们必须担忧的事。
很快,工部尚书刘琏、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包括太常寺卿全都站出,还有那督察院的左都御史,全都面色坚毅,齐齐反驳。
“陛下,三王殿下立国一事,兹事体大。立国之后必定称帝,藩王称帝,前所未有、亘古未见,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俨然间。
因着这立国之事,今时今日的朱元璋也再次出现在了这奉天殿之内。
此事太大,群臣百官所忧心的。
他朱元璋又何曾不忧心?
儿子们一个个都大了,翅膀硬了,还放飞出去了。
虽然不太可能发生兄弟阋墙、刀兵相见的事情,但朱元璋身为大明天子,终究是不得不防。
哪怕这种概率很低。
他也要慎重考虑。
朱元璋坐在高位,目光微眯,在奉天殿群臣百官身上扫了一圈后,半晌没找到陆羽的身影。
回忆了一下陆羽如今在朝的官衔。
他开口道:“咱的工部侍郎?怎么没见个人?”
工部尚书刘琏硬着头皮走出:“回陛下,陆侍郎当下在工部之内处理紧急要务,暂时不得上殿。”
也就只有陆羽了,换做其他人拿这样的由头推辞,朱元璋可没那么好应付。
顿了顿,朱元璋直直开口:“咱这奉天殿内,一个小小的部务,陆郎都不来?这立国一事,自始至终又如何能定得下来?
姚爱卿觉得如何?”
朱元璋又问起了这朝野之上能与陆羽相媲美的姚广孝。
姚广孝浅浅一笑,从文官旁走出,回应朱元璋的问话:“陛下所言甚是。”
见姚广孝同意,群臣百官也立刻调转风向,连连开口:“此事,工部侍郎的确该参与进来。陆侍郎若不参与,恐怕这立国一事终会出现纰漏之处。”
“此事与我大明一朝影响甚大、极其深远,最好还是让工部侍郎来一趟。”
也只有这位工部侍郎,才能够有如此体面。
不然侍郎虽是朝堂众臣、庙堂高官,但也万万不可能让此刻群臣都这般请行。
“明日朝会,咱要见到这个工部侍郎。可真是好大的一张脸。”
朱元璋翻着白眼,一阵阴阳怪气。
群臣百官听了,眼观鼻、鼻观心,压根不掺和。
这是皇家的事。
他们哪敢?
更何况陆羽这是学圣贤,更没人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如此,今日朝会也就虎头蛇尾,浅浅退下。
下了朝会之后,关于朝堂百官争论不休的秦王朱樉立国一事,也就此被工部尚书刘琏告知给了陆羽。
“先生,眼下秦王立国,如今秦王治下,秦国水师恐怕已然与我大明水师相差不远了。锦衣卫那边传回来的信。”
“听说这位秦王殿下,可是将一整个美洲北部拿下了。”
陆羽正做着他的实学项目,看着面前手上的文档数据,还有一旁几个工匠拿磁石做的进展,忽然听到这话,注意力硬生生从项目上转了过来:“一整个美洲北部都被他秦王朱樉拿下来了?就凭他倭国的那些人?
怎么办到的?”
陆羽都不敢信。
好在锦衣卫的情报够详细,刘琏说起来也够清晰。
他缓缓开口,将事情全然道出。
“还真是个不错的法子,这美洲北部还真成了殖民地,以当地的土人来统治土人。”
陆羽苦笑一声。
这种做法当即让他想起了大清入关之后“以汉制汉”的例子。
就连秦王朱樉和他麾下的一众幕僚都能想得到,可见这的确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了。
“其他几位藩王?”
陆羽未开口给出意见。
反而问起了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代王朱桂他们在美洲的进展。
这俨然不是刘琏第一次跟他说三王去美洲的事了。
陆羽虽有一段时间没了解,当下也听着。
“燕王朱棣在美洲中部,同本地一部落之女在那科尔沁沁湖之处举办婚礼盛典,彼此收服了不少部落人心,恐怕已拿下至少美洲中部三分之一的土地。
还有那代王朱桂最是厉害,竟然将我大明史学之物引入,如今在美洲南部军事实力最强的印加帝国之内,将那国王取而代之。
麾下兵马虽少,可有美洲北部秦王殿下和美洲中部燕王殿下的大军,还有麾下土人,所以印加帝国那些贵族完全不敢动。
他便维持着神威。
还有周王殿下派去的人手、楚王殿下派去的兵马,包括鲁王殿下……”
刘琏回忆着此前锦衣卫递来的情报信息,不停朝陆羽诉说各处藩王对美洲的进军情况。
陆羽脑海中大概有了个分布:一整个美洲,俨然间被朱家这些子孙藩王分成了好几块。
秦王朱樉也就罢了,占了原先倭国的底子,再加上此前土豆、番薯第一波的红利好处,能下这么大决心、占下整个美洲北部。
听着虽离谱,却也有一定可行性。
毕竟现实本就不讲逻辑。
燕王朱棣。
他的性子也是能做出这种御驾亲征的事。
这家伙一点都不怕死。
可是代王朱桂……
陆羽脸色露出一份份的古怪来。
史书之上这位代王殿下可实在不是什么好性情,也不是大才之人。
陆羽此前在国子监之内,对这位代王殿下的品性也有了解:好大喜功、性情懦弱,不似人君,更和朱元璋这位开国天子的铁血手腕相差甚远,只能够说在普通人里面能耍耍威风、拔拔高而已。
于是陆羽再度询问一番。
闻言,刘琏蔚然一叹,面上也是难以言喻的复杂之色:“陆先生所猜不错,这位代王殿下可谓是众多藩王来到美洲之处的‘第一败’,而且败得极惨。
虽然印加帝国的军事实力在整个美洲最强,但与大明的火器相比,却不过是蚂蚁撼树,自不量力而已。
但这位代王殿下好大喜功,大意之下还是败了……”
可之后,刘琏话锋一转,“但紧接着,代王朱桂性情大变,随后展露出朱家人铁血残酷的另一面,最后竟以权力政治的手段拿下整个印加帝国。
当然其中‘实学之物’可谓居功甚伟,但即便如此。
他代王朱桂这一番操作,人格魅力也绝对是不少的。”
陆羽听到最后,听得都快不认识这个学生了。
还真是朱家的好苗子。
果然环境能改变人,在这生死危难之下,这位代王朱桂也算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被打磨得甚是不错。
接着陆羽才跟眼前的刘琏商量起明日朝会之事。
而在此刻皇宫之内,几位藩王在美洲、海外之处的情况,也被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详细告知,说的比刘琏要详细得多,上面的记录都是最原始的那一份。
“老四性子一向大胆,能做出这种事不稀奇;老二运气好,还真有点像咱年轻时候遇到了妹子。”
朱元璋说着,就握住了马皇后的手,说起了动人的情话。
老男人还是挺浪漫的。
可随后看到周王朱橚、鲁王、楚王朱桢他们这些人的各种行为,有的评价“进取不足”,有的评价“太过冒失”,有的评价“好大喜功”。
还有的评价“碌碌无为”。
可最后看到代王朱桂的情况后,连朱元璋这个亲爹都觉得大为一惊,随后便是微微沉默。
一旁的马皇后见了,也着重看了一下代王朱桂的情况:“看来这孩子在那印加帝国之处受了不少的苦。”
马皇后不过须臾便琢磨出其中大概。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能把一个闲云野鹤、甚至碌碌无为、胸无大志的藩王,逼成如今的铁血君王,政治手段满分。
这印加帝国之内的国王陛下。
其中定是有着旁人不知的辛苦。
“子孙自有子孙福,这世界是他们的。
反正有这些兄弟互帮互助,至少咱活着的时候不会出事儿。”
朱元璋缓缓开口,言语间似乎也琢磨出了别样的味道。
马皇后“嗯”了一声,并未多嘴。
很快就到了第二日朝会。
陆羽许久没来上早朝,倒也忘了给朱元璋提个醒。
这朝会的时辰其实可以往后推一推的嘛。
此刻辰时的官员们,就恭恭敬敬地在奉天殿外候着。
其他人候不候陆羽无所谓,可他忙到昨天晚上半宿,今天一大清早又被小鼻涕拉着穿好官服,在马车上打了个盹,这回笼觉还没睡好,就又来这里站操。
人生可真是多艰,命可真是苦。
陆羽继续打着哈欠,旁边的官员见了也是哭笑不得,也只能够宠着了。
不然还能咋样?
人家是“圣人”。
他们可不是。
连刘琏都往后退了一步,让陆羽直接靠在了他身上。
随着大太监云奇一声吆喝,群臣百官这才渐渐入了奉天殿。
随后便是又将昨日的立国之事拿出来谈,无非是各种各样的想法,有人同意,有人拼命反对。
“咱的工部左侍郎,你怎么看?”
朱元璋将问题抛出。
陆羽早有准备:“此事可成。我大明乃是无上天朝,实学之道,还有微臣所率领的工部,自是走在这时代的前列、世界的顶端。
若是秦国不曾立国,藩王不曾再进一步,恐怕其君臣自有嫌隙,久而久之对我大明也会有所怨言。”
“此事宜疏不宜堵。”
可即便陆羽开口,朝野中仍有人疑惑,说出他们的忧虑。
陆羽缓步走出,一一解决,信手言谈之间就将利弊全部说透,顺带着也说服了所有人:“实学一道、蒸汽轮船、铁路、蒸汽火车,还有如今下官所研究的磁石之物,未来大明只会更强。
若有朝一日中原之地再燃战火,这些海外藩王也能前来救这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