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面包房的星星面团815
在能接住月光的山脚下,有间用麦秸秆搭的面包房。屋顶铺着晒干的玉米叶,月光照上去会泛着银亮的光;窗台摆着个陶罐子,里面插着束风干的麦穗,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数麦粒;面包房的主人是只系着蓝格子围裙的小刺猬麦麦,他背上的刺总沾着面粉,鼻尖圆圆的,揉面时会跟着面团一起鼓起来——那是太用力的缘故。
这里的面包从不用烤箱烤,全靠月光“晒”熟。月牙儿的时候烤细面条似的长面包,适合挂在树枝上让小鸟啄;满月时烤圆滚滚的圆面包,能当小兔子的枕头;最特别的是星星躲进云里的夜晚,会烤出带窟窿的蜂窝面包,里面藏着萤火虫的光,拆开时像撒了把星星。麦麦每天傍晚都要去溪边挑最清的水,去麦田摘带着露水的麦穗,他说:“只有沾着自然气的材料,才能烤出会做梦的面包。”
这天傍晚,麦麦刚把新磨的面粉倒进陶盆,面包房的木门就被“咚咚”敲响了,声音轻得像片叶子在拍门。他擦了擦爪子上的面粉拉开门,门口站着只小鼹鼠,浑身沾着泥土,只有鼻尖是干净的,手里攥着片皱巴巴的荷叶,里面包着几颗野栗子。“请问……能换个面包吗?”小鼹鼠的声音像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我妈妈病了,想吃点软乎乎的东西,可我找不到别的吃的了。”
麦麦赶紧把他拉进来,用布擦掉他身上的泥。面包房里飘着刚发酵好的面团香,像晒过的被子那样暖。“不用换,”麦麦指着案板上发得胖乎乎的面团,“我给你做个‘月亮软面包’,比棉花还软,你妈妈肯定爱吃。”他往面团里掺了些捣碎的野栗子,又撒了把收集的月光碎——那是白天从玉米叶屋顶扫下来的,亮晶晶的像糖粒。
小鼹鼠蹲在旁边看,突然指着面团上的小坑坑:“这些洞洞里,是不是住着小虫子呀?”麦麦笑着摇头,用手指戳了戳面团,面团“噗”地鼓起个小包:“这是酵母在跳舞呢,它们吃了面粉,就会呼出泡泡,让面包变得软软的。”小鼹鼠的眼睛亮了:“那我能跟它们说句话吗?让它们多跳点舞,让面包再大一点,我想给隔壁的田鼠奶奶也带一个。”
麦麦把他的小手按在面团上,面团立刻印出个小小的爪印。“你看,”他说,“它们收到你的话啦。”果然,没过一会儿,面团就发得更大了,把整个陶盆都占满了,边缘还溢出几个圆滚滚的小面团,像一群排队的小胖子。
正准备把面包放到月光下晒时,外面突然传来“哗啦啦”的响声,原来是起风了,乌云把月亮遮住了,连星星都躲了起来。小鼹鼠急得直转圈:“没有月亮,面包烤不熟了怎么办呀?”麦麦却不慌,从柜子里掏出个玻璃罐,里面装着颗圆滚滚的东西,像块凝固的月光。“这是上个月满月时存的‘月光晶’,”他说,“把它放在面包旁边,照样能烤好。”
他把面团捏成两个圆圆的面包,一个大的给鼹鼠妈妈,一个小的给田鼠奶奶,每个上面都用栗子泥画了个笑脸。月光晶放在面包中间,慢慢渗出银亮的光,把面团照得像浸在水里的云。小鼹鼠摸着面包的边,突然“呀”了一声:“它在动!好像在长个子呢!”
就在这时,面包房的门又被推开了,这次是只翅膀淋湿的小麻雀,羽毛贴在身上,像穿了件黑背心。“我能躲会儿雨吗?”小麻雀的声音有点抖,“我的窝被风吹掉了,现在找不到家了。”麦麦赶紧递过块刚烤好的边角料,面包还带着温乎气。“吃点吧,”他说,“补充点力气,我再给你做个‘星星窝面包’,能当临时的家。”
他取来剩下的面团,擀成薄薄的片,再卷成窝的形状,又往里面塞了些蒲公英绒毛。“这个不用烤,”麦麦把星星窝放在月光晶旁边,“让月光晶烘一烘,就会变得暖暖的,像个小被子。”小麻雀钻进窝里试了试,绒毛蹭得它痒痒的,忍不住“叽叽”笑了:“里面好像有阳光的味道!”
雨越下越大,打在玉米叶屋顶上“噼啪”响,像在敲小鼓。麦麦突然听到门口有“呜呜”的声音,出去一看,是只迷路的小鹿,正站在屋檐下发抖,蹄子上沾着泥,看起来饿坏了。“你也进来吧,”麦麦把他拉进来,“我给你做个‘长条形面包’,能扛在背上,路上饿了就啃一口。”
他往面团里掺了些溪边的薄荷草,这样面包会带着清凉味,适合赶路时吃。小鹿看着他揉面,突然说:“我刚才在山上看到好多发光的东西,是不是你的面包呀?”麦麦这才想起,刚才把几个小面团放在了窗台上,被雨水一淋,月光晶的光透出来,在雨里闪闪发亮,像一串小灯笼。
“那是给夜行的小动物留的路标面包,”麦麦说,“它们看到光,就知道这里有吃的,不会迷路了。”小鹿的眼睛湿湿的:“我妈妈说,迷路的时候,看到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麦麦把刚烤好的长面包递给他,面包上还冒着热气:“沿着有光的面包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雨停的时候,月亮终于从云里钻出来了,银亮的光铺满了整个院子。小鼹鼠抱着两个圆面包,说:“我妈妈肯定闻到香味了,她以前总说,好面包的香味能钻过三条地道呢。”小麻雀叼着星星窝面包,翅膀已经干了,扑棱棱飞到窗台上:“我先去看看路标面包,帮你告诉路过的朋友,这里有最好吃的面包。”小鹿扛着长面包,蹄子踩在月光里,像踩着碎银:“等我找到家,就带妈妈来换面包,她会用最甜的野果来换的。”
麦麦站在门口挥手,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月光里。面包房里还飘着面团香,案板上剩下的小面团,在月光下慢慢发起来,像一个个小小的梦。他把它们捏成星星的形状,每个角上都沾点月光晶的碎末,这样挂在门口,晚上赶路的生灵就能看到光了。
夜深了,麦麦躺在面粉袋搭的小床上,听着面包房里的动静:发酵的面团在陶盆里“咕嘟”冒泡,像谁在小声笑;月光晶在罐子里轻轻晃,发出细碎的光;窗外的路标面包还在亮着,偶尔有小爪子挠面包的声音,那是迷路的小虫在吃宵夜。
他打了个哈欠,鼻尖上还沾着面粉,像沾了颗小星星。梦里,他的面包越做越大,大到能盖住整个山坡,每个吃了面包的生灵,眼睛里都闪着光,像揣了颗小月亮。月光面包房的玉米叶屋顶,在梦里变得软软的,像片大面包,上面站满了来做客的小动物,有的啃着长面包,有的抱着圆面包,有的在星星面包上打滚,笑声像面包的香味一样,飘得老远老远。
月亮慢慢西斜,面包房的光却一直亮着,像个温暖的小灯笼,守着满屋子的面粉香,也守着每个需要被填饱的肚子和需要被照亮的梦。等天亮的时候,麦麦又会去溪边挑水,去麦田摘麦穗,因为他知道,新的一天里,还会有带着期待来敲门的生灵,而月光面包房里,永远有正在发酵的面团,和正在酝酿的、暖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