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盘点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地名
【而华夏建立后,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使他们成为土地的主人。】</p>
【此外,国家还取消存在近三千年的农业税,这一政策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p>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起义的问题,从而极有可能跳出王朝历史周期律的束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p>
......</p>
扶苏的双眼中流露出深深的不敢置信。</p>
“后世竟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还彻底取消了农业税?!”</p>
“华夏后世好大的魄力!”</p>
然而,震惊之余,他又不禁担忧。</p>
“可是这样华夏的国库岂不是很空虚?”</p>
嬴政收敛了心中的震惊,沉声分析道:</p>
“或许在华夏后世,农业税在全国税收中的占比已经变得微乎其微。”</p>
“而且,后世工商业极其发达,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反哺农业。”</p>
......</p>
刘彻的脸色显得异常复杂。</p>
农业税在历朝历代是税收的大头,是国库的主要收入来源。</p>
汉文帝刘恒也曾有过取消农业税的举动,但那是在有富商的大力资助和丰富的山海税收作为支撑的情况下才得以实现的。</p>
而且,汉文帝在位期间,幸运地没有遇到任何大的灾害、战争、疫情或旱灾。</p>
若是碰上各种天灾人祸、匈奴来袭,农业税该加还是得加,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p>
他是万万不敢取消农业税的,毕竟要将匈奴打到闻风丧胆,需要大量的银钱作为后盾。</p>
取消农业税,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过于冒险的决定。</p>
刘彻突然陷入了沉思之中,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一个重大的决定。</p>
要不,他也尝试找几个富商资助一下?</p>
......</p>
永乐年间。</p>
“爷爷,您看到了吗?”</p>
“华夏后世的老百姓,竟然都能拥有自己的土地,还不用交税!”</p>
朱瞻基望着朱棣,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p>
朱棣读懂了朱瞻基的意思,面色有些凝重的回复道:</p>
“傻孩子,华夏后世与大明如今的国情并不相同。”</p>
“农业税,对于大明来说,依旧是支撑国家运转的重要税收之一。”</p>
“不收,你父亲怎么筹集军费呢?朕要怎么打仗呢?”</p>
“倭国、女真族还有瓦剌,都等着咱们去打下来呢。”</p>
“当然,若是大明成功开展了工业革命,工业税多了,农业税就可以少收了。”</p>
朱瞻基的眼神闪过一丝坚定,他郑重地对朱棣说道:</p>
“爷爷,我会努力让大明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p>
“只有这样,咱们大明王朝或许才能跳出历史的束缚。”</p>
“我想让咱大明延续千秋万代!”</p>
朱高炽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在一旁默默补充道:</p>
“我也会努力让大明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殖民地的。”</p>
“届时,我们便可以逐步减少农业税,直至不收农业税。”</p>
“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自然安稳,大明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p>
......</p>
在各朝古人感叹之际,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p>
【哪些城市改名后,最让你觉得意难平?】</p>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地名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在研读历史时,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地名既高雅又富有诗意。】</p>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名也经历了变迁。】</p>
【直至今日,部分地名已经被改动得几乎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意义。】</p>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那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地名,看看其中是否有你的家乡。】</p>
......</p>
苏轼对天幕中的内容极感兴趣。</p>
这些年来,他历经多次贬谪,足迹遍布大半个华夏,游历甚广。</p>
此刻,他也颇感好奇,想要看看哪个地方跟他一样倒霉,连地名都被改得面目全非。</p>
......</p>
【第一,长安改成西安。】</p>
【长安是我国十三朝古都,居华夏四大古都之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p>
【然而,当长安更名为西安后,浓厚的历史感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p>
.......</p>
洪武年间。</p>
朱元璋的脸上闪过一丝愠怒。</p>
西安,这名字怎么了!</p>
怎么就是改的面目全非了!</p>
长安,自古便是西部重镇,他为了纪念徐达、常遇春西征的辉煌胜利,特意将长安更名为西安,寓意着西方的安宁与稳定。</p>
他改名并非随意之举,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p>
随着政权的更迭,他希望通过更改地名来削弱地方势力对旧都长安的影响力,同时加强新政权对西部地区的掌控。</p>
此外,他还同时考虑了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p>
这样改名,有何不可!</p>
后世之人,真是未能洞悉这改名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p>
......</p>
“西安就在咸阳附近吧吧。”</p>
“长安这个名字倒是不错,长治久安。”</p>
天幕已经将西安对应上各个朝代的称谓。</p>
嬴政仔细琢磨着长安这两个字,感觉很有韵味。</p>
与此同时,李白正携杜甫、高适一同登高望远,他却觉得“长安”这个地名似乎差点意思。</p>
长安,这个名字仿佛能让人联想到盛世大唐的辉煌景象,那种繁华与荣耀扑面而来。</p>
而西安这个名字,则像是隐藏在盛世光辉之下的微弱星芒,虽不如长安那般耀眼,却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p>
只能说,各有千秋咯。</p>
......</p>
【第二,兰陵改成枣庄。】</p>
【兰陵,这一地名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19年的鲁国时期,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深厚可见一斑。】</p>
【而后,更是因那位德艺双馨、才貌出众的兰陵王而名扬四海。】</p>
【这本应是一个高雅而充满传说的地名,后因枣树多而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