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胜消息传回
朱由校开原南部冰河大战获胜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迅速点燃了舆论。
“陛下大胜!亲自击败努尔哈赤!”
“终于赢了,之前两年一直损兵折将。”
“以后希望朝廷安分点吧,差点以为又要有土木堡之变。”
“我就说嘛,当今这位怎么可能是英宗,未来一定能成千古一帝。”
“这,也就打败一个深山里的野蛮部落,也能看出千古一帝?”
明朝言论一直比较开放,不论翰林院还是酒肆,不分官员还是士子亦或是百姓,都在热切讨论天启皇帝的这次大胜。
尤其是民间的反响非常大,竟然超过官场对此事的反应。
嘉隆万以来,民间经济快速发展,小说、说书、唱戏、旅游、餐饮、茶楼等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不仅生活水平渐渐丰富,政治还相对宽松,许多城镇市民参与到朝政议论之中。
跟后世一样,有不少人喜欢抨击时政,而且不少人抨击起来还比较激进,觉得朝廷软弱无能,换自己上都比那帮官员强。
这回天启皇帝南征北讨,完全超出预料之外。
半年时间灭掉白莲叛军、盐商武装,大败科尔沁蒙古和建州努尔哈赤,这是抨击朝政的那帮年轻人膨胀起来都不曾设想的壮举。
天启皇帝快刀斩乱麻,打破一切质疑,做成了!
“太厉害了!”
“这比我们想象的还厉害。”
“谁敢反对陛下,我第一个不干!”
“打仗要收税,收那些老员外和大富豪的税,又没收到我头上,绝对支持陛下收税打胜仗中兴大明......”
京城的舆论发展很快,其中就有魏良卿在推波助澜。
不是簋街饭店除了吃饭还有住宿、戏曲、说书以及一定外交功能嘛~
魏良卿那就宣传,京城里歌颂天启大胜、暴揍努尔哈赤的说书人都重金请过来,唱戏的出钱给他们编天启揍野猪皮的戏。
给金尼阁、毕方济他们发优惠券,还找翻译让他们来听。
这一套下来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挣得也多啊。
不少人想了解大胜怎么回事,听说簋街饭店每天有人各种讲解、演说、唱戏,那都往这来听。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肚子饿了吃个炒肝羊杂卤煮,吃不起肉也有便宜的烧饼。
簋街饭店又出名了。
连带黑人抬棺特别拉风,也被请过来表演节目,惹得哄堂大笑、京城周边家喻户晓。
右都御史周应秋、锦衣卫指挥使刘侨知道这是自己人在做宣传,也都出人出钱,搜集情报也罢、发展线人也成,总之联系到更多爱国支持大明的百姓。
朝廷更多是如释重负。
有两个人这几个月最胆战心惊,现在紧绷的心态终于能放松了。
内阁首辅方从哲和英国公张维贤。
“哈哈哈!陛下万胜啊!”
“哈哈哈!大明必然中兴!”
这为首的一文一武,在朱由校不在京城时主持内阁和军机处,这段时间处理政务,平时日常的事务尽可能与六部、都察院和各地团结处理好,至少不得罪人就把事情给七七八八做了。
然后例如涉及军事和外交的特别重要事情,基本是跟天启联络再处理。例如对待察哈尔蒙古的林丹汗、高丽新国君李倧,都是内阁、礼部做日常联系,具体采取什么计划都听朱由校的。
还有大运河沿线、山东、南直隶落实摊丁入亩的根本大事。方从哲、李汝华也是一点点推进,不着急一口气就给地主们的土地全都增加税收,而是从处理反叛者的土地开始,然后向临近县乡一点点辐射。
这种稳步推进见效虽然慢一点,但是有理有据、循序渐进,至少没有激起强烈的抵制和反弹。
但大地主们已经蠢蠢欲动,私下里说不少摊丁入亩、产业税给自家增加压力的话,还有些人开始表演哭穷,宴请外人都用粗茶淡饭,以示被朝廷新政逼得没钱了。
甚至一些朋党、乡党开始抵制他们日常的政务安排,一旦战事不利就发起攻讦。
可是连东林党都跟这些人划清界限了。
韩爌、孙承宗全力支持天启皇帝,在身边朋友、学生之间称赞天启皇帝年少有为,尤其是对外方面要鼎力支持,不要内耗寒了人心。他们两人都是朝廷重臣,虽然属于东林党,不希望东林党变得偏激寒了人心,但把人往天启这边争取,也初有成效。
一些被东林党的朋友同乡关系、宣传和口号影响的年轻人,对天启和朝廷看法渐渐发生变化。
其中就包括今年到京城即将参加科举的卢象升、黄道周、倪元璐等颇有志向的年轻人,他们都有报国杀敌、振兴大明之志向,在倒朝廷主要任职官员和支持天启及主要任职官员之间,渐渐倾向于后者。
还有东林大佬叶向高、东林中流砥柱左光斗,都在明面上称赞天启皇帝的战功,期待朝廷进一步振兴。
他们知道绝不能反对天启皇帝,他们两个都是天启专门选出任用的,左光斗出过丑又被天启在考试中选拔重新重用。而叶向高更是一步成为都察院一把手,这不报答皇帝面上都说不过去。
所以他们只能搞党争,对付碍事的那批老臣和其他异己的乡党、朋党,万万不能像之前刘一璟、杨涟那么跳。
就连一向喷人非常激烈的杨涟,也发自肺腑感叹:“辽东用兵四载,耗费兵力银两无数,终于在今日迎来逆转。”
杨涟终究是有才干,希望大明振兴,而不是惠世扬、钱谦益那种嘴上说得好听,骨子里全是自身利益的软骨头。
大是大非,他很清楚打胜仗是好事,但是天启亲征掌军权,以后借着胜利之威和军权搞一些出格的事情,恐怕会祸国殃民。
在他眼中,天启这是要走明武宗朱厚照的路,从他的道德准则、政治立场、理想骐骥以及亲朋同党利益......他都不能认同朱由校这样。
让孙承宗、左光斗诈降快变成真降了。
自卖惨、诈降两计不成之后,需要再想计策限制朱由校掌大权......
东林党其他主要有影响力人物如邹元标、赵南星虽然不多称赞此事,但也都是天启任用来搞学术的,不可能直接不做人。至少在乎名声的这批官员,没有人直接对这场胜利找茬。
至于像钱谦益、刘懋、缪昌期、周延儒等东林党中油滑者,更不会跳出来找不痛快。
军事上的胜利就是这样有说服力,中立摇摆者渐渐不再摇摆,质疑掣肘者不敢顶风作案。
可是东林内部的冯铨要出手了。
“一个个变脸真快啊,可是我把你们之前的言行都记录下来了~”
他觉着自己于公于私,都可以对东林党,尤其是缪昌期报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