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顺篇第五十五(一)

话说在那远古时期,黄帝那可是相当有求知欲,对啥都好奇得很。这天,他碰到了知识渊博的伯高,就像见到了一本活的百科全书,立马凑过去问:“伯高啊,我老听说这气有逆顺之分,脉有盛衰变化,就连针刺疗法也有啥大讲究,你快给我唠唠,让我也涨涨见识呗?”

伯高一听,乐了,心说黄帝这好学的劲儿还真可爱。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道:“黄帝呀,要说这气的逆顺呢,那可和天地、阴阳、四时还有五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您想啊,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舞台,天地是舞台背景,阴阳是舞台上的黑白两道主角,四时呢,就像舞台上按顺序出场的四季演员,五行则是背后掌控一切的神秘导演。这气呀,就像舞台上的灯光,得跟着这些大腕儿的节奏走。

比如说,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阳气开始往上冒,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慢慢变亮变暖,这时候气就是顺的,顺着春天的节奏,滋养着万物生长。可要是这气不按套路出牌,该往上走的时候往下走,该暖和的时候变寒冷,那就逆啦,就好比舞台灯光乱闪,演员们都没法好好表演,人身体里的各种‘小演员’,也就是脏腑器官,也得跟着乱套,这病就找上门咯。

再说说这脉的盛衰。脉啊,就像是身体里的一条秘密小道,气血就在这条小道上跑来跑去。咱们通过摸脉,就像在小道边‘偷看’,看看气血跑得欢不欢实,有没有偷懒的。要是气血充足,跑得带劲儿,这脉就跳得有力,就像小道上的车流量大,还跑得顺溜,这就是盛;要是气血不足,跑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脉就跳得软绵绵的,那就是衰啦。通过看脉的盛衰,咱们就能知道身体里血气是虚还是实,是有余还是不足。就好比你看一个人走路,精神抖擞大步流星的,那肯定身体倍儿棒,气血充足;要是走路有气无力,磨磨蹭蹭的,估计就是气血不足咯。

最后说到这针刺的大讲究。黄帝呀,这针刺可不是随便扎着玩的,就像开车得看准路,下脚得找准地方。必须得清清楚楚知道啥病能扎针,啥时候病还没到扎针的时候,啥时候病已经严重到不能扎针了。这就好比打仗,得知道啥时候能冲锋,啥时候得按兵不动,啥时候已经大势已去不能再盲目进攻了。要是病还在初期,邪气还比较弱,就像敌人刚到家门口,这时候扎针,就像派出精锐部队,一下子就能把敌人赶跑,病也就好得快。可要是病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邪气都在身体里安营扎寨了,这时候扎针就得小心谨慎,搞不好就像打草惊蛇,让病情更严重。要是病入膏肓,邪气已经把身体折腾得乱七八糟,那扎针可能就没啥用了,就像房子都快塌了,再怎么修修补补也无济于事咯。

黄帝听了,眼睛瞪得老大,连连点头说:“哎呀,伯高啊,你这么一讲,我可算是听明白点了。但你能不能再给我举点例子,让我更清楚明白些?”

伯高笑着说:“行嘞,黄帝。就说这气逆顺的例子吧。有的人一到秋天,就开始咳嗽,嗓子痒痒的,还老觉得气不够用,往上喘。这就是因为秋天天气转凉,阳气开始收敛,肺气也该跟着降下来。可要是这人肺气不降反升,就逆了,这气往上跑,就把痰啊啥的都带上来,就开始咳嗽气喘。就好比一辆车,本来该往山下开,结果它非要往山上冲,不就乱套了嘛。这时候呢,就得想办法让气顺下来,把肺气降下去,就像把车给拉回到正轨上。

再说说脉盛衰的例子。比如说有个年轻人,平时爱吃大鱼大肉,还不爱运动,天天宅在家里。时间一长,你去摸他的脉,就会发现脉跳得特别有力,就像小鼓敲得邦邦响,这就是脉盛。为啥呢?因为他吃进去太多营养,身体消化不了,都堆积在身体里,就像仓库里货物太多,气血在身体里横冲直撞,脉就跳得有力。但这种有力可不是好事,是身体里有多余的东西在捣乱,就像仓库里货物堆得乱七八糟,影响正常运作了。这时候就得想办法把这些多余的东西清理出去,让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反过来,要是有个老人家,身体本来就虚弱,又不小心受了寒,你去摸他的脉,就会发现脉跳得特别微弱,就像蚊子嗡嗡叫,有气无力的,这就是脉衰。因为寒邪把他身体里的阳气给打压下去了,气血没了阳气的推动,就像没了动力的小船,只能慢悠悠地晃荡。这时候就得给他补补阳气,让气血重新有劲儿,脉才能慢慢恢复正常。

最后说这针刺的例子。比如说有人感冒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有点鼻塞、流鼻涕,浑身没劲,这时候病还在皮毛,就像敌人刚在边境晃悠,还没深入。这时候用针刺,就像在边境上设下埋伏,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打跑,病很快就好。但要是这人没当回事,感冒越来越严重,开始发高烧,咳嗽得厉害,这时候病已经深入到脏腑了,就像敌人都打到城里面了。这时候再针刺,就得小心选择穴位,控制针刺的深度和力度,就像在城里跟敌人打巷战,得小心翼翼,不然就会伤到自己人。要是感冒拖了很久,人都已经虚弱得不行,这时候病已经严重到很难逆转了,再针刺可能就起不了多大作用,得用其他更温和的方法慢慢调理。”

黄帝听了,恍然大悟,说道:“哎呀呀,伯高,你这例子举得太妙啦!我这下算是彻底明白啦。这气脉和针刺的学问可真是博大精深啊。那你再给我讲讲,在实际治病的时候,怎么根据气的逆顺、脉的盛衰来准确地用针刺疗法呢?”

伯高笑着说:“黄帝呀,这可就说来话长咯。首先呢,得看气的逆顺。如果是气逆,比如肺气上逆导致的咳嗽气喘,那在针刺的时候,就得选择能降肺气的穴位,像肺经上的尺泽穴。这尺泽穴就像一个阀门,能把上逆的肺气给降下来。针刺的时候,就像打开这个阀门,让气顺着正常的方向流动。如果是气顺,但气血不足,那就要选择能补气的穴位,像足三里穴。足三里可是个大补穴,就像给身体里的气血发动机加油,让气血充足起来。

再看脉的盛衰。要是脉盛,比如刚才说的那个年轻人,身体里有多余的东西,那就得用泻法。可以针刺内庭穴,这内庭穴就像一个排水口,把身体里多余的‘废水’排出去,让气血恢复正常。要是脉衰,像那位受了寒的老人家,就得用补法,针刺关元穴。关元穴可是人体元气汇聚的地方,针刺它就像是给身体补充能量,让阳气回升,气血有力。

而且呀,针刺的手法也很有讲究。进针的时候要稳、准、轻,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不能太粗暴,不然病人会疼得哇哇叫。得慢慢把针送进穴位里,然后根据病情来调整手法。要是用泻法,就得像把脏东西从身体里赶出去一样,快速地提插、捻转针柄,让邪气随着针被‘赶’出来。要是用补法呢,就得慢慢地、轻轻地提插、捻转,就像给身体注入一股温暖的力量,让正气慢慢恢复。

还有哦,针刺的深度也得拿捏好。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深了浅了都不行。穴位就像一个个宝藏地点,每个宝藏地点的入口深度不一样。比如肌肉丰厚的地方,像足三里,针刺就可以稍微深一点;要是在皮薄肉少的地方,像手腕附近的穴位,针刺就得浅一些。要是刺得太深,可能会伤到重要的脏器;刺得太浅呢,又达不到效果,就像挠痒痒,起不了多大作用。

另外,针刺的时间也有说道。就像种地得选对季节一样,针刺也得看时机。一般来说,早上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这时候针刺一些补阳气的穴位,效果就特别好,就像给早上刚启动的阳气发动机再加把劲。到了晚上,阳气开始收敛,这时候就不太适合针刺一些泻法的穴位,不然容易把阳气给泻掉,让人晚上睡不好觉。

黄帝听得入了迷,不住地赞叹:“伯高啊,你真是太厉害了!没想到这小小的针刺,背后竟然有这么多门道。那要是遇到一些复杂的病症,既有气逆又有脉衰,该怎么用针刺疗法呢?”

伯高思考了一下,说道:“黄帝,遇到这种复杂的病症,就好比一场艰难的战役,需要全面布局,各个击破。首先得分清楚气逆和脉衰哪个更严重,哪个是当务之急。如果气逆得厉害,导致病人呼吸急促、难受得不行,那就先解决气逆的问题。还是拿肺气上逆来说,先针刺尺泽穴把肺气降下来,让病人呼吸顺畅一些。但同时也不能忽略脉衰的情况,在降气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配合一些补法的穴位,像关元穴,不过针刺关元穴的时候手法要轻一些,力度要小一点,免得补得太过,让气逆的情况更严重。

等气逆的症状缓解一些后,再着重调理脉衰的问题。这时候可以加强对关元穴等补穴的针刺,让身体的正气慢慢恢复。就像先把战场上捣乱的敌人给压制住,然后再慢慢恢复我方的实力。在整个过程中,还得时刻观察病人的反应,根据病人的脉象、气色、症状等变化,灵活调整针刺的穴位、手法和深度。这就好比战场上的指挥官,得根据战局的变化,随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黄帝听了,不住地点头,说道:“伯高,你这一番讲解,让我对针刺疗法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这中医的学问,真是无穷无尽啊!那除了气逆和脉衰同时出现的情况,还有没有其他复杂病症,在针刺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伯高笑了笑,说道:“黄帝,复杂的病症可多着呢。比如说有的人既有血虚,又有血瘀。血虚就好比身体里的血液不够用,就像河里的水少了,船都快搁浅了;血瘀呢,就像河里有了大石头,把水流堵住了。这时候针刺就麻烦一些,得先想办法活血化瘀,让血液流动起来,就像把河里的大石头搬走。可以针刺血海穴、三阴交穴,这两个穴位就像疏通河道的小能手,能把瘀血化开。但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也得考虑到血虚的情况,不能一味地用泻法,得适当配合一些补气血的穴位,像气海穴、血海穴(血海穴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养血补血),用补法针刺,给身体补充血液。

再比如说,有些病人既有阴虚,又有阳亢。阴虚就是身体里的阴液不足,好比锅里的水少了,火却烧得很旺;阳亢就是阳气太盛,就像那火太猛,把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这时候针刺就得滋阴潜阳。可以针刺太溪穴,这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肾主水,针刺太溪穴就像往锅里加水,补充阴液。同时针刺太冲穴,太冲穴能平肝潜阳,就像把火稍微调小一点。在针刺的时候,手法和力度都得把握好,太溪穴用补法,太冲穴用泻法,让阴阳重新达到平衡。

黄帝呀,这中医的病症千变万化,针刺疗法也得根据不同的病症灵活运用。就像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有着复杂的技巧和学问。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在治病救人的时候得心应手。”

黄帝感慨地说:“伯高,听你这么一说,我越发觉得中医的神奇和伟大。这针刺疗法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人体健康的大门。我一定要把这些知识好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那伯高,你再给我讲讲,在针刺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禁忌,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伯高神情严肃地说:“黄帝,针刺的禁忌可不能忽视啊。首先,皮肤有破溃、感染的地方,可千万不能针刺。这就好比一个破了洞的袋子,你再往里面插东西,只会让情况更糟糕,不仅病治不好,还可能让感染扩散,加重病情。就像敌人已经在城里烧杀抢掠了,你还打开城门让更多的敌人进来,那不是自讨苦吃嘛。

还有,过度劳累、过饥、过饱、醉酒的人,也不适合针刺。过度劳累的人,身体就像一辆跑了很久没休息的车,这时候针刺,就像在车还没检修好的时候就强行启动,容易出问题。过饥的人,身体里没什么能量,就像没油的机器,针刺可能会让身体更虚弱。过饱的人,脾胃正在忙着消化食物,这时候针刺,就像在人家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去打扰,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工作。醉酒的人,气血本来就处于紊乱的状态,针刺可能会让气血更乱,就像本来就一团糟的毛线,你再去乱扯,只会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