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人亲

第218章 将古文中的马替换成狗会怎么样?(老朱:老四,你监国)

【#古文替换#】

【网友在某抖上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将古诗词中的“马”替换成“狗”,会发生什么事?】

“……”

始皇无语中。

能不能不要如此无聊?

可不可以放点有用的?

始皇望向无所事事的王翦等人。

墨家、法家、农家、医家,甚至儒家都有事做。

天幕可不可以放一点后世的战术、战法,不用太过于后世,汉唐的、宋明的就可以。

也好让兵家取长补短,找些事做嘛。

……

评论区:

〖司马懿:所以我叫,死狗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那是金榜题名。

春风得意狗蹄疾,这是赶着去吃屎。〗

〖一行白狗上青天。〗

〖不是白鹭吗?〗

〖指鹭为马。〗

〖我和你们这些天赋型选手拼了。〗

〖世有潘宏,然后有千里狗,千里狗常有,而潘宏不常有?〗

〖那韩愈写的“马说”得改名成“狗叫”了。〗

〖不应该是犬吠吗?〗

〖天净沙·秋思

狗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狗……〗

〖五花狗,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商鞅知狗力。〗

〖这不是地狱笑话专区。〗

〖主人上狗客在船。〗

〖这合适吗?〗

〖等一会儿,我狗上就来。〗

〖很难想八骏图的样子。〗

〖八狗图。〗

〖古道西风瘦马,一听就凄凉。

古道西风瘦狗,一听就是真饿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狗上催。〗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狗度阴山。〗

〖这句好像没毛病。〗

〖感觉气势更强了。〗

〖人中赤兔,狗中吕布。〗

〖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狗超。〗

〖马超:我要发律师函。〗

〖三国蜀汉有一名将:狗岱。〗

〖丞相挥泪斩狗稷。〗

〖狗革裹尸,那得多少条狗才够啊……〗

〖找樊哙呀,他是屠狗的。〗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狗戍梁州。

感觉更牛了,一人一刀一老狗,三千胡骑不敢前。〗

〖射人先射狗。〗

〖郎骑竹狗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狗。〗

〖青梅煮狗论英雄。〗

〖狗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宝狗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想当年,金戈铁狗,气吞万里如虎。〗

南宋,开禧元年。

“还改的挺有趣的。”

回铅山的路上,辛弃疾自言自语道。

“咳咳。”

老仆近前,想将他搀扶起。

“回车里吧,外面冷。”

辛弃疾指向天空,解释道:“艳阳高照,又是五月,怎么会冷呢?”

老仆跟随辛弃疾多年,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老仆面露不悦之色,将辛弃疾拉起:

“风寒会要人命的,死了还怎么北伐?”

辛弃疾说着不冷,却又咳嗽不止,被老仆扶着上车。

掀开车帘的一瞬间,却又回头问道:

“你说,我这生还能看见北伐的那一天吗?”

“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再不进去,肯定会死,绝对见不得那天。”

闻言,辛弃疾愣了愣,大笑出声:“好,那我就照顾好身体,希望能看到那天。”

历史上,辛弃疾死于开禧元年,农历九月初十。

【#年少时,不信人间有别离#】

【网友在农村里拍摄了一群小孩子一起玩的视频。】

配文:年少时,不信人间有别离。

配乐:牵丝戏,唱腔版。

“假如,你舍一滴泪。”

“假如,老去我能陪。”

“烟波里成灰,也去得完美。”

“风雪依稀,秋白发尾。”

“灯火葳蕤,揉皱你眼眉。”

评论区:

〖一个村子的,小时候天天一起玩的小朋友,已经六七年没见过了。〗

〖吾辈之后,村中再无剑客。〗

〖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羞于用笔墨去形容童年,只能将乡田中的麦穗粒放进嘴里,咀嚼它由冬至夏的过程。〗

〖生肖转动一轮了,你也成了无聊的大人了吗?〗

〖我突然理解了小时候和朋友在玩,路边看我们的大人的感觉了,〗

〖其实你用一生所追求的,在一开始就已经拥有了。〗

〖终于懂了那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少不知曲中意,人到中年望家叹!〗

〖多年前踏上火车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从此我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朱自清。〗

〖小时候我连路上的狗是谁家呢都知道,现在回来十人九不识。〗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大汉,长安。

吃着狗肉的刘邦突然停下手,看向对侧的樊哙问道:“樊哙,我们离开沛县有多久了?”

闻言,樊哙囫囵吞枣将口中的狗肉咽了下去,含糊不清的答道:

“快十年了吧……”

“乃公想回去看看。”

“那臣陪陛下同往。”

“把沛县的老兄弟们都叫上吧,一起回家看看。”

“再把韩信带上吧。”

“???”

“他帮您和曹寡妇守门啊。”

刘邦笑骂道:“乃公还需要人守门?”

“再者说,乃公需要防着谁撞门吗?”

“皇后也是沛县的。”

刘邦一拍脑门,乃公忘了这茬。

又连忙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油腻。

刘邦吃狗肉颇有古之遗风,又有游侠之豪爽。

字面意思的大口吃肉,不用筷子。

“乃公不带她不就行了,让她镇守长安。”

“您放心吗?”

“你这话说的,乃公的皇后,乃公肯定放心……不过嘛,皇后肯定也想家了,还是带上吧。”

顿了顿,刘邦又问道:“你说曹氏还认乃公吗?”

汉高帝六年,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封给他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齐王。

这是刘邦对曹氏的弥补,但……

樊哙看刘邦心神不安,开起了玩笑。

“这可就得看您身体还行不行?”

“哈哈,乃公肯定行。”

刘邦大笑两声,又抓起狗腿啃了起来。

大明,应天府。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朱元璋轻声念叨起宋朝刘过的一句诗。

“妹子,咱想回家看看。”

朱元璋眼睛里进了风沙,闪烁着泪光。

“咱爹娘还没看到咱结婚。”

“咱吃的穿的,咱爹娘也没享受过。”

马皇后轻轻握住老朱的手:“去,都去,把儿子们带上。”

“得留人监国。”

“好吧,那把标儿留下。”

“不,留老四。”

马皇后面露狐疑,思索半天,问道:“你又憋什么坏?”

“嘿,你不是说都是咱的儿子,让咱一视同仁,咱现在让老四监国,你又说咱憋坏,还讲不讲道理了?”

马皇后不言语,紧紧盯着老朱。

老朱也不吭声,一脸委屈的望着马皇后。

最终,老朱败下阵来,解释道:“咱是试探试探大臣。”

“是吗?难道不是试探老四吗?”

“咱的儿子,咱相信,不需要试探。”

“重八,老四还小,你让他监国,等他长大了,想起这事,即便没心思,也被你勾出心思了,你怎么能这样对自己的儿子?”

“咱真没有,再者说,咱是让他提前历练,将来大明是标儿的,他可以去其他地方当个土皇帝嘛,提前学一下治国理政,也没什么坏处。”

“何况,太医也没诊断出个所以然,万一标儿又……就当提前历练老四了,免得将来又被文官骗。”

“咳咳!”

“咳咳!”

夫妻二人闻声望去,见朱标捂嘴咳嗽。

“标儿,咱不是咒你死,咱是怕……”

“咳咳!”

朱标又重咳两声,还不停使着眼色。

“标儿,你咋了……”

朱元璋急忙起身,想要去扶着朱标坐下。

却见朱标身后伸出一个小脑袋:

“爹,俺还在这,您这些话能不能等我走了再说?”

闻言,朱元璋埋头东寻西找,唰的一声捡起棍子。

“你居然偷听咱和你娘说话!”

朱棣连忙解释:“俺一直在大哥身后,是你和娘忘了,不能怪俺偷听。”

朱标见老朱怒气冲冲的样子,也出言帮着解释道:“爹,确实如此。”

朱元璋也想起来了,这混小子怕挨打,一直躲在标儿身后。

见朱元璋停下,朱棣补充道:“看吧,爹,真不能怪俺,你可不能因为这个打俺。”

“那咱要不要下道罪己诏?”

闻言,朱棣又把头缩了回去。

朱元璋冷哼一声,转身向座位走去。

走了三步,却又突然回过身来,见朱棣又把头伸了出来。

“嘿嘿,咱问你,查到永乐谁用过了吗?”

朱棣一直在看天幕,怎么可能查到。

爹又想找理由揍俺了。

“小杖受,大杖走。”

朱棣又跑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