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一半忧郁一半快乐

长安,

城东亲仁坊中,通事舍人崔敦礼带人叩开了一座大宅。`午*4_墈^书+ +无+错.内^容\

门后索头辫发的突厥男子警觉的打量着来人。

“吾乃朝廷通事舍人崔敦礼,奉太子令前来传诏,请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咄苾迎接诏令!”

“天使请!”

崔敦礼进入大宅,有些好奇的打量着里面。

这座不起眼的大宅里,住的却是曾经威震天下的突厥颉利大汗。

突厥附离狼卫带着使者往里走,

走到大宅的厅堂处,却没往里走,而是往后面绕去。

在工字形的轴心厅堂后面,居然搭了好多顶帐篷,

“大汗住不惯房屋,便搭了帐篷住。”附离解释。

颉利可汗不仅在庭院中搭起帐篷,

还在许院里养了奶牛奶羊,

崔敦礼看到颉利的时候,都以为自己认错了。

那位颉利大汗,被俘送到长安时间也并不算长,

平时宫中有宴会的时候,颉利也总会被邀请入宫,那时颉利也是紫袍玉带,如汉化胡人。

但此时,

颉利却穿着羊皮袍子,索头辫发,

坐在帐篷前一边纺着羊毛,一边在唱着歌。

仔细听,

哼唱的好像还是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崔敦礼驻足,

静静的听着,

他感觉到此时的颉利,虽然身处长安,却心在草原,好似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汉子,牧羊时,顺便纺羊毛。

他等到颉利唱完,

这才上前。

“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咄苾接诏书!”

颉利抬头,看到出现在他帐篷前的绿袍唐官,微有不满。

长叹一声,

放下手里的纺锤,颉利起身。

“臣咄苾迎接诏书!”

朝廷给颉利的诏书是封赏,加封他为归义王,授虢州刺史。/优¨品¨晓_税′王¢ ¢庚`欣^蕞~全_

“监国太子殿下说,虢州靠山,多有獐、鹿等野兽,郡王去那任官,可以射猎自娱。”

颉利却没有去接那道诏书,

而是当场拒绝了。

崔敦礼回去复命,颉利之子叠罗支问父亲,“父汗不喜欢长安城,也不习惯住在那木土垒成的房子里,更不喜欢时常被唐天子召去宫宴跳舞陪酒,

如今终于有机会离开,父汗为何不去呢?”

颉利可汗在宫宴上跳舞、喝酒,总是很高兴的样子,可实际上上他回来后,总是郁郁寡欢,人早瘦了一大圈。

曾经膀大腰圆膘肥体壮,现在却跟个大唐文人似的。

“儿啊,这长安就是我的牢笼,我又怎么可能离开呢。如果唐人打开牢门,那不是真要放我离开,而是要试探我,我若真走出牢笼,那就是被杀之时。”

“为何?”叠罗支不解。

“因为我曾是突厥大汗。”颉利仰望天空,草原早已回不去了。

草原上的天空,似乎也比长安的天空要好看的多。

虢州靠山多野兽,哼,自己真要敢答应,那自己就要成为那被射杀的猎物了。

拿起一把羊毛,

颉利坐在帐篷前,继续纺起来,一边纺,一边哼唱着敕勒川。

旁边的帐篷里走出了几个突厥女子,她们拿着木桶,去挤奶。

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

当颉利听说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乱被秦王平定,他就知道自己永远回不去草原了。

他甚至仅凭那短短的一句消息,就大概猜到唐廷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那位二皇子秦王赢了,赢的那么干脆漂亮。

长安的暮鼓声中,颉利叹气起身钻进帐篷里,

“突厥,亡了!”

“李世民执掌大唐,突厥再无机会了,我没有翻身的机会,突厥汗国也没有了。”

突厥还有大汗,

那便是曾经的突利小可汗。

如今是突厥大汗。

但这位突厥大汗,也一样住在长安。

事实上,自从他来长安朝天子后,就没回草原,一直被唐天子留在长安。+8`6*z?h_o′n¨g·.-c!o*m,

现在,长安城都换了新主人,

突利也还住在长安。

相比起颉利对长安的处处不适应,突利倒是对长安的生活挺适应,甚至有些喜欢。

他在长安受到的约束也没颉利那么多,

他不仅可以在长安自由出入,甚至还能带随从去京郊打猎,只是没有唐天子的允许,他也无法返回草原。

长安好啊,

灯红酒绿,

无比繁华。

比起草原,可好太多了。

突利甚至有些乐不思蜀了。

美酒美人,锦衣玉食。

“大汗,天使来传大汗前往东宫面见太子。”

装饰奢华的北平王府里,突利左拥右抱,享受着美人投喂,听着龟兹琵琶,欣赏着康国胡旋舞,

正美滋滋的,

听到侍卫来报后,倒不敢耽误,赶紧推开美人,“快去取本汗的紫袍玉带来,服侍本汗更衣。”

突利更衣后匆匆赶到东宫,

来了后发现他的两个结义兄弟,太子李世民和代王李逸都在。

“王弟来了,快坐。”李世民笑着招手。

突利行礼,坐下,“不知皇兄召臣弟来是何事?”

“也不是啥大事,就是过去突厥人喂养的一条狗梁师都,如今还抗拒天威,不肯归附,

我本欲发大军讨灭,无逸提议说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说只需王弟你发几支金狼令箭,

突厥各部征召几万人马,便能为朝廷踏平梁师都。”

突利身子半倾,只坐了半边屁股,一听这话,马上起身,

“臣弟还当是多大事,原来只是这个,这区区小事,不足殿下挂齿。臣弟这就发令箭,九都督府各发兵一万,便可为殿下讨平梁贼。”

李世民笑了笑,“坐着说,梁师都以前是你们突厥养的一条狗,现在不听话,还得你们这狗主人来打。”

“王弟啊,你来长安也有一段时间了,当早思念草原了吧?”

突利闻言,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瞒皇兄,在长安住着,是越住越喜欢,这里繁华富庶,样样都方便,比草原上可好太多了。

草原上除了到处是草,就只有蚊子、旱獭、兔子了。”

李逸一直在观察着突利,

发现这家伙半年多不见,居然肥胖了不少,看他那副样子,好像真喜欢上长安了。

李逸并不太喜欢长安,

觉得长安城的设计理念,不太宜居,一个个坊市看似规整,可就像是个监牢一样。

有城有市,可市场集中东西两市,每日午后才开。

街道都被高高的坊墙隔着,除了孤零零的路边树,没有热闹的街市店铺,

一到太阳下山就关闭城门、坊门,晚上要宵禁,毫无夜生活可言。

长安城又大,

处处都不方便。

有钱人,还是住在乡下舒适,没那么多拘束。

当然,长安城也有些好的地方,比如物资丰富,比如平康坊等娱乐发达,更别说很安全。

“听说颉利可汗住在长安很不习惯,殿下授他虢州刺史。”

突利愣了下,

“殿下怎么能授颉利刺史呢,他一离开长安,肯定会逃跑的,”

李世民道:“颉利拒绝了。”

“思忠啊,你是突厥可汗,也不能一直住在长安,你准备一下,回草原去,回到定襄汗庭,为朝廷统领突厥诸部,也统领九都督府,

这次讨伐梁师都,

朝廷会让驸马柴绍挂帅,你则征召三万突厥骑兵,前往朔方协同柴驸马剿灭梁师都。”

突利犹豫着。

李逸笑道:“放心吧,梁师都不过一野狗,这次朝廷之所以要调你们突厥从征,

也只是要检验下诸部的忠诚。

九都督府,每都督府出兵三千,再加上你这个可汗的直属兵马三千,总共三万骑,

打梁师都不是手到擒来么。”

···

“你觉得突利是真在长安住喜欢了,还只是在伪装?”

待突利领诏离去后,李世民端着茶杯问李逸。

“臣观突利,没有太大野心,贪图安逸享受,倒是真喜欢长安的这奢侈享受生活,

不过,

他肯定更愿意回到草原,毕竟回去了可是大汗。”

李世民抿了口茶,“真要放突利回草原?”

“相较来说,突利还是比较亲附朝廷的,如今的突厥诸部,群龙无首,并不安稳,

让突利回去,也能替朝廷稳定各部,不让他们出什么乱子。

有他这个大汗在,

不管是沙钵罗设还是欲谷设、郁射设、拓设、步利设等等,就算有什么野心,一时半会也难以号令诸部。”

“那你觉得这次让突利征召九部三万人马去打梁师都,能成功吗?”

“梁师都唯一能倚仗着,就是突厥。现在他的主人要出手来打他,他要么投降大唐,要么就只能等死,哪怕是挣扎,也只是徒劳的。

至于突利率三万突厥军攻梁师都,能不能拿下,这个也不用担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反正都是突厥兵,有损伤也不用担心,两败俱伤,对朝廷也只是有利而无害。”

李世民点头。

“若是九部中有人不奉诏,不肯出兵呢?”

“那就记着,等灭了梁师都,到时再来秋后算账,以此为由,号令诸部共同围剿。”李逸道。

利用胡人做仆从军征战,这可是历史上唐朝最拿手的操作了。

如今,倒成了李逸首先提出来的了。

“先前,虽一战擒了颉利,破了汗庭,可我担心他们并不会真心臣服我大唐,

突厥,早晚还会成为朝廷心腹大患,无逸,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对付?”

“臣有两策,一就是扶持如突利、思摩这样亲唐者统领突厥部众,分化突厥内部。

其二,则可扶持漠北铁勒诸部,可以暗许他们脱离突厥,自建汗国,到时漠北漠南分立,

突厥应对铁勒都自顾不暇,又哪还能威胁到我大唐。”

“以夷制夷?”李世民眼前一亮,“这招确实妙。”

太子哈哈大笑,

“用突厥人打梁师都,驱西羌诸部攻吐谷浑,让冯盎、宁纯出兵讨伐宁长真、冯暄、谈殿等,用的都是同一条计策啊。”

“殿下,一招鲜吃遍天!计谋无关高下,能对症管用就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