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清理门户
第755章清理门户
十大德齐聚。
皆紫金袈裟,全是佛门高僧。
坐在他们对面的,
是同样全穿着紫色圆领袍的八位宰相。
这场会谈,
四位散骑常侍、八位谏议大夫,还有三法司长官,也都列席会议。
“哪位大德高僧,能够跟大家讲讲三阶教到底为何物”
李逸坐于主位,手端着一杯茶,缓缓开口,也开始了这场注定不一般的堂议。
智藏答曰:“其大体,劝人普敬,认恶本、观佛性。信行尝头陀乞行,六时礼拜,劳心定力,空形实智而已。”
“信行的宗途,引文解义,常与圣教一倍相违。三阶教自误误人,灭正法眼!”
这位大德一开口,就是对三阶宗的否定,直接从其开创者信行就否定了。
接下来,很热闹,
十位大德,没有一个为三阶教说话,全都是落井下石的。
他们对三阶教不满久矣,这次抓到机会,纷纷攻击。
都说最了解你的人,肯定是你的同行,是你的竞争对手,这话很对。
若是问政事堂八位宰相,三阶教到底是什么宗旨教义,估计没几个说的清楚,可问这位高僧大德,却都门清。
三阶教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一是对根起行,二是时当恶世,这两条构成了三阶教义的基本依据。
信行立教之意,以当根佛法为宗。
信行当初认为,众生的根性随时不同,因此,每一个时代,就要有适合该时代众生的佛法,而不能一成不变的代代沿袭。
化度众生时,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各时代众生之根性,而教以适当的法门。
这就是习根性之业,是应病予药。
他把释迦成佛以来的佛教分成了时、处、人三阶,
而如今众生处于五浊恶世,只能学普真普正佛法,即普法。第三阶根机的末法众生,要想得到解脱,信一位佛念一种经学一种法是不行的,必须普归一切佛尽,归一切法尽,归一切僧尽,必须正学一切普真普正佛法,才能真善成就。
他认为切迷于现实的众生,从其本可以有为佛的可能性,即如来藏或佛性来看都是佛,因此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佛性佛。其可能成为佛,故一切众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皆佛想,故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
世界众生无不为佛,因此四佛即普佛。
十大德对三阶教研究的很透,不论是信行的教义,还是后来他弟子们改良过的,都很清楚。
信行反对诵经、礼佛像,但他自己却从四十余种佛经中抄录编成了三阶教典籍,让信众只读三阶教的佛经。
当然,三阶教能够兴盛,并不是因为信行。
信行时代的三阶教影响力不算大,是他弟子们建立无尽藏院,以无尽藏院为核心弘法,加上政治投机,
才让三阶教突飞猛进。
无尽藏院并不是三阶教所独创,从天竺佛寺,到中原的佛寺,也一直有类似的机构,
以信众所布施钱财为本钱,发于饥荒时,借给贫民,借贷时不需立字据,利息极低,且不规定还款时限,是一种取之于信众,再帮扶社会的一种行为。
但三阶教的无尽藏院,以及其它寺院的香积厨、长生库等却都是用来放高利贷谋利的,不仅用信众布施的钱来放贷,
他们还接受信众、商人等存钱,他们付低息,再拿去高息贷出,赚利息差。
李逸听这群大德持续攻击了三阶教大半个时辰,
才终于开口。
“我闻化度寺及福先寺等三阶教无尽藏院,到处劝捐布施,名为护法,称济贫弱,
可实际上据朝廷调查,三阶教无尽藏院所得布施钱财,并没有拿来救济贫民百姓,
全拿来放高利贷了,说是福报,全是罪孽。
利滚利,利息高的惊人。
百姓到期难以偿还,便会各种逼债,强取财物抵债,甚至是迫人为奴抵债。
在饥荒时期,他们囤积着大量粮食,却不肯出售,反而故意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以弁利。”
李逸把十大德抬出来,让他们攻击三阶教,从教义到无尽藏,从头到脚的否定,再到法雅等三阶僧的诸多不法。
这让李逸顺势裁定三阶教为异端邪教,三阶典籍禁毁。
禁断三阶教,
没收其无尽藏院,没收的财物登记入册,这笔钱三分。
第一份,专门用来修葺佛寺、佛像,专款专用。
第二份,专门用来救济孤寡残疾,专款专用。
第三份,则用来借给有需要的百姓,无论士农工商皆可借贷,月利只要四分,且利息最高不超过本钱,不能复利,这笔钱也专款专用。
“诸寺中三阶院,必须除去隔障,和大院相通,使三阶教僧与一般僧侣同居,不得别住。”
三阶教的经典,全都定性为伪经,都得毁禁。
三阶教的僧侣,要进行一次大摸查。
要对他们考核佛家经义,调查他们的品行。
品行不端者,必须强制还俗。
品行良好者,也须通过考核,得能诵佛经通经义,才能正式授予度牒出家,否则也得强制还俗。
再有,
三阶教的寺产,除无尽藏外,其寺田、作坊等,也都全部没收,每名僧人授给二十亩口分田,他们除持戒、坐禅外,还得长斋和劳动。
禁止娶妻纳妾生孩子吃肉喝酒等行为,破戒就得强制还俗。
每个僧人可以免役,其二十亩口分田也可以免正赋,但义仓粮每亩二升也得纳。
禁止三阶教寺院、僧人接受钱财等布施。
事实上,
三阶教的僧人,就算能留下的,也得改修其他教派了。
长安两三千三阶僧人,这次必须得沙汰掉至少九成。
那些吃荤的娶妻纳妾生孩子的,全都得还俗。
李逸所宣布的这些裁定,都声明是只针对邪教异端的三阶教,对于其它沙门各派各寺来说,都没有涉及。
甚至没收的无尽藏,其中三分之一钱财,用来做专项佛寺佛像维修基金,各寺也能得到些好处。
“这一次,是朝廷为佛门清理门户,对那些道德败败品行不端的僧侣绝不容忍,把他们全都清除出去,免的乌烟瘴气,败坏佛家名声。”
“法雅这等佛门败类,必须有一个算一个的明正典型!”
智藏带头表态,坚决拥护朝廷决议,整肃佛门,清理败类。
李逸让堂下中书起草一份禁断三阶教的公文,让这十大德一起署名。
带着十大德签署好名的文件,李逸去见皇帝。
“算他们还识相。”
李世民翻看了文件,脸上却没半点好脸色,“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化度寺,简直就是个魔窟。
那里还是当年信行传教之地,上上下下居然找不出几个好和尚来。
不仅僧人胡作非为,寺中大量管事、执役的净人,也都一样。”
“侯君集他们去抄化度寺,回报说,化度寺无尽藏院里,信徒们捐献的钱帛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数量多不可计。
据说信众常年争相捐献,以至于常常不要排队等候。
寺中管理无尽藏院的裴玄智,是一名净人。在信行主持化度寺时,那时寺庙还叫真寂寺,裴玄智便从河东跟随来长安真寂寺,
他表现的很虔诚,严守戒律,勤勉修行,在寺内负责洒扫,而这事一做就是十几年。
也正因此,后来让他看守无尽藏院。
结果此人却暗中盗取黄金,每天偷盗一点,日积月累。
这次侯君集他们突然查抄化度寺无尽藏院,倒意外查获了此人盗取黄金。
本以为只是偷盗了一点,结果审问下得知,此人持续偷盗,居然偷盗了无尽藏院数千两黄金。
这个家伙原本已经偷够了,打算带着黄金一去不返,回河东隐姓埋名做富家翁,结果被抓了个现形。
他受审时还做了首诗,
放羊狼颔下,置骨狗前头。自非阿罗汉,安能免得偷!”
区区一个无尽藏院的看守净人,几年时间就偷了几千两黄金,还没人察觉。
可知化度寺管理混乱,以及无尽藏院的富有。
否则,这么大笔黄金,怎么可能不被察觉。
一个公认的老好人,居然是个大盗。
这寺里没一个好人。
法雅等娶妻纳妾生孩子,甚至还养了乐班伎女。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个地窟,许多来上香的女子,如果年轻漂亮,他们便会找机会诱骗,然后囚禁到地窟里供淫乐,
等玩够了,就交给人贩子卖到岭南巴蜀或塞外去,若有那拼死不从的,则往往遭了毒手。
“沙门到了不得不整顿的时候了。”
李逸对此倒是早有心理准备,一点也不觉得稀奇。
“陛下,徐徐图之,莫急,先清理了三阶教,等清理干净后,到时再顺势把十大德统僧务之权罢除,将统领僧尼的职权,划归给户部下的祠部司管理。
以后大德称号,只做为荣誉称号,授予一些高僧,而不再是僧官。
一步一步来,
把僧尼管理权收到祠部司以后,到时再全国范围内颁行僧道度牒,对他们予以考核,甚至是限制寺观数量和僧道的数量。”
至于说加强僧道的管理,
禁止他们吃荤腥,让他们长斋,不许他们放贷、经营作坊,禁止他们兼并田地等等,
这些不能急,
一步一个脚印。
搞的太急了,
那就成灭佛了,虽然历史上有过四次灭佛运动,但都是太过急迫,后患无穷。
不要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速胜论是不可取的,
得学教员的,做好心理准备,打持久战,急不得。
现在,三阶教是个很好的口子,十大德代表的其它教派,都愿意配合一起干三阶教,这机会难得啊。
等三阶教禁断后,
这口子自然也就撕开来了。
现在很多寺院,也都有着三阶教寺院一样的问题,他们最危害国家的地方,自然就是兼并田地、不缴赋税不服役,隐匿大量人口为佃户、奴仆,
以及放高利贷等这些严重破坏国家经济的行为。
相比之下,什么吃肉喝酒娶妻纳妾这些都算小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