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这次就杀个够
第747章这次就杀个够
一辆打著芙蓉园標誌的豪华马车在代王府侧门前停下。
马车帘掀开,如莲从里面下来,接著下来个抱著狸奴的婢女。
李氏来到门前,门房对於这位自家阿郎的外室,也是十分熟悉,毕竟出身五姓又嫁五姓,年纪轻轻做了寡妇,然后又还家財方贯,最后又成了代王相好,偏偏还经常出入代王府,与代王妃等都相处极好,这样的女人,满长安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李郎在家吗”如莲问。
“阿郎在家。”门房对这位漂亮的寡妇应道,然后她看到如莲一点头,身后便上来一个婢女,打赏给他一枚银开元。
李氏便带著两个婢女就这样进了代王府,进门后熟悉的直奔李逸书房。
有门门先一步小跑看来通报,李逸意外,刚一起同游乐游原,这才分开多久啊。
“去拿些点心来。”
当柳青青扮成如莲的抱猫婢女一同进来时,李逸一眼就认出了她。
这个平康坊新晋当红名妓,小巧玲瓏柔柔弱弱带著几分江南烟火朦朧气息,很有辨识度。
“坐,”
李逸问,“可是李义立他们那又闹出动静来了”
柳青青惊讶於李逸的未下先知,佩服的五体投地,有些紧张的点头。
“坐著说,要先吃些点心么”
李如莲自顾自坐下,拿起块梅酥便吃了起来,招呼柳青青,“你也坐,別那么拘束。”
柳青青屈身行了一礼才坐下。
“司徒公,事情是这样的:.”
柳青青缓缓道来,一开始还有点紧张,后面渐渐说顺了,她声音很好听,柔柔弱弱软软绵绵,好像是在吟唱。
说话也很有条理,事情讲的很清楚。
李逸也没想到这些紈綺居然如此胆大包天,居然要勒兵起事,闯宫迎太上皇復辟。
也不能说他们是喝醉酒胡说八道,因为这些人本身都是官员,虽然多数是凭父荫授官,可好几个可都是宿卫之职。
或城门郎,或翊府郎將,又或是千牛备身、左亲卫等。
更別提他们的父兄等,可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將,如刘德裕,那是左武卫將军,从三品。
长孙安业,那是右监门將军,也是从三品,更是负责皇城宫城门禁的。
若是把刘弘基、长孙顺德两个大將军算上,那就更惊人了。
而王君廓的儿子也参与进来了,他爹现在是庆州都督,他老丈人是庐江王李瑗。
李逸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慢啜饮,大脑疯狂转动,这绝不是几个紈公子胡言乱语,这是真的在谋反。
而且,他们確实有可能成功。
“总共都有哪些人,你都记得了吗”他问。
柳青青立马拿出了一个折册,“司徒公,他们在章台院聚会时的名单,另外,这份折册上面记录的是当时他们各自说的话,大概都记录下来了。”
李逸接过,细细翻阅,有些惊艷。
她的字写的很漂亮,更难得的是写的很细致。
聚会每个人的身份,先后的发言,全都记录了。
她不仅有笔好字,还有副好记性。
这可是份第一手证词。
李逸收好这两份小册子,夸讚了一句,“你这书法很不错,有几分卫夫人之风。”
柳青青忙道:“打小就是临的卫夫人书法。”
“嗯,你暂时不要回平康坊章台院了,就在这里暂住,若是觉得不自在,也可以先隨莲娘去曲江芙蓉园住。”
如莲放下手里的那块糕点,“奴也要留在王府。”
“行,这里也是你家,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要先进宫一趟了,我让人去通知十娘,让她来招待你们。”
李逸起身,兹事体大,容不得耽误。
幸好柳青青警醒。
匆匆出门,赶往东宫。
“今日你不是在家休沐么”皇帝正在看大安宫装修的进度报告,进度还是很快的,按这情况,年前是能够让太上皇搬进去的。
这意味著李世民也能正式入主太极宫了。
“陛下,臣有要事稟奏!”
李世民看著李逸那严肃的样子,也不由的收起了笑容,“出什么事了”
“陛下先看这个。”
李逸递上柳青青手写的册子。
李世民接过,扫了眼,“草体微瘦,笔跡精熟,好字,如插舞女,低昂美容,又若美女登台,仙娥弄影,这字真是美若天仙,这字的主人,定也是个美人。”
李逸不得不佩服李世民,別看是位神射手,但却也是位书法家,最痴迷崇拜王羲之。
疯狂收藏书圣的真跡。
李逸也没空跟皇帝聊书法了,等他往后看。
果然,当李世民翻看下去后,也没心思再探討书法,和猜测这书法主人是如何美人了。
“岂有此理!”
“无逸,此事当真”
“陛下,此等事情,臣岂敢诬陷,这里面涉及眾多王公贵族高官。”
李世民气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些人要谋反,要拥太上皇復辟,这触及了李世民最不能容忍的逆鳞!
“无逸,这些人一个都不能放过,立即调兵,將他们统统拿下。”
李逸刚才来的路上,倒是认真考虑了许多。
“陛下,先息怒,谋定而后动。
要拿下这些人简单,既然他们的阴谋已经泄露,那就绝无半点成功可能。
拿下他们,易如反掌。
现在最重要的是,以什么名义拿下他们,如何定罪处置。”
李世民皱眉,这些人要拥太上皇復辟,自然是谋反啊。
不过他马上明白了李逸的意思。
绝不能以这个名义抓捕这些人。
不能把太上皇牵扯进来。
不管太上皇跟这些事有没有关係,都不能牵扯半点进来。
更不能说太上皇要復辟。
李世民背手在殿中步绕著圈,眉头越皱越紧。
他走几步念一个名字。
“刘德裕,自洛阳归於朕魔下后,歷任秦王府的库直骑、护军、太子左內率、右武卫將军,朕视他为心腹。
想不到他居然也要反朕!”
“李孝常,朕上次已经对他够仁至义尽够宽仁了,现在居然互说符命。”
李世民说著说著,咬牙切齿。
“长孙安业,皇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当年他们兄弟几个把皇后和无忌母子三人赶出家门。
后来,观音婢並没有记仇。观音婢从不为家人谋官求职,可却独为长孙安业这个酒鬼求情,朕也待他不薄,先后授他右监门率、右监门將军,给他三品官职,还不够吗”
“刘弘基、长孙顺德,他们是太上皇老臣,可朕也视他们为心腹,长孙顺德还是皇后的族叔!”
李世民一个个名字念头,一个个的骂。
“那个刘,刘什么来著”
“郎將刘文赞,是刘德裕的侄子。”李逸道。
“此人最该杀,居然妄说符命。”
许久后,李世民停下脚步,重新坐下。
“你说的对,这事须要谨慎对待。
不能牵扯到陛下半分。”
他看著李逸,“朕要杀了李孝常。”
李逸面无表情,“若定李孝常为谋反主谋,该杀。不过臣建议,以免死铁券抵其一死,削夺官职贬为庶人,长流岭南。”
李孝常是太原元谋功臣,得过李渊所赐的免死铁券,可恕一死。
这个案子,李孝常其实现在还没证据表明他是主谋,是他儿子李义立作死把他卷进来了。
可在李义立这些人的谋反计划里,是要推李孝常为首的,李世民不能把此事牵扯到太上皇,更不能提到半点復辟,那就得推出李孝常。
不能说太上皇要復辟,也不能说李义立等要拥太上皇復辟,只能说李孝常想谋反当皇帝。
李孝常不管有没有参与,现在都得被推出来当这个替罪羊。
而他被推出来也不会有多冤,他在利州任上,表现就很糟糕,多有不法行为,加上李义宗、李义立两儿子先后这般惹祸,杀了也不冤。
李逸也没想保李孝常,他们爷几个,纯粹就是地雷,一个不好就会爆,还容易炸到李逸。
这年头,谋反可是会牵连的,李逸可是过继到李孝常亲弟弟名下的,这关係那是近的很。
现在主动把这个雷爆了,李逸还能免于波及。
他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跟李孝常確实不熟,更不亲。
他和李孝常一家子,根本就是两类人,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之前李逸却也没少给义安王府好处,就连卖地,都给他不少。
现在为他求个免死流放,也算仁至义尽了。
“无逸,这个案子你来办。”
李逸摇头,“陛下,此案臣请求迴避,臣建议可交由齐国公来办。”
“安业是无忌的同父异母兄长,只怕他也有顾忌。”李世民道。
“那就交给三司会审。”
案子可以交给三司会审,但事情得先定个基调。
这个基调就是义安王李孝常、右武卫將军刘德裕、右监门將军长孙安业,以及统军元弘善、城门郎韦元整、郎將刘文赞等人以符命为据,密谋利用宿卫兵力发动叛乱,事情败露,按律定为十恶大罪之首的谋反罪。
“杀一个蠢货李义宗,居然又窜出来这么多个,”
皇帝握紧拳头,“既然杀一个不够,那这次就杀个够!”
敢打拥太上皇復辟的念头,就都得死,绝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