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慢慢学
隔天早上,陆子豪和江婉都起晚了。!暁*税¢宅. ′已,发*布.嶵?新?蟑¨結?
看了一下天色,实在太困,又倒下继续睡。
李缘并没有让小欧回主屋打扰他们,带着孩子一块儿洗漱喝水,随后他一边打拳,一边督促孩子背诵课文。
早读结束后,他领着小欧一起去前院吃早饭。
杨师傅已经熬好小米粥,做了几抽屉的小笼包和菜包。
李香妹在一旁帮忙打下手,赞道:“老师傅,您的小米粥熬得快出油了!”
杨师傅哈哈笑了,道:“小米粥得熬成这样,喝了才能暖胃。”
李香妹端了粥和小笼包上来,问:“李师傅,小婉他们昨夜几点回的?俺等到九点多,后来实在太困,扛不住睡着了。”
李缘苦笑:“至少得一两点。我没深睡,听到他们回来的声响,才放心入睡。”
“那么晚啊!”李香妹惊呼:“啥事耽搁了呀?”
李缘摇头:“且让他们好好睡,醒来再问不迟。”
这时,欧阳毅的秘书来了。
李香妹赶忙盛了黏糊糊的小米粥,外加十几个热乎乎的包子。
“都是菜包,皮薄菜多,很容易消化的。”
秘书低声:“有些多,部长顶多吃三四个。他不能一次性吃太饱,必须少吃多餐。一般他会吃大半的粥,剩下的继续留在保温瓶里,午饭前找机会吃完。”
“你也吃。”李香妹乐呵呵道:“趁热乎,多吃几个。”
李缘温声:“几个包子而已,何须这般客套。今天的早饭是新来的师傅熬的。他的面食做得颇不错,包子顶呱呱的好。”
秘书忍不住吞咽口水:“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李叔!谢谢大姐!”
秘书很快开车离去。
李缘和小欧吃饱后,牵着他到门口等车。
“小欧,考试都考完了吧?”
小欧答:“今天是高二那边考试。校长让高二一班的老师给我留了一个位置。我跟着他们班一块儿考。”
“你有信心不?”李缘问。
小欧答:“除了物理一些难题外,其他还是蛮有信心的。”
“加油哦。”李缘道。
小欧嘻嘻笑了,问:“李爷爷,您说我有没有机会参加今年的高考呀?”
“说不定。”李缘慈爱低笑:“未来最美好之处便是它的不确定性,一切皆有可能。”
“我也很喜欢这句话。”小欧脆脆道。
李缘继续:“哪怕你今年还不能参加,明年也一定能。对你来讲,能有一年的时间去充分准备,争取更好的成绩,也是好事一桩。”
“可还要等多一年呢!”小欧不满嘀咕。
李缘笑开了,提醒:“其他孩子在你这个年纪,有些甚至还没开始读幼儿园。不是在托儿所,就是在家里玩耍,帮忙干家务带弟弟妹妹,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孩子,有些事情可以慢慢做,做得好,比什么都要紧。~齐.盛_晓,说*徃! .埂^新,罪+快,”
小欧有些郁闷:“可我想今年就高考……”
“可以。”李缘道:“但你今年仓促参加,成绩可能没你期盼的那么好。如果你能准备充分,明年一定能一鸣惊人。有很多人热衷干一件事,埋头一干就是几十年。人生在世,能专注某件事,踏踏实实,本本分分,认认真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也是一种成就。不是所有事情都追求效率,尤其是学习。”
小欧若有所思,忍不住问:“您也这么想吗?您是不是跟妈妈一样,都不着急我去参加高考去读大学?”
“不着急。”李缘摇头:“你还不到读幼儿园大班的年纪,何须这般着急?能考得好,比考得上更有挑战性。分数更高,去的学校会越好,学习高尖端知识的可能性更大。在我和你妈妈看来,更喜欢你扎扎实实学,稳稳当当去考个高分,而不是看你这般着急囫囵吞枣去赶进度。学得好,学得扎实,比进度更重要。”
小欧眉头微蹙,认真衡量起来。
“可是……早点考上的话,我可能会很出名哦。人家会说六岁的孩子考上大学,肯定能上大新闻。”
李缘哈哈笑了,道:“如果六岁的孩子能金榜题名,那更是神童般的存在。以前科举老年代,三年一考,天下考上千千万,爬山涉水上京,只为能榜上有名,成为人上人。但能让朝廷看重的,顶多前面二十来名,尤其是前三名。”
“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对吧?”小欧好奇问。
李缘点头:“对,第一名就是状元。其实,前几名都是惊才绝艳的人,差距不会很大。能在芸芸众考生中脱颖而出,都是了不起的人。你背过的诗词歌赋都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佳作。以前的诗词歌赋那么多,唯有最佳的能流传得下来。同样的,上榜的进士那么多,唯有前三名最受人瞩目。道理
便是如此。第一名总是最容易为人记住,第二尚且能记一记,而能记着第三的,数量明显偏少。”
“可我……我都能记得。”小欧有些底气不足。
李缘慈爱笑了笑,摇头。
“那是因为你聪明,记性好。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的智力水平,记不了那么多,也记不好。倘若你想出名,想为人所津津乐道,那我建议你给足自己时间,明年一鸣惊人靠高分。那样的效果,远远比今年好。”
“真的吗?”小欧已经有些动摇。
李缘点点头:“你试想一下,五岁多的孩子考上大学和六岁的孩子考了全省第一名——哪个新闻标题更吸引人?哪个更让人震撼?”
“那肯定是第二个。”小欧道:“第一名嘛,肯定更受关注。”
李缘微笑反问:“那你为何选了另外一个?与其紧张赶进度,为何不争取准备充分,卯足劲儿争取金榜题名?”
“我……”小欧很是心动,“如果能考第一,我肯定想考第一呀。”
李缘赞许道:“你素来对自己有信心。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备考,你应该手攀丹桂,一鸣惊人。”
“嗯嗯。”小欧确实很有信心,“这次期中考试,我在高二那边一定能进前十名。”
李缘低笑:“加以时日,你高三的时候应该能保持第一。京都第一中学的第一名,有很大的希望能成为状元郎。”
“那等期中考成绩出来后,我再考虑看看。”小欧道:“如果没能拔尖,我就明年再参加。”
“可以。”李缘道:“量力而行,看情形再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小欧嘻嘻笑了,问:“李爷爷,您是不是那种一辈子就只想干好一件事的人?做到极致那种?”
“算是。”李缘答:“我一辈子都从事文化工作,但学识如海洋般浩瀚无边,根本做不到极致或拔尖。唯有孜孜以求,兢兢业业,一点一滴干下去。”
小欧双眼发亮,满脸都是崇拜。
“李爷爷,你当战地记者的时候能不能持枪呀?”
李缘哈哈笑了,低声:“你去问你爷爷,他肯给我持枪,我就能持枪。”
“我是问当年。”小欧摇头:“不是现在。”
李缘答:“就是当年。”
“好。”小欧道:“那我下次一定要问问爷爷。”
李缘温声:“其实,人可以做很多事,但有些事要坚持做,才能渐渐看到成效。不必急,也不必焦虑,很多事是需要慢慢干,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享受最终的成就感。”
“我懂了。”小欧乖巧道。
这时,小刘将车开过来,平稳停在心园门口。
他下车打招呼,敬礼。
李缘微笑颔首,打开门。
“早上好。小刘,小心开车啊。”
小欧迅速爬上去。
小刘关上门,再次敬礼。
“是!”
李缘目送车子远去,才踱步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