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夺舍了大唐太子我怂到灵魂深处0

第798章 国富民强,户部震惊

一切都回归了唐天设立的秩序后,各地百姓迎来了新生活。

按照商部的规定,泉州谢家采购甘蔗的时候,做了明确的价钱规定,给了百姓一个保底的价钱,低于这个价钱的,当地的东厂人员会报回朝廷,作出严厉的制裁。

岭南的百姓原本不善于农耕,很多人常年以捕猎为生,穷苦异常,现在听说甘蔗卖了能赚钱,许多地方的百姓开始疯狂地砍伐周围的甘蔗,还有很多人已经有了开荒意识,在荒地上大规模种植甘蔗。

通过卖甘蔗,岭南的百姓今年大赚一笔,一些地方的百姓在砍完了甘蔗之后,还被招募去搬运、运送甘蔗。对于这种行为,商部也做了明码标价,每人每天的工钱,都有明确的规定。

不过,仅仅一个蔗糖,暂时还不能让整个大唐的百姓富足起来。

胡椒在被大量购入后,段氏很快把这些珍贵的调料运到了王府。

为了储备胡椒,唐天特意在王府里面兴建了十间大仓。

胡椒到达后,这些东西并没有交给商部售卖,而是在王府里面公开拍卖!

“圣王,怎么还玩了这么一出?”对于唐天的这个安排,许多人惊呆了,连商部里善于经商的各位官员,也都对此瞠目结舌!

圣王府传出来消息,这次拍卖会限制竞拍者,想来参加的,至少要无偿缴纳百两白银。

百两银子,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个大数目,甚至办一场宴会就得这个数。

于是很多人由此意识到,这次拍卖,不只是针对大商人,大世家,还面向个人。

果然,拍卖的时候,虽然拍卖品只有胡椒,但是每次放出的数量却不一样。

起初是一两,后面的是一斤,再往后是一斗,最后是一斛。

一两的胡椒,显然是面向个人或者世家的,这么少的数量,是不能用来售卖的,对这么点的调料感兴趣的,必定是要自己用。

于是最后这一两一两的胡椒,被以超出本身价值的百倍千倍买走,而那些商人在超过市价之后,已经失去了继续参与竞拍的兴趣。

接下来的一斗、一斛,这才是大小商人们有兴趣的数量。

这么多的胡椒,寻常人是买不起的,而且买了也是用不掉的,放置时间长还会变了味,所以只有商人才会竞拍这种分量的。

在场参与竞拍的,几乎都是商部大佬,这些人都是当世超级富翁,高价购入大量胡椒之后,并不担心如何出手。

十斛两百万两白银,看起来这玩意真的太贵了,但是实际上大唐没有胡椒,却偏偏爱吃烧烤,而胡椒又是烧烤绝佳的调料,所以,胡椒的售价经常堪比黄金!

而现在,除了黑市上极少量从西域夹带进来的胡椒,正常渠道进入大唐的胡椒,都被圣王唐天给垄断了!所以现在胡椒的售价,比黄金还要贵上许多。

现在吃胡椒,那可不再是简单的一种调理,而是上流贵族专属的东西,用来彰显自身实力、地位的东西!

就像这个时代欧洲贵族喜欢穿丝绸彰显身份一样。

实际上,十斛胡椒,真正价值足有千万两白银!

谁能吃得下这批货,谁就能大赚数百万两白银!

“三百万两白银!”

“四百万两!”

“六百万两!”

“一千万两!”

几个回合的较量,竞价就飙升到了千万两白银!

楼上听价钱的唐天不由地皱起了眉头,千万两白银,再想赚钱,那是很困难的事情,除非,有人手眼通天,能够操纵价格!

他朝报价千万的坐席看了一眼,指了指,然后低声问了一下:“那边是谁?”

王府长史很快就打听清楚:“殿下,是商部尚书段德志。”

唐天脸上立刻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王府里面有多少胡椒存货,段德志是知道的,先前卖掉了一半,这最后的十斛是剩下的一半。

得到这十斛胡椒,就对胡椒的售价有最大的发言权。

也就是说,段德志显然要买下这十斛胡椒,操纵市场上胡椒的价格,抬高其价钱,然后大赚一笔!

唐天立刻怒气横生,差点就忍不住爆发了。

但是他很快就想到,胡椒可不是影响百姓生活的东西,胡椒就是卖到了百万两黄金的价格,也不会给吃面吃米的百姓带来粮价上涨,所能影响的,只是那些有钱的官员、士族而已。

“好嘛,段氏负责采购胡椒,让他们吃甜头,又对国计民生没什么害处,本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他了!反正,把竞价抬高到千万两白银,也算是段氏上缴国库税银了!”唐天想着想着,又心满意足地坐好。

果然,在段氏直接给出了千万两白银的高价之后,再也没人敢出更高的价钱了。

所有参与竞拍的人,都一边惊讶出价人雄厚的财力,一边感慨此人无比的魄力。

一天下来,居然赚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唐天感觉到很是满意。

银子被一车车封入了户部库房,起初只是户部几个登记的官员在清点验收,因为这运送白银的车队一直从户部府库派到了大街上,所以不久之后,周围六部官员都被惊动,纷纷出来围观,甚至是皇宫里面的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在听说以后,也从宫中跑了出来,到户部见证奇迹。

高士廉原本不信,冷笑连连地走出了自己的府邸,去户部打算辟谣,但是远远地就看到大街上排着许多同僚,还有人堆中隐约可见的大马车。

“不会真的是送钱来了吧?我不信!”高士廉倔强地推开了众人,挤了进去。

前面排队围观的人本来对于被挤开很是不爽,但是一看来人是高士廉,个个面露古怪的神色,纷纷让出来一条道。

高士廉每路过一辆车,都要掀起上面覆盖的草帘看一眼。

每次翻开,白花花的银两都能亮瞎他的眼睛。

再看前面排了整条街的车辆,高士廉觉得心底一股子寒气直往上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