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夺舍了大唐太子我怂到灵魂深处0

第832章 大战前夕,试探攻击

唐天虽然是大唐人心中的神,但是这次的排兵布阵,却让很多人看不懂,甚至是军神李靖也有些看不懂,虽然带兵在最西面驻守,他却频频写信,和唐天交流战事。

“殿下,薛仁贵和苏定方二人面对着近三百万的大军,只给他们三十万兵马,十倍之差,对方一个冲锋就要定胜负!殿下如此安排,究竟有何深意?”

“殿下,我对面的疏勒国,虽然有八十万大将军,但是我的局势比薛仁贵他们好上许多,不如抽调一半兵力,补充给他们?”

对于李靖的这些问题,唐天只给了他简单的一个字:“等。”

等,等什么呢?

只有郭孝恪和牛进达偶尔在聊天的时候想起来:一起来的那个王玄策,那家伙去哪里了?

王玄策是被安排到兵部的,但是现在却看不到这个人在那里,一入龟兹,似乎就不见了!

不管大唐是什么情况,西域二百三十国的首脑人物,早就个个摩拳擦掌,战意凛然了。尤其是临戎国这边,驻扎了近三百万大军之后,别说是那些大国大将,就是那些小国的大将也豪气万千,认为一个冲锋,就要把对面的唐人灭亡。

虽然他们派出的探子没有打探到若羌国究竟有多少守军,但是根据若羌国国都造饭的炊烟来看,人数明显很少。

反观临戎国这边,每次做饭,那可是浓烟滚滚,扶摇直上,黑云蔽日!

不过,虽然临戎国这边兵力众多,但是各国互相不服气,甚至根本没有选出一个共同认可的统帅,打仗都是各干各的,只有扎营的时候,才离得近一些。

不过,因为没有共同的统帅,各国统帅都不敢独自带兵出击,怕被那个传说中的大唐神人一战打出翔。

可是各国互相观望的时候,对面的什么陷马坑、矮墙、箭垛都修好了许多,这么多复杂的工事,想来进攻,那可是困难重重。

不同于临戎国的诸多势力,薛仁贵和苏定方的三十万大军,固守在若羌王城若羌城。

原本若羌城周围是没有任何工事的,但是现在不一样。矗立在高坡上的若羌城,四周十里几乎都被各种工事包围了。

薛仁贵在城墙上查看防御工事的时候,忍不住笑了:“老哥,你看这若羌城,现在修的像个乌龟壳!”

苏定方也笑了,不过,二人都笑了一会之后,便面色凝重起来。

“老哥,你说这一章该怎么打?”薛仁贵想破了脑壳,都不知道如何用这三十万骑兵,挡住对面的十倍之敌!

苏定方目光深邃:“老弟,依我看,你说咱们那位圣王给我们三十万人,是不是打算让我们来送死呢?”

薛仁贵立刻一阵摇头:“殿下是何等人物,怎么会让部下去送死?况且,我们后面百里就是殿下的大军。”

苏定方再度笑了起来:“那不就结了?很明显,殿下早就有了准备,只是不知为何,不肯告诉我们罢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听从殿下指挥,守好这若羌王城就好,别的,有殿下在运筹帷幄,你和我,瞎操那份心干啥?”

薛仁贵虽然面色一松,却还是忍不住问:“老哥,你既然这么想,为什么还是一脸担忧?”

苏定方面色一僵:“这……只是我的推测!万一,万一圣王真没辙呢……”

薛仁贵一愣,二人一起陷入了沉默,盯着沙盘苦苦思索退兵之策来。

若羌王城里面的唐兵坚守不出,后面有源源不断的补给送入城中,这让对面的临戎诸国将士感觉很是烦躁。

“究竟还要等多久?打又不打,退又不退,这临戎国又没什么好玩乐的,我们究竟在这里做什么!”许多西域士兵天天都在抱怨。

当然,退兵,他们是不愿意的,出征的时候,他们的国主都说过:如今那些西域国家,个个遍地黄金,只要搭进去,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不久,一些国家的军队忍不住开始派兵小心地往若羌国边界摸索。

空城!

这些人深入数十里,结果发现一路都是一座座空城。

只是这些城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搬走,只能在一些房间里找到极少量掉落的值钱的金银之物。

“这若羌国的路修的真好,我们明日再来!”几十里路,虽然是步兵,这些小队兵马却依然能一天内往返。

第二天,他们走的更远。

第三天,他们干脆带了干粮,在外过夜,白天继续探索。

“这一条条大路,都通向了一座座城池,住在这样的地方,这里的人出行也太方便了!”这些人一边感慨着,一边继续深入。

终于,在五天之后,他们在若羌国的腹地,再一次看到了人烟。

“看!那里有守军!”

“还真是!”

“要不要发起进攻?”

一些军队选择了退避,一些军队大着胆子,选择了绕过去,继续深入。

退走的军队,发现大唐士兵根本没有冲上来的意思,但是那些深入的军队,却再也没有出来过。

不过,这些探路的,都是一些小国的军队,最少的只有三千人,少了这么些人,也没人在意。

那些返回的军队,不久就把消息传开了。

“唐人兵马不够,除了王城那里有人,在就是后面百余里之外的地方,有一些驻军,不过人数看起来也不多。”

这些人很快就兴奋起来:人数这么少,正好可以一波吃掉!

于是这些国家在没有主帅的情况下,居然在同一个目标的驱使下,一起出兵,首先就打算拔掉若羌王城!

“报!二位将军,敌人有了攻城的动静!已经在五十里外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小校进来汇报之后,薛仁贵和苏定方二人面色一肃,都站了起来。

“立刻燃起城外的柴草堆!”薛仁贵一边下令,一边登上南城墙,极目远望。

城外的柴草,是用来向唐天报信的,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人在守着柴堆。

很快,一个个柴堆冒烟,唐天在一个时辰之后,意识到,薛仁贵他们要面对第一次正面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