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破敌百万,一战扬名
龟兹城外,东墙的敌人最多,云梯数量也最多,等到八个云梯都被毁掉之后,其他三面联军的云梯,早已毁掉。
像莎车国和尉犁国的二十万大军,带着的两部云梯早就被宣布了报废,已经先其他联军一步,调头退兵。
若羌和蒲犁国也差不多,各自四个云梯第一时间就用了,也几乎同一时间全部坏掉,也已经选择了退兵。
所以这个时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西域人,都把自己的后背卖给了大唐骑兵,尤其是在看到唐兵大队骑兵像一铜墙铁壁一样压过来之后,居然吓得乱了起来,互相推搡混乱不堪。
于是在唐军触敌瞬间,立刻带起了大批西域人的头颅,一次挥刀,便是数万西域士兵殒命。
“哈哈!爽啊!跟着圣王带你下打仗,果然是一种极度愉快的享受!”所有的吐蕃士兵都在这一瞬间,深深地喜欢上了他们的统帅唐天!
从来没有人,能够把战场的节奏把握的如此精准,从来没有一个人,如此善于抓住战机!
他们更没见过哪个吐蕃将领,敢用五十万人,去反攻两倍还多的敌人!
更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不到一半的己方部队,居然把西域百余万士兵杀的丢盔弃甲、狼狼大败!
打仗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一种艺术。
就像是在棋盘上轻轻推动一个棋子,就能灭掉一个集团单位!
无数大唐骑兵摇旗呐喊,一路冲杀,原本遮天蔽日的西域旌旗,早已被胡乱丢弃在路上,放眼望去,只能看到“圣王”、“大唐”这类旗号。
东面的敌人太多,大队骑兵冲到了一半的时候,发现前面人群稠密,居然冲不进去,如同陷入了沼泽,于是这队骑兵突然人心惶惶起来。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即使是这样,四周的西域人居然根本没人管他们,只是埋头逃跑!
“原来,士兵一旦没了斗志,一旦出现了大溃败,就是别人陷入了多大的危机,都顾不上了!果然,败了就是败了,无论如何,都回天乏术了!”不少大唐士兵涌起了这种觉悟,对于士气的认识有了一种根本上的提升。
很快,这些骑兵回头重新集结起来,然后再度一起催马,奔跑了起来,再次发动了强力的冲击!
一次次无情的冲锋,一次次无情的杀戮,西域士兵的数量一万一万地减少,很快,西域人就少了许多。
甚至像西城墙外的莎车国和尉犁国联军,已经被大唐骑兵彻底击溃,死伤十余万人,剩下得蹲在地上,根本不敢动弹。
南北两面的若羌和蒲犁两国的士兵也好不到哪去,虽然这两国都是大国,士兵素质还算不错,但是面对在唐天带领下泯灭人性、就喜欢屠杀的唐骑的时候,所有人都失去了迎敌的勇气,毫无例外地选择了一退再退,选择了大溃逃,毫无保留地把后辈卖给了别人!
“杀杀杀!”唐兵气贯如虹,银白色的铁质兵器早已被敌人的血水浸润成猩红,远远望去,这就是一支飘红带血的可怕军队,就是恶鬼出世,其恐怖也不外如此!
西域人是越逃越没士气,大唐骑兵却是越杀越兴起,越杀越有气力!
有的小队将领已经挥刀百次,却根本感觉不到脱力,甚至连他们的战马都像是吃了药一样,个个耐力惊人,狂奔不止,一次次地冲入了敌方人群,矫健无比。
不过,东城之外,大唐骑兵只有十多万,还不足以对这六十万西域士兵造成毁灭性打击,只是能击垮他们,瓦解他们的斗志,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扩大伤亡,于是六十万西域人竟然分成了好几队小股势力逃逸,让大唐追剿他们的打算遭到了巨大的考验。
不过,此时在东北方向,刚刚灭亡了车师国的五万骑兵,正在薛仁贵的带领下急速回归。在正东方向,离开了玉门关的三万步兵,在段瓒的带领下,在灭亡了高昌国之后,并没有返回玉门,而是继续西进,朝着龟兹汇集。在东南方向,原本投靠了大唐的西域诸国的军队,此时也在在
于是,大唐从龟兹东门出去的十余万骑兵,很快和这两方面的友军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把六十万西域士兵包围在了中间,反复蹂躏,反复冲突,杀了一茬又一茬,杀了一队又一队。
两天之后,六十万西域骑兵已经死伤殆尽,剩余的个别士兵逃入了荒山,藏进了洞穴,最后也活活饿死渴死。
“走了,回去向圣王殿下汇报战绩!”薛仁贵长戟一挥,近二十万骑兵返回了龟兹,段瓒则继续带兵回玉门关戒备。
其他三路大军在绝对的优势之下,早已完成了杀敌任务,带着十万俘虏返回了龟兹城。
这些俘虏,是唐天特意交代要带回来的。
现在龟兹城被定义为一座军事重城,里面驻扎的都是士兵,还有西域王庭的各级官员和他们的家人,另外还有西域诸国的首脑人物。
运送补给,或者平时的一些苦力工作,需要有人来做,而这十万俘虏,就是用来干这个的。
俘虏进城后,唐天立刻命令皮山国的世子带了五万人,经玉门进入敦煌,从敦煌调运物资。
王庭初设,现在的龟兹王成龙里面,很少有大唐的东西,从食材到平时的用度,很多都是西域人提供的,这让全军将士都感觉到很不舒服。
在异域长期服役已经是一种煎熬,如果连故土的东西都不能看到,那将士们会像缺水的鱼儿一样,枯燥欲死。
大量周转物资需要大量的金银财富来支持,不然很容易导致境内百姓破产,滋生内部不安定的因素。
幸好,不管是富庶的高车国,还是坐拥银矿的车师国,都给西域王庭提供了大量的财宝,因此从本土调集物资,不但没有摧毁百姓的生活,反倒让广大百姓有了额外的收入,促进了大唐本土经济的繁荣。
另外,西域的诸多物资,也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唐本土,丰富了大唐的物产。
很快,这种大一统带来的经济循环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