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夺舍了大唐太子我怂到灵魂深处0

第817章 传檄天下,建立王庭

为了尽快安定龟兹的局势,尽快展开对西域诸多敌对势力的彻底大扫荡,前来归附的这些势力必须尽快妥善安排。

这些小国表现出来的诚心都能看得见,凡是留下来的,都有两个特征,一是人数少,二是出力多。

像皮山、墨山、姑墨这三国,可以说是举国之力来建造龟兹,把强国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唐身上。这样的伙伴不好好经营一番,既辜负了人家的一番美意,更是暴露了自己的智商的捉鸡啊!

<!---->

有鉴于此,唐天释出了两条重要的举措。

第一,诏令这些国家派遣世子进入长安,一来求学,二来充作人质,增加双方合作的深度。

第二,所有这些小国的兵力不能进入龟兹城,只能在距离龟兹十里的地方驻扎。

钱都花了,人都用了,这些国家当然不会前功尽弃,因为这个两个小小的要求而谈崩。所以唐天的诏令一出,这些国家甚至是争相把质子送入了龟兹城,看着他们从龟兹踏上了远去长安的身影。

质子被送走的同时,这些小国计程车兵甚至是百姓,都迁居到十里外的地方。

前来归附的小国居然有十个,虽说个个兵力不多,但是加在一起,这个五千,那个一万的,也有个七八万,一旦抽风集体暴动,这就有些可怕了。迁居到十里外,这些人都是步兵,虽说依然很危险,但是已经能给龟兹唐兵一个准备的时间。

而且这样的条件下,这些小国的核心成员,也被调集到了龟兹城。这样既能保证这些核心成员的利益,又能进一步确保他们对大唐的忠诚,避免他们意外反水。

在稳定下来之后,唐天最终做出了一个震惊天下的决定——成立西域王庭!

不过,成立西域王庭的诏令,是以唐天和李治二人的名义一起释出的。

“诏令:在龟兹建立大唐王庭,王庭建制和长安一致。自玉门关向西的区域,暂时由圣王唐天统管,军政也由圣王一人负责。”

以前说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但是从这一天起,大唐真正有了两位君主。

虽然唐天依然以王爵自居,但是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知道,这个西域王其实和另外一个君主毫无二致。现在圣王在西域,那自然是各自相安无事,但是未来西域王换了人,这个情况就不好说了。

诏令里面写的清楚,唐天只是“暂代”!

讯息传到大唐本土,百姓们自然是振奋无比。

自从大汉王朝掌握过西域,后来的王朝基本没人能够再度占领西域,甚至是贸易都屡屡断绝。

大唐圣王带兵远走西域,还在龟兹建立王庭,这是大唐强盛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天下百姓都在互相庆贺,认为从此以后,大唐再无内战。

朝廷官员们也个个弹冠相庆。

文臣以房玄龄为首,都认为这是盛世将启的征兆。

武将以李靖为首,他们也很振奋,虽然国内没有仗可打,但是现在却能对外用兵。不用窝里斗的感觉,真好!

但是,也有少数大臣,认为这是打乱将其的征兆。

还是那句老话嘛,天无二日,现在在圣王的主导下,在李治的妥协认可下,大唐王朝出现了两个君主!

不管是唐天还是李治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唐天死了,那西域该由谁接手?

换李恪?李恪毕竟和李治不是一母所生,李治当然不愿意用他。

但是西域广大的区域,用大臣去坐镇,更是让人不放心。

要是李治驾崩那后果更严重。

要是李治的儿子被推上皇位,那圣王手下的部下会服气吗?朝中亲善圣王的大臣会同意吗?

如果圣王同意登基,那又有不少大臣,会指责他得位不正,甚至有居心叵测之人会拉起队伍,以李治儿子为傀儡,趁机起兵作乱!

一时间,朝野上下众说纷纷。

原本方官吏便失去了制约,开始为非作歹,百姓的情况又渐渐地变得艰难起来。

李恪频频会同房玄龄等人向李治奏报,但是李治却被武媚弄得神魂颠倒,加上近日身体有恙,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竟然开始让武媚辅佐。

对此,不少大臣,包括李恪自然是极为不满的,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皇室铁律,长孙无垢那么贤能,就是李世民让她发表看法,都从来不肯轻易置喙,何况一个毫无根基的武则天。

“媚娘以前就做过才人,才能胆识过人,为何不能理政?以朕来看,媚娘的本事,胜过许多大臣!”众人都在请旨处罚武则天干政,但是关键时候,李治却一言盖顶,驳斥了所有人的谏言。

李治是圣王唐天力挺之人,也是圣王如今唯一的亲弟弟,李治如此,大臣们当然不敢继续多嘴。

甚至都不敢把这些事情告诉唐天。

大臣告诉唐天,那不是要一个王去管皇帝?这既是僭越,又是陷圣王于不仁不义的举动。

李恪告诉唐天,那就有挑拨离间的嫌疑。

不过,不管怎么样,朝廷上下对于圣王唐天在龟兹建立王庭的事情是接受了。

唐天是大唐的救星,更是大唐稳定强大的根基,虽然他建立王庭有分裂大唐的嫌疑,但是毕竟也有壮大大唐的事实。

尤其是在西域诸国世子陆续进入了大学国子监、各个学馆读书,朝中大臣对于龟兹的局势更加乐观。

房玄龄和李靖更是联名向天下官员、百姓发出了告示:朝廷把西域国家的世子都扣押了,以后还需要怕他们反叛吗?西域王敢不听朝廷的话,朝廷只需药那这些质子做文章,那些西域国家便会联合起来,威胁西域王。

不过,唐天在龟兹正式建立王庭后,龟兹到玉门关途中路过的高昌国,却立刻感觉不舒服了。

高昌国是个大国,人口三百万,士兵有二十万。上次西突入寇玉门的时候,骄傲的高昌国君主并不愿意和突厥人合作,而是打算自己干一票大的。

现在唐天屯兵龟兹,高昌国感觉东西两端被玉门关和龟兹给夹住了,这感觉,不爽!

于是很快,高昌国国主曲文泰便下令,一面增加东面的驻军,一面暗中联合其他国家,准备一起发起进攻,攻打龟兹的大唐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