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借地

“因与果,本是一体。-纨^夲+鰰`颤¨ !已^发^布_蕞~欣?蟑,劫!”</p>

“有果,必有因,有因,未必先。”</p>

“时间若有序,众生可循因修果。”</p>

“若无序,则因果倒置,众生却依旧修行。”</p>

“那……因果,究竟是谁在编织?”</p>

姜道玄闭上眼。</p>

任由意识沉入寂静。</p>

渐渐地,他看见一条光线,从远古延伸到未来。</p>

那是时间的河。</p>

他又看见这条河首尾相接,化为圆环。</p>

“有趣,有趣。”</p>

“原来世间的道,皆是圆的。”</p>

这一刻,他仿佛看见一只小鸟从树上掠过,带起几片叶。</p>

落叶顺着风,飘飘荡荡,最终又回到脚边。</p>

“叶落归根,水回于海。”</p>

“世人问因果,我看,不过是一个来处,一个去处。”</p>

他心中顿时有些明朗。</p>

天地间,许多事并不该去问个先后。</p>

道是循环的。</p>

人若非要分出个先来后到,只会越想越乱。</p>

“修行,最怕的是求明白。”</p>

“求明白,便多了执念。”</p>

“多执念,反而不明白。”</p>

念及于此,他嘴角微微划起,露出一抹淡笑。</p>

“天上星辰亿万,终究不过照亮人间。”</p>

“人心若亮,何须再问光从何来?”</p>

这一刻,脑海中诸多缠绕在一起的杂念,忽地散开。</p>

心境通透,思绪澄明。</p>

“顺理而行,不问因果,不畏命数。”</p>

“这,才是修行。”</p>

外界的风依旧在吹。</p>

玄虚准帝还在整理玉简。</p>

谁也未曾察觉——</p>

就在这一息之间。</p>

姜道玄对于时间、命运、因果的理解,又深刻了几分。</p>

随后,他收回思绪,看向玄虚准帝手中的玉简,忽然开口:</p>

“此篇《五行真解》,终将照亮万世。”</p>

玄虚准帝闻言,先是怔了一下。</p>

旋即面露笑意,轻轻点头:“若真能如此,玄虚一生之愿,也算无憾。”</p>

说罢,将玉简收起,神情变得郑重几分,道:“道友若真欲借太渊天境一用,恐怕须先与我盟主一见。”</p>

姜道玄轻声道:“那位可不易见吧?”</p>

玄虚准帝笑了笑,脸上带着一丝得意:“那倒也是,哪怕是我道盟的几位道尊,也不是想见就能见。”</p>

“不过恰巧那盟主,是我兄长。”</p>

“若道友真想一见,我可代为引荐。′歆+捖^夲`鰰?栈. .更¢芯*最.快/”</p>

姜道玄闻言,略感意外。</p>

他虽然早就察觉到对方身份不简单,却从未想过,对方跟道盟盟主竟是这般关系。</p>

不过,他也不客气,当即拱手道:“原来如此,那就劳烦道友引荐一二。”</p>

玄虚准帝哈哈一笑:“好!那便请随我来。”</p>

二人一前一后,于高空疾驰,朝着目的地赶去。</p>

然而,就在途经一处灵台之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p>

“我听得真切,那盟主大人近来在讲道时,竟说修行者与凡人并无区别!”</p>

“荒唐!凡人岂能修天道?若人人可修,岂不乱了根基?”</p>

“唉,这可是一盟之主所言,怎能如此异想天开?”</p>

“听闻他还欲开放入道之试,不论血脉体质,不论出身高低,甚至不论悟性,只看是否有一颗求道之心,真是疯了。”</p>

“我看他是走火入魔了!”</p>

议论四起,言辞激烈。</p>

有人讥笑,有人忧虑,也有人沉默不语。</p>

姜道玄步履微顿。</p>

玄虚准帝也听见了他们的内容,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p>

随后,他咳嗽了一声,低声道:“道友莫见笑,我兄长心思太大,总想着重定修行之基,唉,也算是一片好心罢了。”</p>

姜道玄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淡淡地看着那群人。</p>

只见一位年轻修士满脸愤慨:“修行者是天选之人,是天地所承认的存在。”</p>

“若真人人可修,那我辈何以为尊?”</p>

另一人附和道:“说得好!没有尊卑,哪来秩序?”</p>

“此言若传出,不仅我道盟,怕是整个天墟都会震动!”</p>

旁边也有人反驳:“可盟主大人言中亦有理——若天地之道,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岂非失了‘大道无私’的本意?”</p>

“哼,大道虽无私,人心却有别。”</p>

“凡人之体,终究承载不起天道之重!”</p>

“你——!”</p>

又是一阵争吵。</p>

姜道玄静静听着,神色平淡,唇角却微微一弯。</p>

“众人皆求道,却不问道为何。”</p>

玄虚准帝听见这番话,微微一愣。</p>

旋即回头看向他:“道友此言,何解?”</p>

姜道玄淡淡道:“求道之人,以为得道便能超凡脱俗,殊不知,天地之所以生人,亦是道之一环。”</p>

“若修行者自认高于凡尘,岂不正是离道而去?”</p>

玄虚准帝眸光微动,低头笑道:“道友所言,倒与我兄长的理念有几分相似。”</p>

“只是……世道未至,人心未齐,若真放开门槛,怕要生出祸端。”</p>

姜道玄却不以为然,开口道:“凡事有先行者,方有后来人。”</p>

“世道若无人去试,又怎会有后来之世?”</p>

玄虚准帝怔怔望着他。</p>

心中忽然生出一股难言的敬意。</p>

“也许今日一见,兄长或能有所收获。秒章节小税王 追嶵辛蟑踕”</p>

这念头一起,他不由苦笑。</p>

毕竟——自家那位兄长,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之人。</p>

多年来,道盟局势虽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p>

道盟上下,隐隐分成两派——</p>

一派以盟主为首,称作“革新派”。</p>

他们推崇“众生平等、人人可修”的理念。</p>

认为凡有求道之心者,皆可一试天途,不论出身,不论血统。</p>

其开设“凡修殿”,教授凡俗之法,希望唤醒更多潜力未显的修士。</p>

另一派,则以七位道尊为首,号为“守旧派”。</p>

他们则坚持“修行有序、天道有别”。</p>

认为天地造化自有定数,若人人修行,灵气将乱、天序将崩。</p>

甚至有人暗地讥讽盟主是“惑于凡情,心染红尘”。</p>

若非盟主威望尚在,道盟此刻只怕早已分裂。</p>

玄虚准帝轻轻叹息。</p>

“兄长心系苍生,却被误作妄念……世道如此,实令人叹惋。”</p>

他又侧眼看了眼姜道玄。</p>

这位“通天道人”,气息内敛,目光宁静,</p>

可他说出的那句“凡事有先行者,方有后来人”,</p>

竟与兄长的理念异曲同工。</p>

“若真能一谈,也许……会是一场奇遇。”</p>

玄虚准帝心念一定。</p>

旋即加快速度,朝着目的地赶去。</p>

不多时。</p>

两人穿过一座被金光笼罩的白玉长桥。</p>

前方,一座恢宏的殿宇浮于空中。</p>

殿顶垂落九道瀑流,似天河倒悬。</p>

玄虚准帝走了过去,朝着守门的两位执令者低声道:“去禀告盟主,玄虚求见。”</p>

两位执令者自然识得玄虚身份,不敢大意,连忙领命而去。</p>

片刻后。</p>

一道温和的声音自殿中传出:“可请。”</p>

玄虚准帝抬手示意:“道友,请。”</p>

姜道玄轻轻点头,步入殿中。</p>

</p>

殿内。</p>

光辉如昼。</p>

一位身着玄金长袍的中年男子盘坐在中央。</p>

此人,正是道盟现任之主——道衡准帝。</p>

眼见两人进来。</p>

他的目光先是掠过姜道玄,然后落在玄虚准帝身上。</p>

“子临,”他淡淡开口,“你今日怎的有空来寻为兄?莫非又是外游得了奇宝,想让我替你鉴一鉴?”</p>

原来,玄虚准帝的本名,名为顾子临。</p>

玄虚准帝闻言,笑着行礼道:“大哥误会了,今日不是我寻你,而是受人所托。”</p>

说罢,他微微侧身,让姜道玄走上前来。</p>

“此人乃是我新识之友,名为通天道人。”</p>

“此番欲暂居道盟,寻一处宝地修行。”</p>

话音一落,道衡准帝眉头微挑。</p>

自家弟弟这性子,他最清楚不过。</p>

平日里虽交友广阔,但真正能让他亲自引荐到自己面前的修士,在这么多年里,屈指可数。</p>

而今,他竟郑重其事地带来一人?</p>

这意味着,这位“通天道人”,绝非常修。</p>

于是,道衡准帝神色收敛,语气亦变得温和:“原来如此,道友既是子临所荐,便是我道盟之友。”</p>

“宝地一事,既由你开口,便由我来安排。”</p>

玄虚准帝一怔。</p>

大哥——竟然答应得这么爽快?</p>

他还没来得及多言,姜道玄已是淡淡一笑,拱手回礼:“多谢道衡道友。”</p>

道衡准帝微笑颔首,正欲再言,却听玄虚准帝语气突变,连忙补道:“兄长,事情……还未说完。”</p>

道衡准帝微微挑眉:“哦?还有何事?”</p>

玄虚准帝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地道:“通天道友欲借之地,乃——太渊天境!”</p>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的光辉似乎微微一滞。</p>

道衡准帝的笑容,生生凝在唇边。</p>

而在瞳孔深处,则是闪过一抹诧异与错愕。</p>

“你说什么?”</p>

他低声开口。</p>

语气虽仍克制,却带着准帝巅峰级的可怖威压。</p>

“太渊天境?”</p>

玄虚准帝干咳一声,心头暗暗叫苦。</p>

完了。</p>

果不其然,道衡准帝缓缓起身,金袍流光散开,整座大殿都似被气机压得低了一分。</p>

他看向姜道玄,眸光深邃,沉声道:</p>

“欲借太渊天境?”</p>

“道友可是在开玩笑?”</p>

那是历任盟主的专属修炼之地。</p>

历代传承明令——外人不得入一步!</p>

哪怕七尊道尊,也无此权。</p>

姜道玄神色不变,仿佛未觉察到那股逼人的气势。</p>

他只是淡淡一笑,语气平静如初。</p>

“在下只借太渊天境十五年。”</p>

“十五年之后,自当离去。”</p>

“道友有何条件,尽管言明便是。”</p>

道衡准帝闻言,心中微震。</p>

他凝视着眼前的白衣道人,只觉其气息若隐若现,淡得近乎虚无,却偏偏让人无法忽视。</p>

“好一个心境。”</p>

道衡准帝面露惊讶。</p>

旋即想到,自家弟弟在明知对方目的的情况下,仍旧选择将其带至自己的身前,可见其中还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缘由。</p>

于是,道衡准帝念头微动,利用神识传音,向玄虚准帝问道:“他究竟何来?”</p>

玄虚准帝生怕意外发生,当即以传音回应,将一路经过之事简略讲述。</p>

五行真解、通天道人对道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人人可修”的理念——一一如实告知。</p>

随着弟弟的讲述,道衡准帝神色渐渐变化。</p>

起初是错愕,随后是惊叹,再然后,是若有所思的平静。</p>

待传音结束后。</p>

“呼。”</p>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收回那股滔天气势。</p>

殿内灵光再度流转。</p>

威压散去,空气重新变得平和。</p>

他向姜道玄拱手一礼,神色郑重:“方才冒失,望道友莫怪。”</p>

“太渊天境,于我道盟而言极为重要,故不得不谨慎。”</p>

姜道玄轻笑,淡然道:</p>

“能言‘人人可修’,已是敢逆陈规之人。”</p>

“此等人物,又岂会拘泥祖训?”</p>

这一句话,像一石落入湖心,激起无数回响。</p>

道衡准帝微愣。</p>

随即神色微变。</p>

沉默片刻后,朗声大笑道:“哈哈哈!”</p>

“道友还真是洞察人心。”</p>

“不错——我心,我行,从不受法理束缚!”</p>

“太渊天境,虽是祖训所留,但我行我道,未必不能破例。”</p>

笑声如风,荡开殿宇。</p>

只是笑至一半,他忽然收声,神色转为玩味,目光重新锁定姜道玄。</p>

“不过——”</p>

“道友凭什么觉得,自己能从我手中,换得十五年的修行时间?”</p>

这一问,不仅是试探,更是身为道盟之主的自信——</p>

天下强者无数,能令他亲手开口允诺者,屈指可数。</p>

这一刻。</p>

殿中气息微动。</p>

灵光在金纹壁上流转。</p>

玄虚准帝只觉气机绷紧,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p>

这两位若是动手,怕是整座大殿都要被掀翻。</p>

然而,姜道玄并未直接回应那句带着威压的试探。</p>

他只是抬眼,看向道衡准帝,淡淡开口:</p>

“道友想以‘人人可修’之论破旧制,开新局,然道尊诸派却以为是妄谈。”</p>

“故而,道盟如今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p>

“如今,道友想必,正为改革之事而忧吧?”</p>

作为后世人,尤其是身为道盟之主。</p>

虽然未曾处理过道盟事务,但关于道盟过去的诸多信息,都已熟知。</p>

自然也就知晓那一千万年前,那场席卷了整个道盟的改革,史书称为‘天衡革纪’。</p>

道衡准帝神色如常,淡淡开口:“这件事……不算秘密。”</p>

“道友如今提及此事,莫不是想说,你有法可助我一臂之力?”</p>